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doc
《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汇报材料中共某某县委 某某县人民政府二00九年十一月三日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某某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某某县基本概况某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6715.4平方千米,辖11个乡、2个镇、297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现有耕地86万亩,林地198万亩,待开垦土地361.3万亩,宜林宜牧荒滩361.3万亩。盛产棉花、小麦、玉米、某某瓜、酸梅、西
2、梅、红枣等,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某某县地处克孜河下游,“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现象十分明显。全县2009年度大河来水量7.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26亿立方米,2009年度提取地下水1.8亿立方米。某某县共有干、支、斗、农四级渠道8014公里,其中,已防渗长度为259公里,主要以塑膜草皮防渗为主,防渗率仅为3。全县现有干、支、斗三级排碱渠1360公里,已清淤开挖200公里,占现有总排渠的14%。可正常使用的抗旱机井1785眼,灌溉水的利用率为41%。三、盐碱地治理情况(一)盐碱地现状。我县地势低洼平坦,地表水下渗严重、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深
3、在1-3米,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高,全县115万灌溉面积中有90不同程度的出现盐渍化,盐渍化总面积103.81万亩。以克孜河为界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53.3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3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11.56万亩、轻盐渍化面积41.51万亩;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30.6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7万亩、中盐渍化面积6.65万亩、轻盐渍化面积23.86万亩;下游灌区盐渍化面积19.75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4.28万亩、轻盐渍化面积15.36万亩。土地盐渍化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大量减产,造成土地沙化。 (二)土壤盐渍化成因。一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某某县地处
4、喀什、疏勒、疏附、阿图什等县市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排水出路,加之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使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土壤表层积聚。流域内的河水在汇集过程中溶解山区及土壤中的可融盐顺水流入耕地。灌区土层下没有良好的透水层,地下水径流缓慢,再加上地势平坦,水平径流基本停滞,灌区水实际处于垂直循环状况,因而形成了积盐环境。二是灌溉技术落后。某某县现有灌区采用常规地面灌水技术,以畦灌为主,一般以1亩为一个灌水单元,且土地平整度不够,虽然近几年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但由于财力和技术力量等原因,大多数土地仍不平整,导致灌水不均匀,灌水量较大且低处积水高处积盐。三是渠道渗漏严重。由于防渗形式多为塑膜草皮
5、防渗,防渗率低,渠系渗漏大。灌溉定额的偏高和渠道渗漏严重,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四是排水渠系不完善某某县骨干排水网已初步形成,但是支、斗、农三级排水渠的建设数量较少,供排水系统不配套。一些骨干排水渠由于配套工程不到位,加之缺乏资金及时清淤,造成排水渠淤堵,排水不畅通。(三)盐碱地造成的危害。一是盐碱地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主要表现为:土壤保墒能力差,土壤中胶体Na+含量高,透水性差,土壤脱盐困难,土壤中有效水含量低,对作物的供水能力差。土壤中PH值高,碳酸钙含量高,使土壤中的磷易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对锌、锰、铁等元素同样有降低有效性的作用。土壤有机质降低,在
6、洗盐排水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氮素损失严重。二是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条件变差。土壤微生物活动受盐碱抑制,致使固氮菌不断减少,氨化作用微弱,由于营养物质大幅减少导致作物减产。碱土中的溶液浓度过高,使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离子的能力降低,非营养离子进入作物,打乱了作物体内正常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引起可溶性盐离子在作物体内积聚,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根据统计,轻盐渍化可造成作物减产1020%,中盐渍化减产可达20%以上,重盐渍化作物产量仅达到一般农田产量的50%。三是盐碱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盐碱化土壤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严重盐碱化土地被迫弃耕,
7、由于缺少植被发育,造成土表裸露不断沙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四)盐碱地改良的必要性。一是盐碱地改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某某县成为喀什噶尔河流域的水、盐汇集中心区。在现有的排水工程中,能用的斗、农两级排水沟数量极少,干、支排水沟深度又达不到输水要求,使得排水工程目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大部分干、支排水沟成为灌溉的退水渠道,加速了排水渠的坍塌,从而抬高了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妨碍了地下水的排泄,加重了大片农田的盐渍化程度,全县盐碱性耕地面积已达90%左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盐碱地改良是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是喀什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县,也是一个
8、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土地增产提高收入。盐碱地改良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若不采取改良措施,随着盐碱化的日趋加重,保持现有的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也将遭遇很大困难。三是盐碱地改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5%,盐碱化严重程度与其它县比较十分突出,进行盐碱地改良,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于维护县域社会稳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五)盐碱地治理的措施。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地下水位。建立明沟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在
9、灌水洗盐期,造成洗盐排水的条件,加强洗盐效果;在洗盐后,改变毛管上升条件,造成切断土壤盐分来源,防止土壤返盐,巩固洗盐效果。二是淡化地下水满足作物对地下水含盐量的要求,地下水矿化度小于3g/L。三是把土壤含盐量降低到2.5g/kg以下。盐碱地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排水措施。目前,我县采用工程排水措施主要有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两种:其中水平排水为明沟排水,垂直排水为竖井排水。水平排水主要分干、支、斗、农四级排水渠道,排水网络是否完善是影响排水工程控制地下水位、抵制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我县支、斗、农三级排水渠道也有一定程度的建设,但数量不多,排水作用不明显,有待完善。近几年,某某县利用竖井排水,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盐碱地 改良 工作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