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12、建设性质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1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26、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27、项目资金筹措2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1、综合评价32、论证结论4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一、项目建设背景51、产业政策52、市场因素63、国家和上海市对农副食品安全卫生高度重视8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8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91、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是促进农业产业内部分
2、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92、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可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103、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提高经济效益104、保证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115、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11第三章 建设条件12一、项目区概况12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122、自然资源状况133、社会经济状况14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15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6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61、政策条件162、资源优势173、市场优势184、科技开发能力185、基础设施条件19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9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0一、建设单位概况2
3、0二、研发能力21三、企业财务状况23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4一、市场分析24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24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5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6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271、产品生产方案272、产品销售方案27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281、实施名牌战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282、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293、周到的售后服务29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291、销售队伍292、销售网络建设30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31一、建设任务和规模311、建设任务312、建设规模31二、项目规划和布局31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32四、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33、建设标准33、具体建设内容33
4、五、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34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一、投资估算依据35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35三、资金来源与筹措361、建设资金来源362、资金筹措方式36四、资金使用与管理371、资金的使用372、资金管理37第八章 财务评价38一、 财务评价依据38二、主要参数的选择381、项目计算期以及计算期的年序382、基准投资收益率393、财务评价价格39三、财务估算391、项目销售收入测算392、总成本估算393、税金40四、盈利能力分析401、损益分析412、盈利能力分析41五、不确定性分析411、盈亏平衡分析412、敏感性分析42六、财务评价结论42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43一、环境影响4
5、31、废水污染432、废气污染源443、噪声污染源444、固废物44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451、废水治理方案452、废气治理方案453、噪声治理方案454、废弃物治理方案46三、环保部门意见46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47一、农业产业化经营47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472、产、加、销、服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情况473、辐射带动作用484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48二、农民增收49三、其他社会影响49第十一章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50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501、组织机构502、职能划分503、运行模式514、劳动定员51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52三、经营管理措施
6、521、工程管理522、生产管理533、财务管理534、销售管理53四、技术培训54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551、劳动保护552、安全卫生56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8一、可行性研究结论58二、问题与建议59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2、建设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上海市*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建设年加工配送能力8万吨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供应上海以及海外市场建设期限:一年建设内容:建设主厂房48000 m2(其中包括:蔬菜处理包装配
7、送车间35000m2,畜禽处理包装配送车间8000 m2,水产品处理包装配送车间5000 m2),消防用泵房100m2,道路10000m2,围墙1500m,停车场25000 m2,并购置果蔬处理包装设备、畜禽处理包装设备、水产品处理包装设备,配送设备,电子检测仪,化验设备、电子式磅秤,信息设备及相关供电供水及消防配套设备。5、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食品有限公司 * 总经理6、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9546.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概算为7777.10万元,包括土建工程4908.20万元,设备及安装费1249.71万元,其他费用1619.19万元;流动资金1769.49万元。7、
8、项目资金筹措企业自筹4346.59万元,申请中央、上海市财政投资参股资金共计4000万元(中央财政2000万元、上海市财政2000万元)。银行贷款1200万元。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照市场需求和当地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组织生产配送。项目完成以后,可年生产配送能力8万吨农副产品。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35980.49万元,总成本为31844.16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16310.22万元,税后投资利润率20.55%,税后内部收益率23.86%,税后财务净现值9091.91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6.47年(含建设期)。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主要供应上海和周边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农副产品
9、需要,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全年不间断供应,不仅带动上海市周边的奉贤、南汇、崇明等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的发展,而且辐射上海周边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生产种植基地50万亩,带动农户15万余户。项目达成后,预计新增基地面积约20万亩,带动农户约6万户。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农办【2002】175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2、国农办【2005】250号 200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4、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立项条件和
10、项目法人单位条件5、农企发20044号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6、农市发200512号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的意见7、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8、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郊区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和重点9、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及到2010年规划纲要10、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实施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1、*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12、*区产业布局规划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进度,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分析,该
11、项目达产年份年新增销售收入36646.80万元,年均未分配利润1482.75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高达23.86%,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6.47年,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公司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加快公司的规模化进程,更可以带动上海及周边的江苏、浙江等地50万亩生产种植基地的发展,直接促进15万农户农民增收。项目承担企业的业务范围涉及农产品种植、加工、检测、销售各个环节,具有建设加工配送中心的产业基础。从选用工艺和设备上来看,工艺成熟,设备先进,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另外,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当地的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从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实施是非常
12、必要的。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项目建成后,废水达到GB897888综合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废气达到GB18483-2001标准,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III类标准,噪声污染较小。该项目建成后,在采取环评要求的污染治理措施后,对内环境和外环境影响甚微。从环保角度上讲,项目可行。2、论证结论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目标明确,方案正确,组织合理,技术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环保评价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因此,该方案从经济效益来分析是可行的,从社会效益来分析是必要的,建议尽快立项实施。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由于所建项目规模较大,预计投资总额达9546.59万元,因此,要促
13、成该项目的成功,主要难题在于启动资金的筹措。在这方面,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吸纳资金。建议政府部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产业政策农产品流通是农村经济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实现转化增值,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稳定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流通总体上势头较好,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初步
14、建立,农村市场日趋活跃。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当前农产品流通存在着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也抑制了农民消费,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为了搞好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向市场,搞活流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与市场流通并重的轨道上来。做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实现对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
15、丰富城乡市场,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部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意见指出,要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领办、创办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意见还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优化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投入比重。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市场流通事业。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海市历来重视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上海市农委发布的实施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上海农业规划要创新上海农业服务功能,重点加快建设服务全
16、国的农产品采购交易中心,形成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具有现代科技服务手段,集农产品批发交易、展示展销、出样订货、物流配送、电子结算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园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开发区为目标,大力吸引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住园区,主要发展高效、产品竞争力强、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根据园区的综合规划,预计至2007年,完成带动全区耕田和水面积6667公顷,鼓励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使农民从订单农业中增加收入,进一步吸收农村劳动力,继续扶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亟需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满足
17、园区企业日益增长的物流需要。2、市场因素我国的农产品物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流通体系逐步完善,但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新鲜、安全、营养要求的提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在很多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流通环节多,销售不畅。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在整个物流链条上,由于未经加工的农产品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样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农产品的鲜销形式,因此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由于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原因而损失巨大。
18、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产销脱节严重,损耗情况更为突出。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2、技术比较落后。“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非常大。3、投入不足。一直以来,我国在农业增产上的投入是全力以赴,但保鲜技术和物流配送等
19、后续农产品处理加工方面却明显相对投入不足。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开发采用保鲜技术,将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美国农业目前的生产环节投入比例为30%,产后投入比例为70%;人员配置也是生产环节的人少,采后加工服务的人多。国外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我国是1:1.8,原因在于我国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由产地以原始产品(采摘后的初级状态)的形式销售,而农产品附加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在非产地,所以我国农产品鲜销的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我国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中国生鲜冷链薄弱的现状和数量型的农
20、产品生产形成很大的矛盾,若问题不解决,高损耗的状况也将难以根本扭转。4、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要改善我国落后的农产品物流现状,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物流的需要,必须投资建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信
21、息体系完备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上海市,尤其是*区不断增长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的需要,也可以对全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3、国家和上海市对农副食品安全卫生高度重视中国入世后,根据WTO农业协议动植物卫生检疫条款,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农副产品的卫生要求提高,检疫力度明显加大。而对于流通领域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控制农副产品卫生的关键环节。近年上海市市民要求确保农副产品安全、卫生、优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上海市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法规对此给予支持。2001年上海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等重要
22、法规文件。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对提高上海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各环节的安全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做了具体规定。本项目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制定严格的检验程序和完善的配送机制,对农产品的流通集中管理,可以保证农副产品从收获、加工和配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上海是全国较早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市之一。*区从1995年开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雏型,并逐步培育起了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及其发展所需的经济环境,具体主要体现在: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自身“基地组织市场”的体系看,与产
23、业化经营相适应的生产基地基本建成,产业化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市场领域进一步拓宽。从政府宏观管理体制看,与产业化发展不协调的机构设置正在不断改善,并逐步与上海市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适应。目前,*农业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及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拥有汉德食品、光明乳业、丰科生物、申兰集团、绿奉公司、泰康厂、鼎丰厂等龙头企业和20余家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使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不断提高。本项目建设地点*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市首批启动的四个市级园区之一,地处*中部,占地面积18.49平方公里。园区分几个功能区:(1)农业综合加工贸易区:它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产品 加工 配送 中心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