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水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在系统观和战略观点指导下,把生态效益尽可能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农业方式。一、 项目背景: 高家生态农业循环项目,是以国家发展规划为号召,隆回县“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内容为基础,用二到三年时间,在七江乡水源村一至三组河以东的120亩土地上发展生态有机低碳农业循环项目,为引领七江乡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示范。二、 理念与目的: 水源生态农业循
2、环项目以农业种植为主体,以不损害农业耕地为原则,实施“种、养、加、沼、肥”五环产业组合链条技术,结合七江乡高家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挖掘农田的潜力,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注)转化,科学合理布局,有效的改造,培育种植无公害作物,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就业,带动广大村民共同致富。建立以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为单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即五环产业模式),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基础,养殖业为龙头,沼气能源开发为纽带,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手段,有机肥料生产为驱动,形成饲料、肥料能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带动加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合理安排经济作物生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实施连片集中规模经营,打造
3、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一村一品”的统一生产、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模式,从而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整个体系的综合效益(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效益)三、 项目概况: 1、农业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五大产业功能区。 (2)、建设用于农田水利及灌溉的水塘、水沟、沼气化粪池和配套设备及供电设备。 (3)、组织用于新品种的栽培和改良等技术投入及员工农业知识教育和技术推广。 2、农业现代设施建设 (1)、塑料薄膜蔬菜培育种植大棚、塑料薄膜农副产品改良种植大棚、塑料薄膜新品种培育种植大棚。 (2)、温室、展厅、供应室科研、员工休息、卫生间等。 (3)、农用道路建设。 (4)
4、、农用设备储藏室,现代化灌溉施肥系统等。 3、农业机械装备建设注: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四、 项目类型:1、 无公害有机粮食,蔬菜、瓜果的种植,七江这里的土壤、气候、环境匀达到国家绿色无公害标准。2、 花卉种植,打造成为七江实力的花卉培育基地,把产业化农业设施及控制技术、产业化育苗、产业化栽培技术,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科技展示、
5、科技引导和生产示范于一体的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3、 集约化养殖场,以养猪、鸡、鸭、及一些经济动物为基础,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4、 实行饲草粮食玉米循环种植。 5、养殖场以生物链循环利用模式,以猪、鸡、鸭等粪便及下脚料,经生物发酵除臭,进行蝇蛆、蚯蚓养殖。用蝇蛆、蚯蚓饲喂猪、鸡、鸭及经济动物。本模式必须得到四大技术体系的支持:1、各种动植物的种养技术;2、饲料和有机生物肥料的生物发酵技术;3、病虫害的综合调控技术;4、设施的利用与调控技术。在广泛学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市场行情、物质资源的真正高效生态农业生物链。 具体概括如下:第一,养殖草食动物,猪
6、、牛、羊、鸡、鸭、鹅、草食水生动物等,种植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亩产量在2万斤以上的优质牧草,完全可以替代30%左右的饲料,降低大量成本;加上饲料发酵降解粗纤维含量高、价低的饲料资源,如麦麸、啤酒糟、豆腐渣、薯类渣等作为优质饲料,降低一部分成本;再加上完全用生物促进生长的方法,代替饲料添加剂,完全可以保证动物生长速度不亚于完全用饲料养殖方法,其养殖效益不仅可以降低40%以上成本,其产品因为是纯天然养殖,没有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风味、口感好,比单纯饲料养殖高20%销售价格,消费者乐意接受,何乐不为。第二,收集草食动物粪便,进行生物发酵除臭,养殖1012天一个循环,日平米平均产1.5斤的蝇蛆,以3
7、4斤草食动物粪便生产1斤蝇蛆,按日投喂量3%5%养殖市场售价高,以鲜活饵料为食(第二级消费者)的黄鳝、鱼类、蛙类等,养殖效益以成本的上十倍计算。第三,收集养过蝇蛆的残渣,稍加配方养殖蚯蚓,可以直接用来养殖鲜活饵料为食的名贵动物,或作为其它草食动物饲料添加剂。第四,养过蚯蚓的残料与植物秸秆、谷壳类废气物质配方,生产生物有机肥,每50公斤生物有机肥,可提供4.3公斤氮、2.7公斤磷、6.5公斤钾,加上通过合理轮作培肥土壤,完全可以做到不施化肥生产优质、高产农产品,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植株抗病虫害能力提高,配合种植抗病虫害品种、点杀虫灯、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建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体系,完全可以做到不用农药
8、生产植物食品。具体在生产中应用说明如下:对于从事生物链上生产者产业开发,即种植业主来说,本基本模式中以牧草为代表,好象本模式是单独为养殖业提供,其实不然,在众多的种植门路中,牧草的生态效应是最好的:它的生物产量高,亩产可达2万公斤以上(玉米产量的10倍),地下部分的根系有地上部的1/2强,粗蛋白含量一般超过18%,高者可达40%(玉米的3-5倍),实行牧草饲养禽畜,可以减少其它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多种其它粮食与经济作物;牧草的病虫害较少,其底下部分是培肥土壤很好的有机质,实行牧草与其它经济作物的轮换种植,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培肥土壤,美国实行有机农业的转换期实行的就是三年牧草加二
9、年大豆的轮换模式;采用牧草发酵,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能够降低草食动物的饲料成本,比如养殖黄粉虫的饲料,改麦麸为发酵过的草粉,其养殖成本下降4倍使黄粉虫养殖的肉食动物降低更多成本;牧草可以直接发酵作其它经济作物的有机质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安全性能、产品的销售价格。所以,这是一条服务整个农业产业的一般生物链模式。养殖的昆虫一般要选择繁殖系数大,生长快的品种,且在一个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封闭条件下进行,以防对整个生物链构成不良影响,对于草食动物粪便用于养殖腐食性昆虫,粪便一定要在新鲜时就发酵处理,这样就不存在腐食性昆虫的带病菌问题,昆虫的利用是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利用率也高
10、的幼虫个体,少量留予作繁殖用种群。昆虫幼体用于养殖肉食动物,必须是市场售价高的品种,如黄鳝、泥鳅、青蛙、蛇、穿山甲、名贵鱼类等;如果作为蛋白质原料用来养低价值的家禽家畜,是不合算的,而且比用豆粕而言要增加成本,但可以利用昆虫的消化系统内物质特殊性;如消化酶、合成酶、微生物、微量元素、免疫因子等作一般草食动物的生物增长添加剂,提高草食动物的抗病性,如苍蝇头部的腺体是作“伟哥”的主要原料,自然其刺激生长作用强大;以木质纤维为食的昆虫,其纤维的消化功能独特;营腐食性的昆虫,其体内抗病、免疫功能自然了得;蚯蚓能从泥土有机物中合成高蛋白,其蛋白合成酶体系非同小可。整个生物链可以开发出成本低、质量高的食品
11、,而且可以开发出生物有机肥、动物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系列其它技术产品服务于社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农业高科技开发产业集团。对于小的种养户取其中的一段,进行单一的开发,也能起到大幅度降低成本。农业的区域与宏观发展、调控,必须遵循该农业生物链的发展模式,借此可构筑物质循环利用,能源、物质节约型和谐社会。五、 配套附属设施:(一)养殖区设施建设1、建设猪舍2000平方米;2、建设鸡舍2000平方米;3、建设散养鸡场和猪场围墙2000米,其中养鸡场围墙800米,采用木制和竹制品建设,具有乡土气息;养猪场围墙1200米,采用砖混结构建设。4、区内道路、绿化、照明、给排水及消防设施。5、沼气池5个,50立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源 生态农业 循环 模式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