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立项申报建议书.doc
《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立项申报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立项申报建议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立项申报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呈报单位:里达镇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富宁县林业局 项目实施单位:里达镇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里达镇那坡、老寨、木领村 建设规模: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1000亩 建设期限:1年,即201O年11月至2011年11月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该项目建设总投资122.8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资金72万元,企业自筹50.8万元。 经营管理模式及运作方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林农土地合股的经营模式。基地的经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镇政府组织对基地经营管理进行邀标,
2、由受邀标企业种植大户进行经营管理。 二、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里达镇位于富宁县西南腹地,距县城19km,地处东经10530?10539,北纬2323?2335之间,跨经度09纬度02。东西长15.8km,南北宽18.8km,平均海拔1477m。东接板仑乡,南连田蓬镇,西靠木央镇,北交新华镇,是富宁县通往田蓬口岸、麻栗坡、西畴及越南等地的重要门户。 二自然条件 里达镇属乌蒙山之余脉,六昭山尾部,最高海拔1628m,最低海拔1100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50C,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年降雨量1213.7mm,冬春干旱、夏秋洪涝,无霜期285天以上。 全
3、镇总面积为190k?,有耕地面积20654亩,其中:水田7031亩,旱地13623亩,人均耕地0.91亩,主产稻谷、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实有宜林荒山37000亩,累计造林71448亩,其中:八角31944亩,油茶12484亩,茶叶4750亩,核桃20000亩,油桃1500亩,草果770亩,退耕护岸林7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33.2%。主要树种有:杉木、冬瓜、麻栗等,经济林果主要有八角、油茶、核桃等。 三社会经济状况 全镇辖8个村委会138个村小组。是一个集老、少、边、山、贫为一体,汉、壮、苗、瑶、彝等五种民族杂居的农业镇,2009年末,全镇共有5058户2270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4、9965人,占总人口的43.9%。耕地面积20441亩,粮食总产量751万kg,农村经济总收入5224万元,农业总产值达781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184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189万元。财政收入70.5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0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30kg,农民人均纯收入2416元。 三、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与乌柏、油桐、核桃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同时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油芬籽加工产品之一?茶油是世界公认的“绿色食品”,被誉为 “东方橄榄油”,是很好的保健食用油。油茶还是天然的护肤、护发、化妆用品和高级糕点的理想
5、原料,可提取茶皂素,废渣可加工成高蛋白饲料,副产品开发的潜力很大,市场价格逐年攀升,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国近年食用植物油脂年产量约达800万吨,而年消费量却在 110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巨大,在不少国家己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这种供需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并影响国家粮油安全。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同时,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将对油茶产业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这说明国家政策逐步向油茶产业方向倾斜。随后
6、,云南省、文山州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富宁县委、政府规划全县范围内实施12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富宁县油茶基地建设步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培育和壮大木木油料产业、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举措。我国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的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只有40%,油茶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油质好、适宜山地种植、不与农作物争地的特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能力,保护耕地和保障我国粮食产量,也是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举措。 2、提高
7、企业效益、增强服务 “三农”能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建设基地,采用油茶优良品种类型和丰产栽培技术建立基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示范带动当地油茶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原料生产企业或农民个人及产品加工企业效益的提高,培育龙头企业,企业效益提高后,通过给农民提供资金、技术和生产材料,大大增强了服务 “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项目建设布局 新建标准化油茶基地1000亩,建设地点富宁县里达镇那坡村委会那坡、老寨、木领村小组。 五、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底,完成1000亩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 六、建设方案 一新植地块造林生产技术 1、品种苗木及质量选择:根
8、据里达镇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白花油茶为栽植树种。苗木采用一年生“滇油”系列优质嫁接器苗(一级苗15c以上,D0.2cm) 2、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应选择在10OOm以下的低山、中山或丘陵地区,坡向以阳坡,半阳坡为宜,坡度25。以下的坡地,坡位中下,土壤厚度5Ocm以上,排水较好,PH值 5?6.5的酸性黄壤或红壤。 3、整地: 整地时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全面砍出杂草和灌木,挖掉树根,再进行开挖台地。台与台之间距离为3米,(中对中)沿等高线开挖台地,台面宽为1.2米(本土)深25cm以上。 4、打塘:造林基地台地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打塘,打塘规格60604Ocm。塘
9、间距为3米,打塘时塘的位置距离台地边沿10至15cm为宜,回塘时将表面土填入穴底,底土覆盖于表面。 5、造林方法和造林密度: 采用一年生“滇油”系列优质嫁接器苗造林,造林密度74株/亩,株行距33m。 6、定植:选择雨季上山造林。种时剪掉50%以上叶子,以减少植株水分挥发。施有机肥2公斤/穴,肥料与穴内表土层充分拌匀后进行定植,栽植时将营养袋全部撕出,苗木要扶正,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中,(苗木栽植深度应超过元圃地根际1?1.5厘米为宜)分层填土踩紧,栽植时每株浇定根一桶水(25公斤),用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浸水苗木死亡。 7、幼林抚育 1松土除草:造林当年除草2
10、次,第2?3年每年松土除草3次,时间选在雨季过后、旱季来临之前。深度以3?5cm为宜。 2浇水:造林后,在干旱季节每周交一次水,要求每株浇5公斤。 3施肥:幼林施肥,每年 1次,结合松土除草施速效肥,如尿素、硫按、磷按等。第一年每亩施硫酸按 3?6公斤、过磷酸钙1.5?3公斤、硝酸钾0.25?0.35公斤;第二年每亩施硫酸按4?7公斤、过磷酸钙2?4公斤、硝酸钾0.33?0.5公斤;第三年每亩施硫酸铵6?8公斤、过磷酸钙3?6公斤、硝酸钾0.46?0.7公斤。施肥方法有撒施、环状沟施和放射状沟施3种。 (4)补植:造林当年或次年,发现缺株,选用同品种类型的大苗或容器苗进行补植。 8、整形修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油茶 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 投资 立项 申报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