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第五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瓮安县第五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瓮安县第五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乡满地完小2、建设地址:木树乡满地村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2260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3600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食堂面积2000平方米,宿舍楼7200平方米,公厕100平方米,锅炉房40平方米,浴室120平方米。5、总投资3500万元,全额申请国家财政拨款2401.8万元6、承办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7、项目负责人:石春8、编制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编号:甲级220122-sj4-1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12720
2、070038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2、关于加强全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工作的意见(铜署发【2009】14号)3、关于转发地区教育局等部门2009年5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铜署发【2009】71号)4. 关于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修建盘石镇民族小学等17所小学学生宿舍及食堂厕所锅炉房浴室卫生室用地批复(松国土资建【2008】150号)5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用地 1:500地图;6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对设计的反馈意见;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9国
3、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及技术规范;10瓮松桃苗族自治县规划办公室审定的规划用地红线图;11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使用要求;三、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简称方案)及规划、省发改委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松桃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现状及教育发展情况、合理的建设松桃苗族自治县7所寄宿制小学。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环境条件,注重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采用科学、实用的设计方案、使该项目实施后,既能满足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是我国经济社
4、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西部地区培养大量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缓解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进松桃苗族自治县基础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将会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亿万农家子弟更是欢呼雀跃。国民素质的提高将会提速,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就此获得了一条有力保证。2、是贵州省发展中小学教
5、育、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积极推动中小学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转变。各级各类普通中学院校要切实转变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改革为动力,以能力为本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中小学教育。因此,该项目是为了适应贵州省发展中小学教育的需要、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而建设的。3、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2004年底松桃苗族自治县总人口46.23万人,2004年以后年均自然增长率为8.4。非农业人口为4.59万人,年均增长18.82。少数民族人口为2.06万人,占总人口的4.46%,分布有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彝族、侗族、仫佬族等21种民
6、族。全县城镇人口11.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4%。全县共有小学220所,在校生56825人,小学教师235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33%,有独立初中18所,在校初中生24040个,教师1312名,全县有高中5所。小学教育:为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和规模效益,规划将小学教育体系调整为三级:县级、镇乡级和中心村级。县级和镇乡级按平均11.5万人设小学1所,规模30班以上,原有县级和镇乡级中心小学以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扩大,县城和镇乡应按照上述标准新建相应规模的小学。中心村一般按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设小学1所,非规划中心村的农
7、村小学都要逐步搬迁至中心村。2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要设12班左右的小学,配备相应的现代教育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小学设置与中心村建设相吻合。4、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布点的服务半径及规模不规范。加强、巩固、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小学教育,建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根据瓮安县县城的总体规划,县级和镇乡级按平均11.5万人设小学1所,规模30班以上,原有县级和镇乡级中心小学以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扩大,县城和镇乡应按照上述标准新建相应规模的小学。中心村一般按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设小学1所,非规划中心村的
8、农村小学都要逐步搬迁至中心村。2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要设12班左右的小学,配备相应的现代教育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小学设置与中心村建设相吻合。瓮安县教育设施配置规划一览表镇 名小学(所)中学(所)职中备 注镇区中心村初中高中完中草塘镇310221现有中学2所,小学13所天文镇212110现有中学1所,小学14所木老坪2310老坟嘴26110现有中学1所,小学8所金 竹1310松 坪21010现有中学1所,小学3所雍阳镇1150231永和镇31111现有中学1所岚 关2710平定营21221现有中学3所,小学13所玉 华2610银 盏2410中坪镇312111现有中学3所,小学14所玉山镇33
9、110现有中学2所,小学16所,渔 河2810建 中281白 沙271珠藏镇212001现有中学1所,小学14所铜 锣371现有中学1所木引槽2610沿乌江村学校搬迁龙 塘2510牛 场1410高 水2910合 计5813819795近年,随着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加大对西部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增加对就读普通高中学生的扶助,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等,使群众和学生对通过中小学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就读九年制普通中学的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类就业培训参加人数也逐年增加,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的经济效益。从整体上看,瓮安县中小学教育虽
10、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和一些县市比较,还是相当落后的,对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小学教育发展空间巨大。为了发展瓮安县的中小学教育,在瓮安县“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五年内,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上联下挂等形式,挖掘潜力办好瓮安县第五小学,发展瓮安县中小学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改善就业条件、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二节 拟建项目概况一、地理位置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端,地处东经10707至10742,北纬2653至2729之间。东邻余庆县、黄平县,南接福泉市,西连开阳县,北靠遵义市、湄潭县,全县总面积1973.8平方
11、公里。县城雍阳镇距贵阳174公里,遵义市173公里。瓮安县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西南部高,东北部低,主要为高丘低山特征。水系多呈南北走向,整个地势以乌江河谷为最低点(海拔483米),自中向北和南逐级上升,形成东南高、西北低地势,中部多丘陵、河谷和冲槽坝子,北部和东南部多山地和低山峡谷成梯级地貌。全县最高点花竹山,瓮安县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主要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3.6,平均最高气温为17.9,平均最低气温10.7; 本项目拟建于瓮安县雍阳镇,位于县城南郊,用地面积约39960m2。二、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1)项目总占地:39960m2(2)总建
12、筑面积:1226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 4200平方米综合楼: 3200平方米办公楼: 1800平方米图书馆: 2000平方米食堂: 600平方米公厕: 300平方米浴室: 120平方米锅炉房; 40平方米2、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2400个在校学生的教学和生活需要,使瓮安县第五小学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并为瓮安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适应贵州省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主要建设条件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中小学教育是大学入学率的保
13、证2、总体规划要求。县级和镇乡级按平均11.5万人设小学1所,规模30班以上,中心村一般按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设小学1所,非规划中心村的农村小学都要逐步搬迁至中心村。2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要设12班左右的小学,配备相应的现代教育设备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小学设置与中心村建设相吻合。3、建设资金有保证。由于国家加大对西部教育,尤其是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投入,本项目款项希望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1、本项目总投资为2401.8万元。 2、资金筹措方案申请国家财政拨款:2401.8万元,约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100%。3、效益情况本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具体反映就是使国
14、民素质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进入更高水平的学习,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内容备注一项目名称瓮安县第五小学二建设地点瓮安县雍阳镇三年在校生目标人2400四项目建筑总规模平方米122601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399602教学楼平方米42003综合楼平方米32004图书馆平方米20005办公楼平方米18006食堂平方米6007锅炉房平方米408浴室平方米1209公厕平方米600五容积率%0.31六建筑密度%7.6七绿化率%41.2八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2401.8九项目建设
15、资金来源1国家财政拨款万元2401.8十建设工程工期年1.5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优化设计,降低投资;加强地勘,严防地质灾害发生;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使项目能按期完工。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瓮安县中学招生、在校生、毕业生现状2003-2007年瓮安县小学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见下表2-1:表2-1 2003-2007年学生情况表 单位:人项目名称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招生人数2572855868311534增长速度10.9%105.6%41.8%84.6%在校生人数460643109511661
16、624增长速度37.8%70.3%6.5%39.3%毕业生人数102109491691892增长速度6.9%350.5%40.7%29.1%由表2-1不难看出,瓮安县小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总体都成增长趋势,其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60.7%、38.5%、106.8%。二、生源预测目前,瓮安县镇区与中心村去共有小学196所,在校小学生24040个,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每年小学毕业生为8000-9000人。按照瓮安县“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瓮安县普通小学就读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分别达到26.5%和36.0%,到2010年其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200
17、0人和5290人。从“十一五”前两年的情况来看,瓮安县普通小学的招生人数超过了规划数,说明生源情况良好,通过努力2010年的规划招生人数是可以实现的。第二节 建设规模根据瓮安县第五小学教学设施现状分析以及学校提出的建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结合学校教学特点,按照技术九年制普通中学建设标准,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拟定的该项目建设规模如下:瓮安县第五小学新校区拟占地399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226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200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食堂面积600平方米,图书馆2000平方米,公厕300平方米,锅炉房40平方米,浴室120平方米。建
18、成后包括一个250米环行跑道及4个篮球场,高标准的设计在建成后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及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而且让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瓮安的小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广作用。第三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现状分析为打造一所高品质的优秀小学,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会同发改、财政、土地、建设(规划)、教育及业主等部门和单位,在县城规划区范围进行了该项目场址选择,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学校用地,并适应现有城市总体规划,报请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1.地点与地理位置该项目拟在瓮安县雍阳镇,该场址位于县城规划区北侧,距县城约0.3公里(在城镇规划范围),占地
19、面积为60亩(39960),紧临路边,地形开阔。2.地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目前,拟新建场址土地属瓮安县雍阳镇所有:建设用地39960m2,水田24637.3m2,旱地15322.7m2。另外,在用地范围内有砖木结构建筑物450m2、砖混结构建筑物290m2。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瓮安县第五小学用地呈不规则几何形,南北向最长距离为222米,东西向为246米。整个场地较为平整,场地高程1245.51248.7米。范围内多数为闲置空地,有少量零星建筑需要拆除。根据学校现有校园特点及学校教学功能的需要,结合场地环境,按照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使总图布置能体现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
20、,方便实用的原则。第二节 场址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本项目拟选的建设场址在瓮安县雍阳镇,地型开阔,场地高程1245.51248.7米。总用地面积39960 m2,建设总规模12260 m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瓮安县,场地为农田耕地,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灰岩中的裂隙水,勘察期间钻孔控制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据此推测,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工程无影响。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新建校区,东南脚有23层居民房,南侧将与新规划32米宽城市道路相临,未来主校门入口将设于该道路上,东侧与环城道路相望,校园用地离环城道路30米,中间用地今后将发展为商业用地。4.城市规划要求经瓮
21、安县规划办公室审定批准该用地为瓮安县第五小学用地,按要求新建建筑退让道路5米以上,建筑层数控制在6层以内。5.交通条件校区位于瓮安县城关镇,校区西侧与现有城市主干道相临,南侧即将修建一条城市干道将西侧道路与环城道路相连,交通条件十分便利。6.公共设施条件场地紧挨县城主干道,供电、供水、通讯、污水均在主干道有敷设,基础设施完善。7.征地拆迁条件征地范围内的拆迁量比较小,拆迁费用和青苗补偿费用问题已经和当地居民基本谈妥,当地居民对兴办教育事业表示支持,征地拆迁条件较好。8.施工条件瓮安县水泥、钢材、砖石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波动不大。施工场地开阔,施工作业对学校正常教学任务不会造成影响。施工用电、用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瓮安县 第五 小学 新建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