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粮油公司仓储设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粮油公司仓储设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粮油公司仓储设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粮油公司仓储设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某粮油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一年八月 目 录 第1章 总 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21.3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41.4综合评价51.5结论与建议6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3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73.1项目选址基本原则173.2项目场址选择173.3项目建设条件17第4章 建设方案234.1技术方案234.2建设内容264.3 建设规模26第5章 节能节水措施275.1节能措施275.2节水措施27第6章 环境影响评价296.1环境影响29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06.3环境影响评
2、价31第7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27.1劳动安全327.2卫生347. 3消防34第8章 机构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378.1组织机构378.2职能部门设置378.3人力资源配置398.4人员培训及水平要求40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419.1建设工期419.2项目招标419.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1第10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410.1 投资估算依据4410.2 总投资估算4410.3 资金来源45第11章 财务评价4611.1财务评价依据4611.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4711.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711.4财务效益分析4811.5不确定分析5011.6财务评价结论53第12章 社会
3、评价54第13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5513.1可行性研究结论5513.2建议56 第1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某粮油公司仓储设施改造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某粮油公司项目建设单位某粮油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90万元,主要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销售等业务。公司现有员工25人(其中下岗失业职工8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下设行政部、财务部、质检部等部门。公司创立以来,秉承“开拓进取、诚信经营、稳健务实、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初步实现了“引领农业,农企双赢”的经营目标,得到了县市政府的重点支持。2009年9月
4、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平评为“2008年度县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0年3月被南郑县消费者协会认定为“2010年度诚信经营示范单位”。1.1.3公司财务状况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表项 目2008年2009年2009年资产总额492.25 694.08 748.34 其中:固定资产98.20 95.54 86.29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164.77 164.77 164.77 流动资产229.28 433.77 497.28 负债总额176.45 353.25 373.20 所有者权益315.80 340.83 375.15 其中:实收资本307.91 307.91 307.91 营业收入2112.24
5、 2096.86 2392.93 净利润6.27 24.74 34.60 营业利润率0.120.19 1.93 净资产收益率1.99 7.26 9.22 投资报酬率2.98 3.57 3.57 资产负债率35.85 50.90 49.87 流动比率1.27 1.36 1.36 速动比率0.56 0.67 0.67 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地点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罗堰村1.2.2项目建设规模规模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建设单位仓储容量将由现在的1000吨增加到4000吨。1.2.3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场地及道路硬化;(2)配电室及水电路改造;(3)仓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4)配
6、套设施、地磅及输送机等。1.2.4建设周期一年1.2.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03.88万元。(2)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1.2.6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增加农业投资,拉动区域经济,促进南郑县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扩大公司仓储容量,由目前的1000吨增加到4000吨,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预计可年新增营业收入45万元,实现利润24.72万元,缴纳税金6.18万元,投资利润率23.80%。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19.65%,税后财务净现值68.39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7.09年(含建
7、设期)。能够壮大企业实力,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增加了企业原粮收储能力,能够更好地进行粮食购销活动,有利于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有效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粮食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充分利用粮食储备调节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国营粮食企业的粮食购销主导作用、价格引导作用,增强了城乡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地区粮食安全。1.3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3)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4)国务院
8、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5)国家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建设“十二五”规划;(6)陕西省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7)陕西省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建设“十二五”规划;(8)陕西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102020年);(9)陕西省粮油仓储设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10)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陕西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规划(20102020年)实施方案;(11)汉中市粮食局、财政局、市农发行关于下达市县区储备粮规模的通知;(12)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新增2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13)南郑县
9、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郑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通知;(14)南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县级储备粮任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5)南郑县粮食局关于下达县级储备粮承储计划的通知;(16)南郑县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储备粮收储管理工作的通知;(17)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规定;(18)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规范;(1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相关的资料。1.4综合评价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阐述了加强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农民收入
10、意义和任务。本项目的提出和实施,符合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意见,符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强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项目的建设,既能解决国储粮的收储问题,又可使粮食加工企业降低原料收购成本、减少收购资金占用,有利于企业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加
11、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有效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5结论与建议本项目所承担的储备粮食用于调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物价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本项目资源优势突出,原料有保障,建设方案科学合理,产品销售方案可行,建设条件优越。是一个响应国家政策的好项目、利于企业发展的好项目、谋求持续发展的好项目。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预计可年新增营业收入45.00万元,实现利润24.72万元,投资利润率23.80%。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19.65%,税后动态投资
12、回收期7.09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45.06%,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抗风险能力很强, 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的。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符合南郑县粮油产业发展需要。汉中市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是全国优质籼稻最佳生产区,本项目对于促进优质水稻生产,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目前,项目的建设用地已经落实,建设方案合理,施工技术有保障,建设条件已经具备,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抓紧组织落实,争取尽早建成,尽早发挥项目功能和作用。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我国的粮食产业现状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背景下,
13、在粮食供求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加大的环境下,党的十七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次写入党的重要文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出了更明确、更有力、更直接的信号。这是党和国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粮情做出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前瞻性。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无论国际国内,历来都处在“非常时期”。就国内而言,当前正遭遇近10年来的高物价之忧,价格一涨再涨,对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及涉粮工业带来
14、了极大的影响。就国际而言,受美元贬值、能源涨价的影响,国际粮价自2005年以来,上涨了75%。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粮荒、粮食危机”。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供需平衡和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大大高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国家宏观调控有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求情况不仅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会影响国际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状况。一些资料显示,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量每年大体在4800亿斤左右,大体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50%。即中国如果进口粮食消费量的1%,就相当于进口了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如
15、果中国大量从国际上进口粮食,一是造成国际粮源的紧张,二是拉动粮食价格的上涨。基于此,中国必须要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这个粮食安全的方针。国际市场对我们来说只是作为调剂余缺。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当前中国粮食价格面临上涨和下跌双重压力,粮食总量供求平衡难度较大,主要口粮品种供需结构失衡矛盾加深,粮食区域供求矛盾加大,市场波动风险不容忽视。从总体看,新形势下中国粮食供需面临粮食生产和消费区域不对称,粮食薄弱地区产需缺口扩大;粮食库存品种与粮食消
16、费需求结构不适应,市场稳定压力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土地、水等资源紧缺限制三大矛盾,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目前,西部地区需要调入粮食的地区增加,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上成为粮食调入区,长江中下游虽是粮食生产区之一,但粮食调出量减少,粮食区域供求格局的这种变化,给平衡粮食供需带来了新挑战。从区域分布看,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我国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余粮较多;7个主销区粮食产不足需,自给率下降,且缺口较大;11个产销平衡区粮食缺口有所扩大。近两年,我国部分粮食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粮食主销区,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调控市场粮源主要依靠从产区购入。而
17、我国“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粮食流通格局运距较长,受铁路运力等流通瓶颈制约,增加了粮食调拨的难度。中国粮食总量充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是粮食储备的品种和区域结构的最优化。但是,粮食总量、品种结构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常常引起市场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生活必需晶,粮食稳,人心定。这就要求实行粮食储备,国家通过专储粮的合理吞吐,保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消除不平衡,从而为社会稳定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
18、安全保障体系,指出各地区都要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储备任务,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利用好非耕地资源,促进非粮食物生产;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进出口调节。“完善三大体系”;完善粮食流通体系,重点是完善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加工体系,重点是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适当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并确立了生产水平、供需平衡、储备水平、物流水平等四类16个指标。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全球粮食危机日渐突出的情况下,全球粮油价格变化将日
19、趋频繁,粮油市场的波动将更加剧烈,国家对粮油市场的调控也将变得更加频繁,粮食安全内涵也由传统的米、面数量安全向品种安全、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过渡。必须掌控一定的调控物质基础,即掌握一定的粮食储备与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在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时,可以将终端消费品迅速投放市场。通过粮油物流中心的建设,减少大量中间环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时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决定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粮
20、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一,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基于党和国家对粮油市场的产业政策,是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加工体系不断健全的举措,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2.1.2我国粮食仓储需求分析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建粮食仓容1000亿斤、食用油罐225万吨,其中地方建设储备仓容600亿斤、食用油罐125万吨。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2010年新建粮食储备仓容300亿斤、食用油罐175万吨,其中11个产销平衡区10亿斤粮食仓容、非油菜籽主产区45万吨油罐罐容;第二阶段是2011-2015年,新建仓容400亿斤、食用油罐25万吨;第三阶段是
21、2016-2020年,新建仓容300亿斤、食用油罐25万吨。2010年,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陕西省粮食总产达1167.3万吨,较上年增产3.2%,实现连续7年丰收,并创7年来粮食总产最高纪录。根据国家和陕西省2009-2020年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陕西省粮食局编制了陕西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规划(20102015年),提出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纳入省级基本建设预算内投资计划,按照省、市、县三级粮库规划布局,在2010-2015年间,通过新建、重建、改造等方式,建设符合安全储存条件的40亿斤粮食仓容及一定数量的应急储备仓容,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全省粮食
22、仓储设施体系。汉中市是陕西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近年,汉中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根据汉中市新增2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12020年),预计到2020年,全市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5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2.09亿公斤。其中,省级产粮大县粮食比2010年增产1.65亿公斤,占全市增产总量的79%。省级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规划表指标县粮食产量(吨)2011年2015年2020年增产量(吨)粮食产量(吨)增产量(吨)
23、粮食产量(吨)增产量(吨)粮食产量(吨)汉台区1166203801170001038012700020380137000南郑县16590110991670001509918100029599195500城固县1570179831580002298318000037383194400洋 县1766253751770002287519950037875214500勉 县1505114891510002048917100039489190000合 计766674332677000091826858500164726931400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了实现规划目标,需要重点建设市、县储备粮库和中转收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油 公司 仓储 设施 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