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x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第七章三角形第一节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深化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
2、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
3、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抽象成图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起点展开的。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用纸条摆三角形(有的学生摆不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合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最后让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释身边的一些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既巩固了新学知识,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还可以在探索实验和应用数学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为后续的
4、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班少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因此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在基于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学生积极表现,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教材上的例题引入课件,并且将作业结合实际教学,“引入课堂,放入生活”的设计,学生再学中玩,玩中学。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2、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认知基础。 3、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 4
5、、学生需要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渐近思辩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判断三条边能否构成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角形
6、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的探究和归纳。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及应用。 教学关键: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作图,从中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种问题的实质。 教学准备:教材、PPT演示文稿、小棒 教 法: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观察、归纳,分析归纳教学法; 学 法:实验操作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1.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三个要素; 件,引导、鼓加深新旧知识
7、2.三角形的分类(按边、角分类) 励、归纳小结 之间的联系 3.先请一名学生回答线段的公理 1.游戏活动:各个小组从准备好的10厘米,12厘米,14厘米,22厘米,24厘米的5根小棒中任选三根拼三角形, 并完成下表: 一、复习巩固 出示活动要10 12 22 10 12 24 10 14 24 10 12 14 10 14 22 10 22 24 12 14 22 12 14 24 12 22 24 学生动手操作拼三角形 汇报操作情况 根据操作的情况作答 三根木棒长度 ( 单 位:cm) 能否拼成三角形(能的打,不能的打) 第一、二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 14 22 24 求及图表; 演示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 三边 关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