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名称xx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项目实施单位 陕西省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申报部门 项目申报文号 项目申报日期 一、项目基本信息单位:万元1项目名称xx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2资金类别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3项目属性新建 扩建 改建4总 投 资150其中:申请财政补助601).中央财政452).省级财政153).市地财政04).县及县以下财政5项目单位名称:陕西省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地址:xx县塞翁镇河涧村法人代表:陈柏强法人代表电话:13891429777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xx支行银行账号二、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1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1)立项背景:xx县是陕西省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之一,生猪是xx县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38.16万头,存栏23.92万头,牧业产值达到71323万元,其中生猪产值占80%以上。(2)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基本原理是:在猪饲料中、圈舍内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在微生物本身及其分解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如氨气、吲哚、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等,在肠道内和生物发酵床的垫料中得到充分有效降解,从而达到养殖零排放。是一种无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环保畜牧养殖技术。与传
3、统养猪技术相比较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一是猪舍易建。猪场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区别外,其他建设要求与传统猪舍建设相同,垫料就地取材,便宜易行。二是节能增效。猪粪尿不用清理,一般每人可饲喂800-1000头,节约劳动力30%-50%,节水75-90%;猪自然生长,疾病减少、死亡率降低;猪肉品质改善达到无公害标准,市场竞争力增强。三是生态环保。猪舍内无臭味,氨气含量降低,发酵垫料可作为良好的有机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粪污处理和养殖污染难题,实现养殖零排放。四是效益显著。生物发酵舍养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0%左右;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技术养猪的垫料维护成本较沼气池的维护成本低;养猪的垫料3年后可作生物肥出售
4、。每出栏1头肥育猪增加收入100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3)为了推广这种无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环保畜牧养殖技术,拟建一个年2000头规模养猪场, 示范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提高养猪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项目单位情况。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以良种猪繁育推广为目标的种猪饲养有限公司。位于塞翁县老君村,场区占地面积26400,现有总资产7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46万元。目前已形成了年饲养种猪610头,育肥2000头,年产1万头瘦肉型PIC配套系良种猪生产规模。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2投资必要性分析1、符合产业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畜牧业
5、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xx县是陕西省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之一,生猪是xx县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主导产业。xx县“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融入商洛市五百万头生猪圈。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2、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符合建设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
6、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项目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主导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改变传统养猪生产模式,通过生态养殖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形成,通过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先进的发酵舍养猪技术推广到全县范围,提高地区养猪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3、项目建设是减少养殖污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3市场分析1、项目主要产品是生猪。生猪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消费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发展优质商品肉猪,保障市场供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采用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发展生猪产
7、业,可以减少猪的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还可以使猪肉品质改善并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降低猪舍建设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实现高产、优质、高效。3、项目建成后,年出栏2000头,实现产值240万元,增收48万元。4生产、建设条件分析1、政策环境:200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母猪保险、良繁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奖励等10多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用3-5年时间,在陕南、渭北果区、关中和陕北形成生猪生产“两带一片”格局,促进全省生猪年出栏达到3000万头,为我县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县出台了关
8、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2、资源优势:xx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无大的工矿企业污染,自然环境好,适宜生猪生产。全县有耕地23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粮食总产11500吨,饲料资源丰富,养猪在xx县是一种传统产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xx县是省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养猪区域优势明显。3、产业优势:养猪在xx县是一种传统产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011年,生猪栏38.16万头,存栏23.28万头,规模以上养殖占30%以上,产业优势明显。绿地公司现拥有1座存栏600头母猪的猪场,年可生产10000头商品仔猪,建2000头规模育肥场优质仔猪来
9、源有保障。4、技术优势:xx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健全,县级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和畜牧技术推广站、下设16个畜牧兽医乡镇(中心)站,公司目前已有良种猪繁育场1个,存栏能繁殖母猪610头,育肥场建设场地落实,推广条件具备。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5建设方案1、猪场建设设计要求。采用单列式布局,大圈舍饲养和挖掘机翻料作业。每个圈舍高4.2米,长125米,宽7米,设置人行通道和机械通道。在圈舍内设两个功能区,即发酵床,和硬化区。发酵床为地上式,由发酵槽垫料组成,设置垫料出口、通气和渗滤液排放口,室外设置渗滤液收集器。每间猪栏用活动铁栏杆隔开,每个栏舍配置常规的围栏、食槽、饮水装置和加
10、湿装置。2、每头育肥猪占垫料面积为1.5平方米,垫料体积为1.2立方米,垫料厚度为0.8米。3、采用福建洛东生物技术公司洛东酵素。6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1、圈舍改造:3000m2,100元/m2,计30.8万元;2、发酵床与垫料:1800 m2,1400m3,19.2万元;3、食槽、饮水、加湿和通风装置:5万元;4、技术咨询与培训:5万元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单位:万元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申请财政补助601、中央财政452、省级财政153、市级财政04、县及县以下财政二、项目单位投入90三、银行贷款四、其他投入合 计150投资构成金 额其中财政补助一、新技术引进19.219.2发酵
11、素9.69.6垫料1400m3,1.2m3/头9.69.6二、基础设施建设120.830.8圈舍3000m29015发酵床1800 m23015运动场1000 m20.80.8三、仪器设备购置55自动喂料设备22自动饮水设施11自动翻料机11通风排湿风机11四、技术培训、咨询宣传推广费551、技术培训332、咨询宣传推广费22合 计15060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8主要财务指标销售收入年增加销售2000头优质瘦肉型猪,每头收入1200元,销售收入240万元。销售利润48万元,利润率20%。税金享受国家农产品免税政策。投资利润率项目实施达效后,投资利润率达32%。9社会效益分析示范带动作用示
12、范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将主导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改变传统养猪生产模式,与建设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相符合。项目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零排放养猪,与传统养猪经济效益对比,每头降低成本120元,养2000头生猪增收节支24万元。通过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先进的发酵舍养猪技术推广到全县范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年销售10万头优质瘦肉型猪,每头增收节支120元,年增加收入1200万元。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全县16个镇。生态环境影响减少成本24万元,减少粪污排放1.6万吨,减少疫病传播,减少环境污染。二、项
13、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10结论示范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项目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主导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把先进的发酵舍养猪技术推广到全县范围,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改变传统养猪生产模式,通过生态养殖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形成,减少养殖污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地区养猪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符合项目区实际,具有项目实施的必备性和可行性,科技推广示范作用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建议上级予以审批扶持,促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11项目单位责任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
14、(签字):三、项目评审论证表项目名称: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申报单位Xx县财政局 项目实施单位陕西省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50申请财政补助60项目主审专家姓 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专 业评审意见评审内容评审标准评审结果专家签字优(A)中(B)差(C)1、相关证明文件资料是否齐全2、项目建设单位状况3、项目建设必要性4、主要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前景5、项目生产建设条件6、项目建设方案7、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财务效益10、示范带动作用11、生态效益综合评审结果评审机构及评审成员对评审结果负责四、申报项目审核表项目名称:
15、xx县绿地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投资150申请中央财政补助60项目审核专家姓 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专 业审核意见专家签字审核机构及审核成员对审核结果负责鑫牧零排放养猪场建设方案发酵床圈舍基本构成及作用猪的圈舍与普通养猪圈舍差异不大,猪栏可以是单列式,也可以是双列式。除了通常必备的围栏、食槽、饮水装置、加湿装置、操作通道等外,垫料、垫料进出口、垫料渗液及通气口等(见图2-1)。图2-1 发酵床圈舍基本构成 1、垫料槽 是将圈栏中超过2/3的面积建设(或改造)成低于硬地平台50-80cm的潜槽,即垫料槽,用于存放养猪垫料。 2、垫料 是将木屑、秸秆粉、米糠、猪粪等有
16、机物进行发酵处理,达到无害化指标后填满垫料槽,作为养猪垫圈材料,一方面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还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吸收、消化分解粪尿等排泄物,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发酵床”。 3、垫料进出口 一般位于猪舍的外侧,便于垫料的进出和清理。4、垫料渗液及通气口 位于垫料槽外侧底部,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调节不当导致水分过大,或圈舍发生跑冒滴漏等事故时,作为渗水通道。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饮水设置一般要置于圈舍外侧或设置水槽,并将滴漏的水引入排水沟,以避免生猪嬉水或者设施损坏时,造成垫料水分过大。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见图2-2。1. 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如前所述,我国生猪养殖业地域分布广,气
17、候类型复杂,猪场规模差异性大,养殖模式千差万别,在推广应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过程中,切不可墨守成规、照搬照抄现有的经验模式,只有选择性吸收现有技术成果,并因地制宜的加以合理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将概述一些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 1、每栏面积以25-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 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70%左右,其余做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 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
18、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 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 7、采用发酵床养殖的猪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区,均无需再考虑冬季采暖或供暖设施,发酵床产生的热量足以保证生猪正常生长的温度; 8、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第三节 常见的发酵床设计模式 一、地上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见图2-2),保育猪50cm
19、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 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二、地下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图2-4 地下槽模式 A 单
20、列式 B 双列式 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三、半地下槽模式 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成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见图2-5)。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图2-5 半地下槽模式 A 单列式 B 双列式 二、发酵床垫料制
21、作:第一节 垫料原料选择 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为确保垫料制作过程生物发酵的进程及效果,常选择其它一些原料作为辅助原料。 一、原料的基本类型 垫料原料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按使用量划分,可以分为主料和辅料: 1、主料。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垫料的主要原料,通常这类原料占到物料比例的80%以上,由一种或几种原料构成,常用的主料有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蘑菇渣、糠醛渣等。 2、辅料。主要是用来调节物料水分、C/N、C/P、
22、pH、通透性的一些原料,由一种或几种原料组成,通常这类原料占整个物料的比例不超过20%。常用的辅料有猪粪、稻壳粉、麦麸、饼粕、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矿粉、红糖或糖蜜等。 如按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碳素原料、氮素原料和调理剂类原料: 1、碳素原料。是指那些有机碳含量高的原料,这类原料多用作垫料的主料,如木屑、米糠、秸秆粉、草炭、蘑菇渣、糠醛渣等。 2、氮素原料。通常是指那些C/N在30以下的原料,并多作为垫料的辅料,如养猪场的猪粪、南方糖厂的甘蔗滤泥、啤酒厂的滤泥等,这类原料通常用来调节C/N。 3、调理剂类原料。主要指用来调节pH值的原料,如生石灰、石膏以及稀酸等;有时也将调节C/P的原料如过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发酵 排放 养猪 技术 示范 推广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