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 概况一、地理位置 泽普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地处东经76 o520-77 o 2930,北纬37o57-38 o 19之间。海拔高度为1215-1490米。东面和东南面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县为邻,西南亦接叶城县界;北部与西北部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县境南北长约61公里,东西宽约14-23公里,总面积为987.97平方公里。泽普县城距乌鲁木齐1692公里,距行署驻地喀什市218公里。泽普,在维吾尔语译为“飘着金子的河”,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东北至巴楚、阿克苏,西北到
2、喀什,东南赴和田,西南走克什米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315国道横穿泽普全境,东至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至喀什、阿克苏等地。泽普县城位于泽普县境北部。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泽普县地属叶尔羌河冲积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地势高而东北低,呈一面坡倾斜,东部沿提孜那甫河、北部沿叶尔羌河地势偏低,形成河阶地。全县地形坡降1/1501/300。泽普县地形可分为冲积扇中上游、冲积扇中下游、扇缘地带三个地貌类型。冲积扇中上游:面积41.7万亩,占总面积的33.06%,坡度大,戈壁滩多,地下水位深,成土母质是粗骨性的成土母质,土壤以地带性棕漠土为主,土壤瘠薄风蚀严重
3、。冲积扇中下游:面积55.97万亩,占总面积的45.46%,土地连片、地势平坦,地下水位2-11m,全为农田,土壤母质为冲积物和灌淤物,土壤主要是灌淤土,土壤盐分含量轻,土层深厚肥沃,是该县主要的粮棉基地。扇缘地带:面积26.43万亩,占总面积的21.47%,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部分地区有沙包分布,土壤类型复杂,主要有潮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土壤盐分含量较重、潮湿、沙性大,是泽普县荒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地质泽普县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纪上更新流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南凹陷区。经叶尔羌河水的长期运动,全新流纪的冲积物形成巨厚的地层,覆盖厚度达800-1000米。岩相和沉积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4、,水平方向,自冲积扇顶向扇缘,由卵砾石逐渐过渡到砂砾石,粗中砂;垂直方向,由单一的卵砾石层逐渐过渡为砂砾石、砂层、亚砂土双层或多层结构。土壤质地亦由砂壤变为轻壤至中壤。3、气候泽普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县域内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风沙多,无霜期长,气温高、日变化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出现。夏季漫长而炎热,秋季短促降温快,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春季多大风、沙尘暴、浮尘、降水天气;夏季光照、热量、水源丰富;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差较大,降水稀少,大风和浮尘天气较少;冬季天气晴朗,风小,降雪少。(1)气温泽普全年平均气温为10.3-12.
5、1,多年平均为11.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23。历年夏季平均气温24。最高年份达31.8,大于等于30的炎热日年平均71天。最长持续日数28天以上,最短6天。(2)日照泽普县光照比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723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1%,5月至11月多年月平均日照在200小时以上,共7个月。全年的光辐射量为1435千卡/cm2,生理辐射量为71.8千卡/cm2。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3)降水量泽普县境年最大降雨量94.9毫米,最小为19.4毫米,平均46.1毫米。多集中在4-9月,占年降水量的74.6%。年最大降雪量24.6毫米,个别年份无降雪,年平均降雪量为
6、6.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降雪集中于1、2月份,以2月份降雪最多。(4)蒸发量泽普县年蒸发量达到2320mm,蒸降比为50.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5)霜期泽普县无霜期长,封冻期较短。历年无霜期一般为209天,每年10月下旬开始为初霜,次年3月终霜,初霜来临时,影响作物生长。冻土深度随着各地土质、湿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历年平均冻土深度为39.8cm,最大61cm。(6)风泽普县境全年盛行西北风,其次为北风、西风。春夏季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偏小,历年平均风速2.3m/s。2-9月均可出现大风,并以4-6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4%。历年平均全年风沙为24.5天。4、资源概况1)
7、土地资源泽普县是农业县,土地肥沃,耕作历史悠久,光照充沛,自然资源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可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全县人均耕地3.02亩。大部分土壤质地良好,通透性较好,地下水位适中,盐害不重,宜于多种植物生长。泽普县土地总面积98797.02公顷。其中农用地59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55%;建设用地907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其他土地29902.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26%。农用地。全县农用地面积59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55%。其中,耕地面积42071.7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0.33%,占土地总面积的42.58%;园地面
8、积3562.7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96%,占土地总面积的3.61%;林地面积7380.3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2.34%,占土地总面积的7.47%;其他农用地面积6804.4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1.37%,占土地总面积的6.89%。建设用地。全县建设用地面积907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698.1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4.83%,占土地总面积的7.7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020.4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24%,占土地总面积的1.0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56.6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93%,占土地总面积的0.36%。其他
9、土地。全县其他土地面积29902.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27%。其中,水域面积3023.52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0.11%,占土地总面积的3.06%;自然保留地面积26879.14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9.89%,占土地总面积的27.21 %。根据泽普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可分为潮土、灌淤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和棕漠土七大类。农耕地主要为潮土和灌淤土,次为棕漠土。农耕地为灌溉棕漠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5.4%。中部为农田集中地区,面积为全县的41.6%,因灌溉引水,土地被灌渠切割,四条贯穿县境内的大干渠,形成5-10m的深沟,土壤主要为灌淤土;下部为扇缘及河阶地,面积占
10、全县的23%,有地下水溢出,为该县的荒地和草场集中地区,土壤以潮土为主,草甸土次之。成土母质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洪积物、冲积物、黄土状淤积物,少部分为风积物。农耕地的地表部分为淤积物,一般淤积层大于30cm,淤积物以下为冲积物。洪积物分布在冲积扇上部,是洪积而成的砾石和沙土,分选程度很差,粗骨成分多而复杂,不均一,形成土壤多为砾石土,土层薄,肥力低。冲积物是由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冲积而成,有明显的层理,河滩地冲积物一般较粗,多为沙壤和沙土,也有卵石层分布,冲积扇中下部冲积物较细,沙壤轻壤,由于开垦灌淤,上层灌淤物成分逐渐增加,质地轻壤到中壤。灌溉淤积物是灌溉水中的泥沙淤积物经耕作施肥形成的,
11、淤积物机械组成取决于灌溉水的特点和动态。2)水资源(1) 区域降水泽普县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范围,叶河流域降水量的特点是:山区多,平原少。平原区降水在40-63mm,低中山丘陵区在100-150mm,在3500m以上的高山区达到250mm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比值,平原区为3-5倍;山区为2-3倍。一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泽普县居于流域的上游,年最大降水量为94.9mm,最小为19.4mm,平均46.1mm。降水在季节的分布上也很不均匀,春季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47%,夏季占36%,冬季最少,占8%。泽普县降雪量较少,年平均为6.5mm,占全年降水量的14%,降雪量多集
12、中在1、2月份,以2月份最多,年最大降雪量为24.6mm,有个别年份无降雪。(2)径流水量泽普县的地表水主要有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叶尔羌河:泽普县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范围,叶尔羌河为冰雪补给型河流,是泽普县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叶尔羌河全长1079公里,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侧,出山后,自西南至东北线县境流长56公里,年内水量分配极不均衡,根据喀群水文站34年的资料统计,叶尔羌河最大年径流为88.05亿m3,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65.2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206.5m3/s;最丰年径流量95亿m3,年平均流量300m3/s(1994年);最枯年径流量44.68亿m3,年平均流量142m3/s(1965
13、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270m3/ s(1961年),夏季6-8月份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4%,而春季3-5月份仅占6.9%,故造成春冬季来水不均,旱情严重。 提孜那甫河:全长315公里,发源于昆仑山区的亚依勒克北坡,是叶尔羌河的主要山外支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72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0.72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5.8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24.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010立方米/秒。提孜那甫河流经县东南边境。由于河床低洼,引水不便。泽普县的农业用水主要是从叶尔羌河引水灌溉,由叶尔羌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五年实施计划方案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65.2亿m3,根据多年来用水习惯
14、及流域内各县协商决定,泽普县是按一定比例引用叶尔羌河水,由叶河五年实施方案资料中:根据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分水配水资料统计,泽普县可分配叶河水4.53亿m3,75%保证率时,可引用地表水为4.47亿m3。泽普县现有水库三座,分别为桑株水库、桑株二库、图呼其水库,主要引蓄叶尔羌河水,水库总库容1015万m3,兴利库容776万m3。(3)地下水泽普县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自上而下,由深变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3.22亿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42亿m3,矿化度2g/L。现状年地下水开采量达8842.2万m3,地下水开采已初具规模。地下水潜水水质以315国道至依克苏乡一线的西北地区水质较好,矿化度均小
15、于1g/L,本区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大于10m,机井资料显示,该区地下水含水层以沙砾、卵石为主。依克苏乡最东部的洼地潜水矿化度均大于3 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该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含水层以细沙为主。依玛乡以南及古勒巴格乡东北区洼地潜水矿化度大于3 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该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含水层以细沙为主。根据实地调查,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的地区,面积很小,地势低洼,没有实际利用价值。剩余的其他地区,潜水矿化度均为1-3 g/L,化学类型主要以SO4HCO3-Na为主,个别地区为SO4HCO3-NaCa。该区地下水埋深大于5m,含水层以粗纱
16、、砾石为主。泽普县地下潜水矿化度小于1 g/L的面积为64.3万亩,主要分布在奎巴格镇、阿依库勒乡、阿克塔木乡、奎依巴格乡等地;潜水矿化度1-3 g/L的面积为62.8万亩,主要分布在古勒巴格乡、依玛乡、依克苏乡、图呼其乡等地;潜水矿化度大于3 g/L的面积12.6万亩,主要分布在依克苏乡、古勒巴格乡、依玛乡等地。泽普县属干旱地区,土壤有轻度盐渍化现象,在地下水(表层潜水)水质较差地区均有排水沟渠,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水质符合灌溉标准。3)农产品资源泽普县是公元二世纪就已开发的古老绿洲沃土,属大陆性暖温气候区。县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宜农林牧副渔各业发
17、展,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泽普县是重要的农、林果、畜牧、渔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农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9万亩、其中小麦18.5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1万亩、玉米8万亩、马铃薯4万亩、茴香3万亩、西甜瓜2万亩、蔬菜2万亩、色素辣椒1万亩。林果业:红枣播种面积20万亩、核桃20万亩。畜牧业: 1000头种猪繁场、1万头生猪、1万头驴、1万头牛(羊)和1000万只家禽养殖。牲畜存栏40.4万头(只),家禽饲养出栏量达到100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4500.14吨,奶类总产量7943吨,禽蛋总产量4112吨,毛总产量316吨,皮张31.59万张。渔业:水产养殖面积5000亩,产量2000吨
18、。主要位于县农场,依克苏乡、图乎其乡。4)旅游资源泽普素有“梧桐天堂、风情泽普”的美誉,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独特的梧桐资源、 金湖杨森林公园、古树情缘、古勒巴格大草原等。历史资源:黑水营古战场遗址、麦得利斯教经堂、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烽火台遗址等。民俗文化资源:十二木卡姆、叼羊、斗鸡等;泽普县居住着第二届中国十大寿星榜首和第六名两位老人,全县长寿老人比例很高。5)动植物概况县境内的植物资源除耕作区的农作物及人工栽培的杨、柳、槐、桑、榆、法国梧桐、松、柏、沙枣、核桃、石榴、无花果、杏、巴旦木外,还有次生胡杨林植被、荒漠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沙生植被等植被类型。主要绿化树种有法国梧
19、桐、松、柏、木槿、馒头柳、倒冠榆、合欢等。主要药用植物有菟丝子、甘草、麻黄、枸杞、大芸、曼陀罗等。主要野生动物有:绿头鸭(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针尾鸭(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环颈雉、麝鼠、狐狸、野兔、燕子、乌鸦、黑雀、戴胜(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嘴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啄木鸟、斑鸠、黄鸥、百灵等。野生鱼类有大头鱼、野鲤、尖嘴鱼、鳜鱼等。境内采集编排名录的昆虫有14个目65个科155个种,其中农林害虫107种,仓库害虫7种,天敌昆虫41种。(摘录于泽普县年鉴)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干热风、大风、浮尘。干旱:
20、由于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年均为56%。春季增温迅速,夏季气候炎热而且多风,因而蒸发强烈,农作物生长季节的蒸发量为1310mm,农业用水供求差达810mm,主要靠灌溉补给,春季作物播种及小麦生长期灌水时又恰逢河流的枯水期,因而经常受干旱威胁。干热风: 干热风是人们对高温并拌有一定风力的天气现象的描述,群众称之为“火风”。在泽普县以影响小麦较为突出。主要影响小麦的授粉、灌浆,造成小麦授粉不良,空壳多,粉粒不饱满,品质差,减产严重。苗期危害不大。根据泽普县历年资料,把小麦主要生育期的4月下旬至6月进行分析统计,历年干热风数平均4.8天,以6月份为最多,平均4.1天,5月平均0.
21、6天,4月下旬不足0.1天。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该县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早中晚熟品种的乳熟期,在此期间,本地气候增温迅速而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仅为34-45%,最高气温可达33以上,加上4m/s以上的风速即形成干热风,平均每年出现5天左右,有干热风并能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年份占55%,持续33以上的高温暴热,在气候上与干热风一样能使小麦缩短乳熟期,造成不正常的早熟,颗粒不饱满,干粒重降低,因而减产,这个时期内持续三天以上这样的高温年份占45%。大风:泽普县3-9月经常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其中4月-6月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82%,最大风力达11级,风速超过30m/s,日蒸发量可超过20mm
22、,大风造成作物生理脱水、青干、倒伏,还卷起地面沙子,危害面极广,出现春季的大风危害小麦、玉米和棉花幼苗,影响果树花期受粉,出现秋季的大风,使玉米倒伏、青干影响授粉,果穗结实不全,吹落棉花棉铃,水稻倒伏,影响授粉,对果树则吹落即将成熟的果实,危害十分普遍。风灾以上部西南方面干燥高地受灾最重,往下逐渐减轻,多年来,年均出现大风4-10天。风沙:泽普县常年多西北风。春夏季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偏小,历年平均风速2.3m/s。2-9月均可出现大风,并以3-6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4%。历年平均全年风沙为24.5天。浮尘:浮尘在泽普县出现较多,全年各月均可出现,以3-5月最多。一是降温影响日照;二是
23、作物叶面沾满尘埃,影响光合作用。每年出现浮尘天气平均为60天。三、城镇发展历史公元318 年前泽普为西域莎车国的一个大庄,地处泽勒普善河(今叶尔羌河)南岸。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军队曾在这里屯田。汉元康元年(前65 年),莎车王杀12 使背汉,卫侯冯奉世发诸国兵戮之,更立新王。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年),汉设西域都护,泽普随莎车受其管辖。东汉永平四年(61 年)于阗并莎车国,泽普归于田国。东汉永平十六年(73 年),汉军司马班超定于阗,泽普复归汉。东汉建初五年(80 年)莎车降于龟兹,泽普随附。东汉元和二年(85 年),班超发诸国兵击莎车,使之重新归顺中央政权。汉末至北魏,莎车并于疏勒。泽普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泽普县 城市 总体规划 基础 资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