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泾阳永安医院扩建项目7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泾阳永安医院扩建项目7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泾阳永安医院扩建项目7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评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论证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7.1.1地下停车场尾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地下停车场设在宿舍区地下一层,拟在地下车库内设机械集中送排风系统进行排气通风,排风量6次/h,送风量5次/h。夜间送、排风量视情况减小。本项目地下车库必需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个数应同时满足地下车库废气排放及防火排烟的要求,综合考虑后设排气口3个。项目地下室排气口位置应远离进气口,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避开人群经常聚集的地方。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2.5m。并对排气口作适当的美化处理。排烟口宜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7.1.2恶臭防治措施本项目新建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将产生恶臭气体,恶臭的主要成分为氨、硫
2、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物质。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的要求,项目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必须进行除臭除味处理。新建污水处理站位于医院用地西北角,为地下式封闭结构。喷洒生物除臭剂除臭工艺在医疗机构污水站应用广泛,根据同类运行装置可知,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效率大于90%,废气经治理后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要求,措施可行。污水站污泥消毒后封闭暂存于污泥池内,及时由专业公司清运,防止因污泥堆放腐败而产生的恶臭污染。依据HJ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处理工程规范,污水站选址宜设在医院主体建筑物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污水站与病房
3、、居民区等建筑物之间应设绿化保护带或隔离带,以减少恶臭气体及噪声的环境影响。环评建议对污水站恶臭气体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7.1.3食堂油烟废气治理措施扩建后医院食堂规模不变,医院食堂基准灶头数3个,属中型规模。为了防止食堂油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要求食堂安装经环保部门认可的油烟过滤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处理效率不低于75%,处理后的油烟废气在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后经烟道伸顶集中排放。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油烟废气可以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很小,措施可行。7.1.4发电机尾气防治措施项目发
4、电机仅在停电时使用,平时很少运行。由于燃料种类都采用清洁燃料0轻质柴油,含硫量低,无需设置专门脱硫装置,燃烧废气通过排气烟道排放,排放高度约3m,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的影响,治理措施可行。7.2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7.2.1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医院废水主要包括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医疗废水排水量为599.2m3/d,处理达标后经过医院总污口排入市政管网。据同规模医院的类比结果,医疗废水中各污染物浓度为COD:150mg/L、BOD5:50 mg/L、SS:120mg/L、氨氮:15 mg/L、粪大
5、肠菌群数:1.2108。废水包括含氰、含铬废水、含汞废水等特殊性医疗废水,以及门急诊、住院部、肝病中心排放的含菌废水。根据废水水质和成分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7.2.2污水处理原则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污水处理处理工程规范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86-2005)中相关规定和要求,针对本项目废水水质特点,提出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原则:(1)全过程控制,减量化原则。(2)清污分流、分类收集、就地达标:本项目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实行清污分流;针对医院各科室产生的废水水质特点,实施“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特殊性医疗废水如含汞废水、含氰含铬废水及食堂污水单独收集,预处理就地达标后
6、,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3)风险控制,无害化原则:污水站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本工艺适用于处理出水进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设事故池进行风险控制,本项目污水经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泾河;(4)可持续发展原则:医院污水站设计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污水站设计规模为医院发展适当预留容量;7.2.3污水处理方案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现有医院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要求对口腔科含汞废水单独收集除汞预处理,对检验科含氰含铬废水单独收集破氰除铬预处理,食堂含油污水设隔油池预处理,后与一般医疗废水一并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宿舍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DB61/224-20
7、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与处理后的医疗废水混合,经市政污水管网排至县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泾河。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当医院污水排放到有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下水道时,污水站宜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污废水可达到GB1848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标准及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要求。7.2.4污水处理工艺(1)含汞污水预处理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还原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混凝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本项目含汞废水产生量小,从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建
8、议含汞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调pH至5,加入硫氢化钠,当pH为8-9,再加入硫酸铝溶液混凝沉淀,其出水的汞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混凝沉淀法除汞在我国广泛应用,处理效率90%以上。处理后的含汞污泥属危废,应交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2)含氰、含铬污水预处理检验室产生的含氰、含铬废水,采用先破氰,后除铬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含铬污泥属危废,应交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含氰废水一般采用碱性氯化法,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剂,如采用NaClO进行氧化破氰处理,使氰化物第一步氧化为氰酸盐(称为不完全氧化),第二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称为完全氧化)。工程中也常采用一次调整pH=8.59,加氯氧化1小
9、时,使氰化物氧化为氮及二氧化碳。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破氰效率大于90%。有关化学反应式如下:CN-+HClOCNCl+OH-CNCl+2OH-CNO-+Cl-+H2O2CNO-+4OH-+3Cl22CO2+N2+6Cl-+2H2O含铬废水一般采用还原沉淀法。化学还原法是利用硫酸亚铁、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还原剂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加碱调整pH值,使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淀。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对铬的去除率大于90%。化学反应式如下:4CrO42-+6HSO3+3H2SO42Cr2(SO4)3+3SO42-+10H2O(3)污水处理站消毒方式医院污水消毒是
10、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射线)。表7.2-1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通过比选,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一次性投资大且运行管理复杂;投加漂粉精、消毒液、漂白粉运行费用太昂贵;投加液氯技术成熟、效果好,但危险性大,易泄漏,一次性投资也并不比二氧化氯发生器低多少,还易与有机物生成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质;次氯酸钠发生器关键部位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目前我国医院废水
11、处理主要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运行效果稳定。目前本院亦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并且效果良好。因此,环评结合该院实际,推荐使用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都适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比较见表7.2-1 表7.2-1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消毒方法优点缺点消毒效果氯(Cl2)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次氯酸钠(NaClO)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与Cl2杀菌效果相同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烈的氧化
12、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较Cl2杀菌效果好臭氧(O3)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溶解氧。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紫外线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目前二氧化氯多为现场制备,二氧化氯在带压情况
13、下易爆炸。因此环评建议二氧化氯发生器应选择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无二次污染、可以安全运转的成熟设备,并考虑备用。医院应培训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及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二氧化氯投加量与原水水质等有关,实际投加量应由设备厂商现场实验确定,但其投加量必须保证管网末端梢的剩余氯大于0.05mg/L。推荐消毒用投加量为0.1-1.3mg/L。(4)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主要是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本院为大型综合医院,污、废水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以医院新、老污水处理站均采用“一级强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处理医院医疗废水。工艺如下:污水经化粪池进
14、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消毒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工艺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个构筑物的水力停留时间,如化粪池停留时间不得小于36小时等,通过混凝沉淀等物化机理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SS、C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该工艺按设计要求废水消毒有效氯投加量为20-30g/t废水,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废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或三氯化铁,以及合适的助凝剂,其中投加量硫酸铝一般在60-80 mg/L,三氯化铁一般在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泾阳 永安 医院 扩建 项目 污染 防治 措施 可行性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6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