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一村一品”沁州黄谷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村“一村一品”沁州黄谷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一村一品”沁州黄谷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沁县次村乡东庄村“一村一品”沁州黄谷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申报单位: 沁县黄中黄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 项目实施单位: 沁县次村乡东庄村 项目负责人: 赵艳芳 项目编制人: 温小松 联系人及电话: 温小松 13935551630 编制时间: 2014年8月 二、立项依据1、立项理由东庄村地处次村乡北部,空气新鲜,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宜农、林、牧的综合发展地区,交通方便。全村170户,402口人,农村劳动力240人。主导产业为沁州黄谷子,共有耕地1674亩,村委班子健全。近年来,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广大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开拓致富门路,突出“一
2、村一品”,建立生态农业园区,下大力气发展沁州黄谷子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依托沁县黄中黄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主导产业谷子1000亩,从事主导产业劳动力120人,主导产业总收入92万元。十二五期间,东庄村将继续加大主导产业谷子种植开发力度,把谷子种植产业的开发作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扶持。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绿色、安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对小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市场消费预期潜力巨大。东庄村位于丘陵地带,耕地多以坡地、梯田地为主
3、,气候适宜,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连续几年的种植使村民掌握了一定的相关技术,尝到了种植谷子的甜头,有利于谷子种植的培养。沁县是中国小米之乡,沁州黄小米为米中之王,曾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QS认证、“山西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优质产品”的荣誉。近年来,采取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中耕除草加强栽培管理等系列有效措施,作为沁州黄种植示范基地之一,便于品牌效应的推广。三、项目方案设计1、项目目标以沁州黄谷子为主的种植业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面积,为村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通过科技培训、引进良种、广泛种植、增施有机肥等环节达到规模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
4、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品质进一步提高的目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根本上带动农民达小康。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项目实施地点:沁县次村乡东庄村项目建设规模:增施有机肥260亩,技术培训100人次,选购优良谷种195公斤。3、技术措施: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平坦的地块,整地保墒,依托龙头企业,采用统一供种、供肥、统一种植技术操作规范,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的五统一生产管理模式,适时播种,在肥土管理上施用农家肥,适时田间管理,中耕,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购、运输。储蓄、种植期间采取倒茬制。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支持环节:增施有机肥,组织技术培训,选购优良谷种。补助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村一品”沁州黄谷子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村一品 沁州黄 谷子 基地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