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案.docx
《《三顾茅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顾茅庐教案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二)课前搜集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 (三)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 三、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由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而成的,讲述了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课前预习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自学,在互助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意识。学生求知欲强,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略知一二,没有通读过原著,对人物的性格
3、特点及课文的背景了解得不够透彻。希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 1、注重朗读感悟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积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朗读方法上给予指导,朗读过后的评价也很重要,而且要注重艺术性。 2、先扶后放,合作学习 在教学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的段落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重点指导学习人物对话部分,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人物动作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评议。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
4、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 教学过程 三顾茅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三顾茅庐的资料; 2、预习三顾茅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 出示片1:连一连: 三顾茅庐 罗贯中 红楼梦 施耐庵 西游记 曹雪
5、芹 水浒 吴承恩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 4、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资料,弄清时代背景。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片2比一比,组词。 怏 惭 快 渐 选择正确的读音读一读。出示片3 卧龙冈 (man man)埋怨 只得 (de dei) (shu shu)数九寒天 草舍 (she she) (yang yng)怏怏 2、检查读课文情况: 采用同桌互读互听的方式进行。 三、默读课文: 1、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可用课文里的话解释。 2、自己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交流,反馈。 1、“三顾茅庐”的意思: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草屋拜访他,
6、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2、分段:按刘备三顾茅庐的顺序分即可。 五、了解课文大意。 1、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 2、交流: 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尊敬诸葛亮,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张飞:做事冲动,鲁莽,心疼哥哥 诸葛亮:有才华, 关羽:话不多,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三顾茅庐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
7、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难点:理解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教学过程: 一、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新课 课前二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历史人物刘备、诸葛亮有了初步地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三顾茅庐,体会人物特点。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把握全文 1出示词语:片2,分小组齐读: 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 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片3: 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你发现了什么? 下马
8、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敬等候 你发现了什么? 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 你发现了什么? 一起读这四排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过渡:是的,说得真好。课文主要写刘备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出示片4,思考: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3、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精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有关句子,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旁边
9、写好自己的批注。 学生交流、汇报。 分析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 出示片5,男生齐读。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什么叫“嚷”?谁来读一读张飞的话?指名读 过渡:刘备听了怎么说?女生齐读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点出“生气”。刘备怎样“生气”地说?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指名读 从二人对诸葛亮不同的态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二人的对话中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 分角色朗读。读出二人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 过渡:到了隆中后刘备又是怎样做的呢? 分析人物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 出示片6:离诸葛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顾茅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