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番茄深加工项目9 章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番茄深加工项目9 章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番茄深加工项目9 章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是指原辅材料及产品等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料在失控状态下发生的突发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其定义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的乘积。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及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影响程度,与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泄漏量、工艺流程、管理状况以及防范补救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较难用数字准确表示。但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空发性事件或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洪、应急与减缓
2、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9.1 风险识别9.1.1 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次风险评价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9.1.2 物质风险识别拟建项目生产的产品番茄红素、番茄膳食纤维和复合果蔬饮料,本身无毒无害。生产中的原辅料,除了冷冻剂液氨,均对人体健康没有损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职业性接触
3、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化工产品物性词典及毒理学数据等相关资料,确定该项目的主要危险化学物质为液氨。本项目拟在厂区中部建设一座大型冷库,冷库制冷系统以液氨作为制冷剂,该制冷剂代号R717,是一种理想的制冷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在限制和禁止使用CFC物质的形势下,氨由于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使用较广泛。氨(NH3)为无色、有剌激性辛辣味恶臭的气体,分子量17.03。比重0.597。沸点-33.33。溶点-77.7。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4、。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与水形成氨水(NH3+H2O=NH3H2O),呈弱碱性。氨水极不稳定,遇热后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浓氨水含氨28%29%。氨在常态下呈气体,比空气轻,易逸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其主要理化性质、毒性及其风险危害特性进行识别情况见表9.1-1。表9.1-1 液氨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表中文名称氨、氨气、液氨英文名称ammonia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闪点熔点-77.7沸点-33.5蒸汽压506.62kPa/4.7相对密度水=10.8
5、2(-79)空气=10.6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制冷剂燃烧性易燃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UN编号1005CAS NO.7664-41-7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危规号23003包装标志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6、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7、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
8、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9.1.3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本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分析具体见表9.1-2。表9.1-2 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一览表名称风险因素风险类型污染物名称对人群或环境危害制冷装置设备缺乏维护产生泄漏、压力罐开关失灵,开裂泄漏氨气低毒违规操作、遇火源或摩擦静电等原因引发火灾和爆炸燃烧爆炸氨气伤害从本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可以看出,涉及物料主要含有易燃有毒的液氨,因此制冷装置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的危险。根据危险物质的用量及其危害特性,本工程火灾爆炸危险性
9、大于毒害危险性。9.1.4 危险因素识别本工程使用的物料和产品有易燃物料,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火灾危害确定标准见表9.1-3。爆炸危害确定标准见表9.1-4。表9.1-3 火灾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极易燃闪点小于0和初沸点不大于35的液体和液化易燃气体2高度易燃闪点小于21但不是极易燃物质3易燃的闪点不小于21且不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4可燃的闪点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5爆炸的最低引爆能量超过爆炸触发阈引起爆炸,同时伴有着火现象的物质表9.1-4 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易燃气体和闪点小于21的液体,在环境温度下气体/液体释放形成的气体/蒸汽/空气混合物有巨大爆炸危险
10、2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汽/空气混合物闪点在21至100之间的物质3微细分散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场合,可燃液体的烟雾通常也是爆炸性的此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根据火灾危险性分类、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等有关资料,确定拟建工程主要物料燃烧爆炸和火灾危险类别,详见表9.1-5。表9.1-5 主要危险物料火灾爆炸特性序号物质名称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类别1氨35115.727.4甲由表可见,拟建工程物料属甲类火险,而且工程原辅料的爆炸极限相对较宽。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拟建工程生产车间和罐区的生产
11、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企业在按照国家、部及行业有关规定,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装置周围设置事故围堰及消防供水系统,并配备消防器材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拟建工程火灾爆炸危险在可控制的范围内。9.1.5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附录A.1中的有关规定,项目所涉及到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其辨识结果见表9.1-6。表9.1-6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危险化学品名称临界量(t)危险化学品的量(t)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氨108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
12、04)中推荐的方法:该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对照表9.1-7确定本次风险评价的评价等级。表9.1-7 评价工作级别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通过与表9.1-7对比,本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主要评价内容为: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功能单元为中心,半径3km的范围,其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6-1和图1.6-1。9.2最大
13、可信事故源项分析冷库氨在正常工况下的自然损耗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发生在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发生氨泄漏的常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以及设备、容器陈旧,管道破裂,阀门损漏,钢瓶或贮槽、贮罐爆炸或运输不当,贮罐暴晒等导致生产性事故或意外事故所造成。根据调查,同类装置典型事故案例见表9.2-1。表9.2-1 同类装置典型事故案例汇总表序号事故类型事故过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1氨气泄漏产生火灾2013年8月31日上海市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一个车间的管道泄漏造成15人死亡、5人重伤、20人轻伤。2氨气泄漏导致火灾、爆炸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吉林宝源
14、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主厂房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高温导致氨设备和管道发生爆炸。公司管理不力没有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3氨气泄漏2007年11月4号9时许,浏阳市集里街道神仙坳社区的英善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发生氨气泄漏,半吨氨气倾泻而出,神仙坳社区内顿时充斥着刺鼻的气味由于当天停水,无水冷却储氨罐,导致压力升高冲破了管道连接口的垫片,再加上设备老旧,导致氨气泄漏周围3000多居民紧急疏散,多名员工中毒4氨气泄露2007 年11月10日9时20分左右,吉林德大有限公司肉食加工厂深加工车间内突然出现了恶臭味,深加工车间19班内22名女工都出现了中毒
15、症状。制冷设备管道老化,造成了氨气泄露22名女工出现中毒症状5氨气泄露2005年5月12日晚,浙江省岱山县一水产公司发生一起严重氨气泄漏事故。氨气泄漏原因是由于制冷氨气机缸垫损坏所致由于当地消防部队抢救及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6氨气爆炸1994年8月17日凌晨4点,安徽省萧县罐头厂实罐分厂1500吨冷库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使三层框架结构2000多平方米的原料冷库炸毁,一楼顶板炸塌,墙体炸崩,值得庆幸的是,爆炸发生在凌晨4点多钟,工人尚未上班,周围没有人员,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出现麻痹,安全意识不到位,日常巡检不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财产直接损失175.5万元综上所
16、述,本项目冷库环境风险来源于氨泄漏。氨泄漏因素主要有:(1)管路系统泄漏(包括管道、阀门、连接法兰、泵的密封等设备及部位); (2)储气罐泄漏;(3)自然因素,如地震、雷击等。根据类比资料,冷库氨泄漏一般产生自储气罐泄漏,本项目冷冻机组液氨循环用量约为8吨,根据统计资料,该类容器失效允许概率1.010-5。本次评价考虑当且仅当有一座冷库氨储罐发生事故时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9.3 风险管理9.3.1 事故防范措施本工程潜在风险较高的风险源是各种易发生泄漏的装置设备、毒性物质、电力设施、各种机械设备,企业应严格按照有关危险化学物品生产、使用等国家有关规定,在设计、设备选材、生产、安全管理等方
17、面应加强管理,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做好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切实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同时,应加强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报警措施,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9.3.1.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根据第4章的计算,本工程完成后卫生防护距离最大为150m。根据防护距离管理要求,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根据对厂址周围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拟建项目厂址最近的居住人群是距
18、离厂址200m李平坊村,在拟建厂址周围200米范围内没有人群长久居住区,拟建厂址能够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9.3.1.2 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企业采取的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1、防渗措施项目区内一般区域采用水泥硬化地面,装置区、罐区、污水站、化学品库等污染区采取重点防渗,并完善废水收集系统。为了防止管道内有污染介质渗出而污染地下水,主装置的正常生产排污水、设备(泵)渗漏和检修时的排水管道采用管架敷设;事故水收集沟做防渗处理;对排水点分散的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在地面下敷设,管道采用耐腐蚀抗压的夹砂玻璃钢管道;所有检查井、水封井和排水构筑物(包括化粪池)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防渗漏处理
19、;在污水排水管与检查井及构筑物连接的地方采用防渗漏的套管连接,管道与管道的连接采用柔性的橡胶圈接口。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贮存场所防渗效果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相关要求。2、事故废水收集措施在化学品罐区、装置区、原材料库、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贮存场所四周设废水收集池,收集池和事故池用管沟相联,如发生事故,事故废水和泄露物料经管沟流入事故水池。在装置开停工、检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含有可燃、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液体漫流到装置单元周围,因此设置导流设施。消防废水通过废水收集系统进入厂区事故池,再
20、分批送污水处理站处理,不直接外排。确保发生事故时,泄露的化学品及灭火时产生的废水可完全被收集处理,不会通过渗透和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1)事故水池设计分析厂区污水站设事故水池,有效容积为900m3,用以容纳事故废水和消防废水,上述废水通过调节和切换,分批送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事故发生后,废水进入事故水池,事故废水收集及处理流程见图9-2。事故废水管沟泵排放污水处理污水站事故水池事故废水图9.3-1事故废水收集流程(2)事故废水处理分析当发生泄露事故时,泄露物料收集于事故池中;当发生火灾时,物料与消防水一同进入事故水池。因此,首先对事故水池中的废水进行检测,确定废水水质情况。然后由
21、泵渐次泵入厂内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单县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3、其他措施埋地铺设的管道、阀门设专用防渗管沟,管沟上设活动观察顶盖,以便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管沟与污水集水井相连,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便于废水排至集水井,然后由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9.3.1.3 防火防爆措施泄漏事故的防止是运行和储运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发生泄漏事故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一系列重大事故。经验表明阀门和管件接口的损坏是引发泄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是减少泄漏事故的关键。本项目制冷系统中存有大量的氨,总氨量约为8t,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旦
22、发生重大事故,将会对厂内工人及其附近的南王庄和杨楼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我们也不必谈“氨”色变,氨的危害性不外乎毒、燃、爆,但这些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才可形成威胁。因此只要有的放矢地对各源点加以予见性防范措施,就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氨扩散。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氨易溶于水的特性,在高压区、包括冷凝器、贮氨器普遍加装强力喷淋水系统,并以控制阀分区控制。一旦某处发生大泄漏,则立即以喷淋水对其稀释,极大地缓解氨扩散。同时,大量的喷淋水还可使区域降温,扑灭诱发爆燃的火种隐患。自来水管网压力不足之处,可在喷淋总管进口端加设防爆型管道增压泵,以提高喷淋压力和水量,
23、并为其提供专用电路。(2)所有安全阀的放空管一律接至循环水池或专用水桶,一旦跳阀则不会将氨气直接排至大气中造成扩散影响。(3)压缩机房内可对调节站设置喷淋装置,而对压缩机,氨泵等的泄漏,可视强度由分布在整个机房区域的消防栓机动压制。机房应分设多处消防栓,并配备适当水龙带,配直射、散射两用水枪,这样在排险中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泄漏点、稀释液氨而且可大大减轻抢险人员的氨负荷及室内气体的浓度,确保人身安全。机房内的防爆型排风机对于降低气体浓度,防止爆燃至关重要。但应设集风罩(屋顶型可不设),并在散风口处设喷淋系统,防止向外部大气环境扩散。(4)库房为密闭空间,一般不为重视。实际上库内不便喷水和无法排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番茄深加工项目9 章环境风险评价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番茄 深加工 项目 环境 风险 评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