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读后感.docx
《《万叶集》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叶集》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万叶集读后感 万叶集与中国古代诗文 柯勒律支曾说过,诗歌语言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质:“无法在同一语言之内进行翻译而不损害其意义”这位湖畔诗人的话固然不无自赞自誉之嫌,却也道出了历来诗歌翻译介绍者的苦恼和艰辛;试想,在同一语言之内的翻译尚且不可避免意义的损害,更何况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来翻译?近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给诗下的定义就干脆宣布诗是“翻译中失掉的东西”,更直接了当地否定了诗歌还有翻译的可能性。 然而诗歌尽管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万叶集和古今和歌集的译者杨烈先生乐于此道而不疲,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地翻译出这两部日本著名的古典和歌集,曾为我们在争芳竟妍万紫千红的外国文学百
2、花园中、略显得有些寂寞的日本诗歌翻译园地送来了两株艳丽的奇葩。 万叶集系现存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收有自仁德天皇时代至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三年三个多世纪间的和歌四千五百三十余首,“无论是论质还是论量,都不比其它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逊色”,于是爱用比喻的日本人便将它比之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种民族自尊感所造成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比喻本身有点不伦不类。虽然四千多首的量超过了诗三百,但是,且不说诗三百的成书早于万叶集十多个世纪,便是万叶集开始编纂时,中国早已进入了鼎盛的唐代,创造出了至今看来仍然是辉煌灿烂无与伦比的文学。不过,纵观世界文学史,八世纪的欧洲还是一片荒凉,非洲美洲尚处于混沌蒙昧状态,
3、而这时万叶集就已在日本这个东方岛国破土而出了。如今这样的千年古树在世界文化之林亦属不多见,作为其所有者而为之自豪也是理所当然的。 和歌是日本人对用本民族语言-日本语创作的诗歌的总称,以别于受中国文化影响用汉语写作的汉诗。同汉诗这种外来形式一样,在日本历史上一直有人不断进行创作,共同形成了日本诗歌史上的两大潮流,虽然都曾有过起落盛衰,受过冷遇遇和青睐,但源于中国文化的汉诗与源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和歌这两大潮流在日本均获得了基本上齐头并进的发展直至近代。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文人便精通和汉两民族的文化,汉诗和歌左右开弓得心应手,上天入地左右逢源。由此似可看出日本民族对外来文化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态度古已有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叶集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