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议书1.doc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议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议书1.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怡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二零一二年十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南怡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一总论主办单位情况单位名称 河南怡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定地址郑州市高新区双桥管区郭村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王伟立/总经理主管单位名称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生产经营和科研情况资产状况和经济状况概述投资的必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园艺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近几年来,其丰厚的利润、巨大的生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由传统的粮、棉业向园艺产业转轨,我国素有“种粮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一亩园十亩粮”的说法。园艺是一项高效产业,当前国家实施
2、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广大地区对花卉苗木,同时郑州本地对蔬菜有很大的需求,这为我国园艺产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从情人节俏卖的玫瑰,到春节红火的花市,从母亲节的康乃馨,到病房里的花香一束,美化居室,礼仪交往,陶冶情趣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鲜花已成了国人生活中一道掩不去的风景。花卉业正是由此步步攀高。生产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菜篮子工程也已成为郑州市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企业、社会投资的一大“热点”。(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当前,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市场的竞争已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和国内两个竞争,传统农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
3、一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一总论投资的必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工作成为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十五”期间,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国家把蔬菜、花卉业作为发展重点,提出在河南、山东、浙江建立一批花卉生产繁育基地。(二)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进程项目建设后,不仅自身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基地周边农村地区种植花卉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民
4、收入水平,促进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探索出新的途径。(三)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传统园艺业向现代园艺业转变,粗放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传统园艺业忽视生产过程的多种生态效应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而现代园艺业则强调集约经营,注重高科技、高投放、高产出。本建设项目正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实施工厂化快繁育苗,走集约高效发展的路子。建成后可有效发挥示范作用,为解决目前园艺业普遍存在的科技含量低、低水平重复种植、非标准化生产、小规模经营等问题探索出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四)项目建设是企业参与高效农业开发,获取高额回报的捷径随着城市花
5、卉业以及蔬菜产业的建设以及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对绿化花卉,高品质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并且对花卉品种和蔬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园林花卉、蔬菜产业正在向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发展,传统的农户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这就为现代企业的介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机遇。实践证明,只要按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具有投资少、回报快、经济效益显著、风险低的优势。一总论投资的必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 河南怡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生态系统生物工程,它的实施,将为推进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起到极大的推动作
6、用,而且可以成为郑州市高新区双桥管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增长当地政府的税收,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成为该公司提供了发展基础,故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社会经济意义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2013年以后)年收益项目于2013年10月建成,并进入持续创效期,建成后年收益见表。项目类别明 细金 额(万元)收入花卉示范区每平方米收入280元,14400平方米收入403.2万元403.2蔬菜示范区每平方米收入50元,20000平方米收入100万元100合计503.2成本流动资金150.6150.6税收农业项目免税0合计
7、150.6净利润年收入减去年成本352.6 项目建成后年收益分析表一总论项目总体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投资利润率=(净利润/总投资)*100%=(352.6/2100)*100%=16.8%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利润+折旧)+3=2100/(352.6+58.4)+38.1年依据上述财务分析,项目建成后年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净利润352.6万元),项目经营期(20年计,20132032年)累计经济效益。巨大:项目累计总产值:503.220=10064(万元)项目累计实现净利润:352.620=7052(万元)社会生态效益分析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带动郑州市高新区园艺产业全面健康发展,可带动周边地
8、区5000余农户种植,与种植小麦、玉米等相比,平均可使每户增收5万元,共可增收2.5亿元,同时项目区可直接带动10000余名农民就业。项目建成后,可促进郑州市高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参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并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由单纯追求数量型转变到更多地关注质量效益型,由生产的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体,并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创造了良好条件,本项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满足项目区园艺生产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可引导农民大量开发荒坡、荒地,能有效增加植被,保持水土,绿化荒山,改善生态条件,维护自然生
9、态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园艺产业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朝阳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园艺产业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前景,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产业之一。与传统农业相比,园艺经济效益可成倍甚至几十倍增长,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园艺产业,可迅速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园艺产业发展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生产大省和人口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提出“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
10、局”的发展思路,要求着眼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努力发展花园艺等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河南省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河南省花卉、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洛阳牡丹就被誉为“天下冠”,开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明代“鄢陵腊梅冠天下”,时至今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鄢陵腊梅、潢川桂花等传统花卉享誉国内外。近年来,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许昌观赏苗木、开封菊花、洛阳牡丹、南阳月季、濮阳鲜切花等花卉生产集聚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虽然河南花卉产业得到初步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花卉产业规模化
11、和专业化程度低,全省花卉园艺产业始终处于自发发展状态。目前,国际花卉业生产正在逐步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花卉生产区域布局也处于加速调整时期,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抓住花卉产业发展机遇,突出河南区域特色和花卉历史文化传统,既是调整河南省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又是带动农民致富、增创产业新优势、弘扬河南省花卉文化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一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目前,郑州市内没有专业的花卉种苗繁育基地,许多花卉种植户只能从外地引进种苗。蔬菜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郑州原有周边蔬菜生产区逐渐被蚕食,郑州市民的菜篮子逐
12、渐减少,百分之九十依靠外运,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商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是成本,而郑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气候、土地、水利、劳动力等优势和条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花卉、蔬菜业是近年来国家鼓励发展且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2001年国家计委将花卉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生态意识逐步的增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花卉行业的第一需求,并赋予花卉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实现山川秀美和生态和谐,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建设的需要,绿化花卉需求量日益增加,花卉市场空间巨大。河南省在信阳
13、、潢川和许昌鄢陵已经建立了两大花卉生产基地,向全国各地供应了大量花卉,并且很多花卉品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包括这两个花卉基地在内的全国各大花卉生产基地大部分是由个体种植户发展起来的,均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小、品种单一、栽植管理措施落后的通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建设的生态效益。随着生态农业、城市花卉业建设以及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对绿化花卉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大,并且对花卉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急需筹建功能齐全、手段先进、技术含量高、环境优美的大型综合花卉培育基地来解决花卉供应的难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
14、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20101号)、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026号)以及郑州市“十二五”规划中“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等有关精神,建设以郑州为辐射中心的大型综合花卉基地势在必行。一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 本着“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的宗旨,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拉大城市框架,把郑州市建成“绿色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城市”的号召,郑州市高新区双桥管区郭庄村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该示范园的建设,对加快郑东新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郑州蔬菜供应,改善市民生
15、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能充分发挥郑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效地推进园艺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选择此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市场发展需要,促进郑州市郑州市高新区双桥管区郭村的发展与壮大。一总论实施项目的优势该项目顺应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开展高科技示范农业园建设,优势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区位优势公司项目基地(郑州市高新区双桥管区郭村)位于郑州市五环以内,四环边缘,离郑州市区车程1小时左右,面对郑州市这个巨大的市场,具有反应迅速,供应及时,结合旅游示范,是郑州市民绝佳的选择。2、科技优势项目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以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强有力的科研实力作为依托,通过展
16、开平很施肥、测土配方、无公害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等新型高科技技术,打造一个高效生产兼顾示范的科技企业。3、市场优势随着郑州城市化的发展,绿化花卉苗木越来越受到重视,道路、新型社区建设、家庭美化都需要花卉点缀,市场巨大。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节节攀升,居民对安全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多,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公司生产无公害的蔬菜正是符合这一趋势。4、政策支持该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一款第3条“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河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2010年修订)的要求。同时,随着郑州市政府展开菜篮子工程建设,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我公司把
17、握这一政策,开展无公害化菜篮子项目,符合政策支持。综上所述,我公司项目科技性、公益性、前瞻性给予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展开项目建设,具有很大优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备 注1总用地面积亩572总建筑面积m2356802.1连栋温室m2144002.2办公用房m21000简易板房2.4门卫用房M22002.5锅炉房m2802.6机井眼23能源消耗3.1用水量t/日88部分循环,并收集利用雨水3.2用电负荷kW2304总投资万元21004.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949.44.2流动资金投资万元150.65资金来源5.1企业自筹万元2100占总投资的100%6建设期年17效
18、益分析年毛收入503.2年净收入352.6项目投资利润率16.8%静态投资回收期8.1累计总产值1006420132032年(20年)累计实现净利润705220132032年(20年)一总论可行性研究结论经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符合郑州的总体规划,同时直接带动全村200余户农民开展园艺生产,辐射带动周边5000余户农民开展园艺生产,满足郑州城市居民对花卉、蔬菜的需求,提升郑州市高新区的整体形象。其选址适宜,规划合理,规模适中,项目可行。该项目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生态系统生物工程,它的实施,将为推进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郑州市高新区
1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郑州市高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该项目规划合理、建设方案可靠,功能完善,周边建设条件较好,经过财务评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早进入实施阶段。2、待项目审查批准后,抓紧进行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择优选择承建单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二市场调查和需求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分析分为花卉市场分析与蔬菜市场分析两部分:1、花卉
20、市场分析花卉产业作为现代朝阳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花卉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目前,国际花卉业生产正逐步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花卉生产区域布局也处于加速调整时期。我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发展花卉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和花卉历史文化传统,既是调整我省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又是带动农民致富、培育产业新优势、弘扬花卉文化的重要举措。河南省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进入21世纪以来,花卉产业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总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1、: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9%,销售额年均增长13%,出口额年均增长42%,花卉产业已逐步成长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取得的成效如下:(1)生产规模稳步扩大。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河南省花卉种植面积141.26万亩,比2000年增长了3.76倍,居全国第三位;花卉销售额达到5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63倍,居全国第五位;出口额近2000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5.67倍。20002008年间,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依次为19%、13%和42%,河南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花卉生产大省。(2)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河南省厚重的花卉文化积淀和悠久的栽培传
22、统,不断推动着花卉产业的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名花品种逐步扩大规模,形成了区域化、集聚化发展格局。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郑州、南阳为主的月季生产集聚区,洛阳牡丹生产集聚区、开封菊花生产集聚区、濮阳商丘鲜切花生产集聚区、安阳桂花、盆景生产集聚区,许昌鄢陵、信阳潢川的观赏苗木生产集聚区。二市场调查和需求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3)花色品种日趋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河南省花卉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花色品种日趋丰富。如洛阳牡丹品种已超过千余种,研究人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完成了对中国牡丹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搜集牡丹栽培品种近300个,建起了牡丹种质资源圃,不断加强牡丹新品种培育
23、及育种技术研究,通过人工定向杂交和自然杂交相结合的手法,培育出“花帝”、“红阳”、“金缕红楼”、“雪映朝霞”等30余个牡丹新品种。南阳月季已发展有“黄和平”、“红双喜”、“朝云”等800多个名优品种。开封市现有菊花主栽品种60多个,大部分为市场看好的中高档品种,栽培类型以独头菊、案头菊、多头菊、造型艺菊为主,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其中九头菊、盆景菊等具有地方特色拳头产品,市场供不应求。(4)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河南花卉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稳定在12%左右,销售额占全国比重稳定在8%上下,所产花卉70%80%销往省外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月季种苗、鄢陵观赏苗木和洛阳的牡丹远销到德国、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 高效 农业 示范 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