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 .doc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 .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地点11.3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11.4项目总投资21.5主要效益指标21.6编制依据3第二章 项目区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42.1治理范围42.2社会经济状况42.3基础设施状况52.4农业生产状况92.5水资源状况102.6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及其可行性123.1开发任务123.2总体建设目标123.3工程规划设计13第四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04.1编制原则和依据314.2投资概算334.3资金筹措方案第五章 综合效益分析365.1经济效益365.2社会效益365.3农业生产基
2、本条件及生态效益36第六章 实施措施376.1组织机构设置376.2实施管理376.3运行管理与维护38第一章 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某县2010年度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定车岗镇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合计面积0.65万亩。1.3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共0.65万亩,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水利、农业和科技措施。1.3.1水利措施1)排灌站一座。2)修建拦河坝4座。3)排灌渠系工程:开挖疏浚田间渠道65.5km。衬砌渠道26.79km,其中新建砖砌灌溉渠道23条,长10.08 km;新建机耕路配渠道18条,长16.71km。新建灌排水涵管0.
3、7km。新建渠系建筑物渡槽1座。4)其他水利措施:山塘加固一座,山塘扩容10座。1.3.2农业措施(1)改良土壤0.65万亩;(2)新建机耕路12.8km;1.3.3科技推广措施1、科技培训650人次;2、购买仪器3台(套);3、农业科技推广技术3项,应用面积0.65万亩;1.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省、市、县地方配套3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240万元,市财政配套30万元,县财政配套30万元),自筹150万元。项目总投资中,水利设施投资515.0万元,占总投资的68.7%;农业措施投资180万元,占总投资的24%;科技推广措施30万元,占总投资的4.0%(
4、占财政投资的5.0%);项目管理费用19万元,占总投资的2.5%(占财政投资的3.2%),项目管护费用6万元,占总投资的0.8%(占财政投资的1.0%)。1.5主要效益指标1.5.1增产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内水稻亩产增加75公斤,总产增加48.7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7.5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05万元。1.5.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效益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0.6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3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农田排涝达到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三日排至耐淹水深的标准。1.5.3节水效益项目区全面
5、推广水稻“薄、浅、湿、晒”节水型灌溉制度,灌溉渠道进行防渗衬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年节约水量共计65万m3。1.6编制依据1、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通知(粤财农综 200960号文);2、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农综200527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 2005239 号文: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 ( 试行 ) 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613号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
6、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8183号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7、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指南;8、云浮市新兴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9、云浮市新兴县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条件鉴定意见。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发办2008183号)第二章 项目区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2.1治理范围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具体落实在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位于新兴县东南面,东面与高要市,南与云城区,西与国营良洞迳林场,北与新城
7、镇相邻,开发治理涉及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合计面积0.65万亩。项目区的地理位置见附图:云浮市新兴县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1.2水文气象车岗镇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雨量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易成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雨量稀少,常出现春旱。春旱和夏季洪涝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车岗镇属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850mm。项目区内有众多小山溪汇入洞表河,汇聚新兴江。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所在区域属丘陵、河谷地带平原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耕地面积较为开阔。
8、地质构造主要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土和耕地土,土质为粘壤土。植被以亚热带、热带科属为主,森林覆盖率50.3%。2.2社会经济状况车岗镇位于新兴县东南部,地处云城区、高要市交汇点,总面积96km2,全镇管辖19个村委会,人口2.87万人。镇内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畜牧水产、水果等。该镇是新兴县的主要粮产区之一。2008年车岗镇社会总产值达4.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农业总产值2.11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72元。项目区涉及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有农户1012户,总人口4249人,劳动力1450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2.3基础设
9、施状况2.3.1水利设施现状(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属平原丘陵地区,新兴江二级支流洞表河从西往东流过项目区,项目区内还有众多小山溪流经过。项目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用水陂引山溪水和山塘供水。项目区内有库容2000 m3以上山塘36座,其中库容20000 m3以上山塘9座,据车岗站水利站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统计这些山塘总库容约为125.5万m3。项目区内洞表河上有水陂4座。现目区内山塘主要是七八十年代修建,建设标准较低,经过清淤、加固后均可利用;项目区内小型水陂淤积严重,多处出现破损,需重新修建。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内共有田间灌渠38km,田间工程配套率仅达3%左右。其中罗坝有支渠总长5
10、.5km,斗农渠总长15km。洞表村有支渠总长4.5km,斗农渠总长13km。排渠罗坝有支渠总长20km,洞表村有支渠总长15km,排水进新兴江支流洞表河。项目区内田间工程的存在年久老化失修,串灌、漫灌现象严重,渠道渗漏相当严重,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局部地势较高农田不能实现引水灌溉。总的说来,由于各项水利工程建设较早,运行时间长,且受当时设计、施工条件的限制,设施配套不全,渠道基本是土渠,标准低,险段多,渗漏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于50,抵御干旱的能力不强。近年虽然投入资金整治,但由于资金有限,对工程只能修补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业稳产高产的要求。项目区灌排系统现状详见表1,表2。序号单元灌溉面
11、积 (亩)可供水量 (万m3)抗旱天数(天)灌溉泵站水库、山塘(万m3)堰坝(座)灌溉渠系工程合计 (kw/台/座)可利用 (kw/台/座)支 渠田间渠系(斗农渠系)长度 (km)已衬砌长度(km)长度 (km)已衬砌长度(km)合计6500120120125.541028罗坝4500704075.325.515洞表村2000508050.224.513表1 项 目 区 灌 溉 系 统 现 状 表说明:1.单元划分:以项目区的村委会(居委会)为单元,若项目由两个以上的镇组成的,则以项目镇为单元。 2.可供水量:指抗旱时水工程分配给灌区的水量(或流量),再由灌区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或流量);利用
12、河网水源的可按选用灌溉泵站在抗旱时能提供给项目区的水量或流量。 3.水库、山塘及堰坝供水是指抗旱期间可供给项目区的引水量(或流量)。表2 项 目 区 排 水 系 统 现 状 表序号单元汇水面积 (km2)现有排水流量(m3/s)排水达到的标准 (年)排涝闸排涝泵站排水渠系(km)渍害田情况容泄区情况合计m3/s孔/座可利用m3/s孔/座合计m3/skw/台可利用m3/skw/台面积 (亩)地下水位深(米)排水干道河流位置 水位(米)合计7.010510/s45/4510/s25/25新兴江罗坝4.55.55.5/s25/2515/15201600.5新兴江2.5洞表村2.54.54.5/s20
13、/2010/10151300.3新兴江4.5说明:1.单元划分:自流水排入河道或干道以一个出口处为单元,机埠抽排以泵站(座)为单元。2.汇水面积:暴雨经流汇入项目区的集水面积(包括项目区自身面积和客水面积)。 3.现有排水流量:项目区现有排水工程能排出的水流量。 4.排水达到的标准:项目区现有达到的排涝标准。 5.河流位置指河流属哪一级支流或干流,水位指排水干道或河流的最高、正常、最低水位,容泄区指与项目区排水有关联的排水干道、河流、(不一定在项目区范围内也要填写说明)。排水渠系一般指排水的支、斗、农渠系。2.3.2交通与道路现状项目区各行政村通往镇的道路全部硬底化,并与省道S324相通,陆路
14、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现有的机耕路20km,路面狭窄、凹凸不平,对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生产十分不利。2.3.3电力和通讯状况镇内电力充裕,各类供电设施齐全,可满足全区工业和居民生活需求。镇内通信网络建设非常发达,电话、互联网信号覆盖全镇,信息交流非常快捷。2.4农业生产状况2.4.1项目区农业用地现状车岗镇农用地总面积1880.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1.7。其中耕地168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包括水田1221.7公顷,旱地458.7公顷;林地835.2公顷,森林覆盖率58.1。 2.4.2农业生产情况车岗镇是我县的主要粮产区之一,镇内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蔬菜、水产品、水果等。车
15、岗镇现有“二大农业基地”,分别是禽畜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车岗镇农民立足和发挥现有的资源条件,走特色农业的路子。项目区大部分耕地实行一年三熟(早稻+晚稻+冬旱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种植以双季水稻为主,水稻生产已全面推广良种,冬旱作物以蔬菜和甜玉米为主。2.4.3农业机械化程度项目区所涉及的2个行政村共有农业机械25台,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台。项目区内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仅限于机械犁耙田。水稻机票收割主要是外省机主,而且应用面积还不大,机械犁耙田约占可应用面积的42%。95%以上的水稻用人工收割。车岗镇设有农机服务站,有较健全的农机服务体系。2.4.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车岗镇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
16、较完善,设有农业办公室,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水利会、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每个行政村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配备有一名以上农务员,从事农业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技服务网络健全,可为全镇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员的保证。2.5水资源状况2.5.1水资源概述项目区位于西江丘陵山地农业区,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范围,气候湿润。虽降雨量较大,但年际分配不均匀。项目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引洞表河河水、引山塘水。车岗镇洞表河自西向东经过项目区,集雨面积为25km2,常年径流量丰富。项目区内有库容2000 m3以上山塘36座,其中库容20000 m3以上山塘9座,据车岗站水利站有关工程技术人
17、员统计这些山塘建设初期总库容约为125.5万m3。通过水量平衡计算,项目区内水资源量完全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项目区的灌溉水量的供需平衡分析详见第三章。2.6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6.1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垌内机耕路少与狭窄,且高低不平,分布不合理,农民田间作业不方便,难于机械化生产。因此,耕作不便是当地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2)项目区是我县三大旱区之一,很多农田存在靠天吃水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3)项目区农田基本排灌设施差。项目区缺乏完善的田间排灌渠系,灌溉制度不科学,引水灌溉渠道没有衬砌,经常受到破坏,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既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又增加
18、了农业生产成本。(4)项目区灌溉系统不科学,山塘河流没有渠道连接,农业用水紧张时期水源供水压力较大,局部经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2.6.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车岗镇是新兴县的主要粮产区之一。虽然项目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骨干水利设施基本完善,但现有的水利设施布局不甚合理,工程标准低,灌排系统配套不完善,建设年代久远,渠道大多为土渠,渠系建筑物老化,渗漏大,垌内机耕路少与狭窄,农民田间作业不方便。因此,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实行综合治理,推动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原貌见附图。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及其可
19、行性3.1开发任务该项目的治理方针是以治水修路改土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农田。具体开发任务为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6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措施。水利措施包括排灌站一座,山塘加固一座,山塘清淤十座,建拦河坝4座,衬砌渠26.79km,开挖疏浚渠道65.5km,新建渠系建筑物1座,铺设灌排水涵管0.7km。农业措施包括改良土壤0.65万亩、修建机耕路12.8公里。科技推广措施包括健全科技服务体系1个,推广优质水稻良种4个,推广农业技术3项,举办科技培训班培训650人次。3.2总体建设目标针对项目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0、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标准,及按省农发办的具体要求,总体建设目标是:通过水利、农业、科技推广等综合治理措施,要求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明显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是:项目区内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农田排涝达到十年一遇一日暴雨稻田三日、菜地一日排至耐淹水深的标准,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实施灌排分开,改进灌水方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施田间工程园田化建设,将0.65万亩农田建设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农田片;通过秸秆回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0.1%以上;完善田间道路,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的耕作要求。3.3工程规划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 某地 中低产田 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设计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