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坐井观天教学案例.docx
《13坐井观天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坐井观天教学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坐井观天教学案例13、坐井观天 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知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同学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俺认为可针对同学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括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同学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同学把故
2、事中的道理与自身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则、渴、喝”三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分角色朗读坐井观天。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并会书写“则、渴、喝”三个字,利用游戏识字,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朗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导入: 1、你们读过什么寓言故事? 2、师小结:看来你们都
3、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叫坐井观天。 3、齐读课题:坐井观天 课题的导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识它。 2、你遇到了生字是怎么做的?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点滴的识字经验,但自主识字的能力和方法仍然有限,差异表现也很明显。“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的小结,更能引导学生掌握省时高效的识字方法。 三、检查字词,巩固学法。 1、出示带拼音生
4、字。 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指名读 指名小老师带读 齐读。 2、检查 指导学生抢读生字词。 开火车带读生字词。 3、摘苹果游戏识字: “、摘苹果游戏识字”顺应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将学生带入游戏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愿望。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很好,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指名分段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它们的几次对话? 2、课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它们为了争论天大小的事,进行了几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谁来读给大家听?用“”画出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谁读?用“”画出。 第三次呢?用“”画
5、出。 “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此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积累语言。 五、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过渡:哦,青蛙坐在井底,小鸟呢?小鸟在哪里?小鸟落在了井沿上。这样就引起了下面有趣的小故事。 此环节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的画面,为下面讲读课文作了铺垫。 1、自由读它俩的第1次对话, 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现在感觉怎么样? 读出又累又渴的语气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设身处地的体会小鸟的又累又渴,把学生带入作者预设的情境中 过渡: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相信吗? 2、 谁来读读第2次对话。指名读, 你又知道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坐井观天 教学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