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性质1.1.1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2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公司法定代表人: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陕西省设计院,工程咨询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1.4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4.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b)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规范的模式。c)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d)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e)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f)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g)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价格依据
2、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h)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1.4.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a)茶园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无公害茶叶生产环境分析。b)茶叶加工厂的建设厂址条件。c)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f)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1.5 建设规模1.5.1基地建设:建设无公害茶叶示范园3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改造管理2万亩。1.5.2 茶叶加工厂:在工业园区建茶叶加工厂1个,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0001m2,购置扁形茶生产线、毛尖茶生产线、乌龙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建10个基地
3、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2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1.6 建设地点和条件1.6.1建设地点基地建设:分布于的低山丘陵地区,项目覆盖等10个乡镇,80个行政村,2万户。加工厂建设:本项目拟在工业园建设茶叶综合加工厂一个,该厂址内场地较为平坦,交通运输便利。考虑到茶叶鲜叶不便运输,拟在10个基地乡镇各建一个小型初制加工厂。1.6.2建设条件a)基地建设条件:现有茶园8.8万亩。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成立了领导小组,项目实施组织上有保障;县是传统的农业县,无矿山和工业污染,茶叶生产历来不使用农药,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基础好;商南茶生产期长,富含锌、硒等
4、微量元素,内在品质佳;县乡茶叶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发展生产的技术支撑有保证。b)茶叶加工厂建设条件:项目建成后所需的茶叶鲜叶来自基地各个茶场,包装材料和辅助材料均从市场采购解决,原材料供应有保障;项目用水由厂区供水系统供应,原水接入城市用水管网,保证使用量;项目用电由厂区变电站供给,电源由高压线路接入,供电能力满足项目生产、生活所需。商南茶叶已远销河南、甘肃、上海及本省西安、商洛等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世界性食品消费需求热点与发展趋势,因而本项目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容量,其发展前景广阔。本项目实行清洁化生产,生产技术由茶叶协会承担,
5、该协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总用水量27m3/d,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厂区设蓄水池及加压泵房;本项目年耗电量230万度,电源来自县城10KV变电站,厂内设变配电室,变压器总容量800KVA;本项目安装2T工业锅炉1台,年耗煤1400吨。1.7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1.7.1茶叶基地建设引进福鼎大毫优良茶种新建无公害茶园1万亩,改造管理无公害茶叶基地2万亩;培训、示范、推广全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广使用绿肥、茶叶专用肥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基地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无公害基地管理;健全服务体系,对茶叶质量
6、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1.7.2茶叶加工厂建设a)茶叶加工厂:总建筑面积10001m2,占地30亩,建设扁形茶生产线,毛尖生产线,乌龙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以及与生产线相配套的必要的辅助生产设施,行政福利设施和公用工程。b)乡镇基地初制加工厂:每厂建厂房200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1套。1.7.3项目建设期:1年。1.8 经营模式项目建成实施后,实行以项目建设单位为龙头,以茶叶协会为纽带,以基地农户为基础的“龙头+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协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鲜叶收购、茶叶加工与销售,项目公司与农户以合同方式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依照“自我
7、服务、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原则,统一生产方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产品销售,确保农民增收。1.9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1.9.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8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88万元,流动资金投入800万元。1.9.2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单位自筹688万元,其中:488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200万元,其中:26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1.10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实现税金518万元,年均利润638.06万元,投资利润率16.41%,投资利税率29.6%,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6.
8、73年,财务净现值(ic=8%)1464.5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34%。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序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总投资万元3888贷款32001建设投资万元3088贷款26002流动资金万元800贷款600二生产规模1总建筑面积m212001其中深加工厂100012项目占地面积亩30不包括初加工厂3生产规模万公斤733.1扁形茶万公斤43.2毛尖茶万公斤43.3乌龙茶万公斤53.4炒青茶万公斤604生产天数天/年2005项目总定员人2205.1其中:管理、技术人员人705.2长期全同制工人人150不包括临时工三主要原材料、动力1鲜叶万公斤31
9、12水m354003电万度2304煤吨1400四财务评价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80002年均总成本万元6743.433年均销售税金与附加万元5184年均所得税万元242.415年利润总额万元638.066财务内部收益率%24.59税前7财务内部收益率%16.34税后8财务净现值(ic=8%)万元2818.45税前9财务净现值(ic=8%)万元1464.58税后10投资利润率%16.4111投资利税率%29.612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6.7313盈亏平衡点%47.881.12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1.12.1以3万亩示范基地为核心,在10个乡镇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从而带动全县的无公害茶叶
10、生产。基地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基地茶叶全面达到无公害化。1.12.2通过清洁化生产的带动,逐步使商南高档茶生产由手工制作进入全自动化,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12.3通过项目实施,可进一步提高茶农的科技水平,提高商南茶科技含量,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使商南茶叶种植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优质高效方向转化,并通过产业化推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其参与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1.12.4本项目茶叶加工年直接消化无公害鲜茶310余万公斤,带动全县10个乡镇茶叶生产的无公害比率由12%提高到70%,茶叶价格通过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亩均提高15%,增收375元,带动全县茶叶增收3500万元
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81元。通过项目带动全县茶叶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1.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13.1综合评价本建设项目资源条件优越,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实用,投资经济合理,环保符合国家标准。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带动辐射能力强。1.13.2论证结论项目投资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建设条件良好,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董事长多
12、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使同志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市场经济驾驭能力,能够胜任本项目建设工作。2.2 项目提出的背景2.2.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县农村经济工作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引导农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主要途径。实施区域农业产业化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则是保证总体发展的战略措施。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如陕西省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和201
13、0年远景目标纲要,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结合本省、市、县实际,提出了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和产业发展思路。2.2.2 项目建设能够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广运用无公害高新技术,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特色,通过对茶叶的精深加工,加速产业链延伸,建立完善的种植、加工、营销、市场和服务体系。通过无公害茶园基地的示范带动,形成“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茶叶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高效茶叶种植转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高效农业调整。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是完成“十一五”计
14、划,实施突破发展的需要2.3.2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茶产业整体效益的需要茶生长期长,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内在品质优良,具有香高、味浓、回甜、耐泡等特点。现已开发大系列产品,远销西安、河南、甘肃、上海等地。成为该县在陕西省最有名气的产品,但下列诸因素仍是制约当地茶叶发展的瓶颈。一是企业规模小,缺乏知名品牌。目前该县茶场120多个,平均每个茶场年生产茶叶仅10吨,过小的企业规模导致该县茶叶品牌多,而知名品牌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二是茶树良种率低,栽培管理粗放,茶园单产低。全县开采茶园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的茶种,品种老化,急需更新。目前的无公害基地规模小,农民缺乏无公害生产技术,致
15、使全县茶叶科技含量不高。三是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现有的乡村茶厂普遍存在厂房破旧,设备落后,卫生条件差的状况,茶叶生产完全靠感官评价产品质量,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四是产品档次低。茶农和加工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原料型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多供给购买力较低的消费群体,竞争仅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本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茶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增加高档茶的比重,推动茶叶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促进茶叶生产上规模、提效益,进而向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2.3.3为社会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
16、的逐步提高,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营养、健康、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已成为世界性食品消费需求热点与发展趋势,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主导食品,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农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是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历史必然。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激烈竞争与挑战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实施农业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新阶段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核心任务。本项目采用全不锈钢自动化生产线,从茶叶原料到成品包装实施除氧易封技术,全封闭操作,达到手不沾茶,茶不落地的清洁化要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社会
17、提供更多的无公害茶叶,满足市场需求,对造福人类的意义深远长久。2.3.4是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茶叶产业是优势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很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户信息不灵,产品经常积压在茶农手中卖不出去。本项目建成后,企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环环相扣,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并以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的超前作用,促进茶产业向现代化迈进。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3.1 国内茶叶市场现状我国的茶叶分布于热带和边缘热带区域,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尤其
18、是在海拔200-300米的低山丘陵栽培最多。我国的茶区分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项目区位于江北茶区。我国茶叶生产在过去50年里发展迅速,自1966年起就已经成为世界上种茶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占22.4%,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目前,茶树种植面积为1653万亩,茶叶产量66.5万吨,种植茶树的省和自治区、市有20个,包括浙江、湖南、安徽、福建、台湾、湖北、江西、广东、海南、江苏、山东、河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西藏。面积超过150万亩的省有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和云南,而以云南的种茶面积最大,达239万亩。总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福建和浙江
19、,超过5万吨的有湖南、湖北、安徽、四川和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甘肃、西藏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有茶园面积355万亩,占全国的33.6%,茶叶产量18.8万吨,占全国的28.2%。按照我国茶叶分区,西部地区基本上属于我国的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产品种类多,茶叶在该地区的农村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受种植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的茶叶生产水平总体比较低,产值和经济效益与种植水平较高的浙江、福建等省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所产的茶叶分六大类,即绿茶、黄茶、青茶、白茶、红茶、黑茶。其中绿茶类最多,按其加工工艺分为炒青型、半烘炒型和烘青型三大
20、类,按外形又可分为扁形茶、毛峰茶、针形茶、卷曲形茶、异形茶、捆扎茶等六个类型。我国茶叶三分之一产量出口,三分之二产量内销,出口主要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品种以名优茶为主,品质要求无公害、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特别是高品质的无公害茶、有机茶在国际市场比较紧俏,供需矛盾突出,销售价格也高出30-50%。无公害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成品茶叶。无公害茶是安全、优质的茶叶;无公害茶生产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主攻方向,具有明显政府行为;无公害茶叶是我国茶叶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3.2 茶市场分析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符
21、合人们现代消费观念,因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容量,其发展前景广阔。3.3市场计划3.3.1目标市场的确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现有的生产销售状况,商南茶叶的目标市场应该以现有市场为基础,打造一流品牌,提高知名度,迅速拓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根据对茶叶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我们将市场消费定位为个人消费为主,礼品消费为辅,大力开发旅游消费。在礼品市场上,要努力打造高档品牌,茶内在品质优,口感好,易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加之价位适中,在个人消费市场中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凭借旅游产业优势,不失为扬茶名,拓茶路的一条捷径。3.3.2销售渠道的选择建立国内销售网络体系是本项目产品营销的目标。本项目产品拟采取
22、专营店直销和寻求代理商等多种形式销售。项目建设单位将利用茶现有的市场渠道拓展业务,加强与现有客商的业务往来,与其结成牢固的市场联盟。3.4 销售策略3.4.1品牌销售策略茶叶产品品牌是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建设单位应设计出适合本项目产品特征、功能的商标,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局申报注册。为培育本项目商标,需筹集一定的资金,利用电视广告、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制作户外广告牌等诸多形式不断传播品牌的标识。同时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本项目产品进行宣传。组织现场推广会,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创造企业形象,在全国范围实施品牌经营。3.4.2产品定价策略由于产品未在
23、社会上形成品牌效应,因此在导入市场的初期,采用渗透定价策略低价格策略,即在本项目产品投入市场时,价格定得较低,本项目建设单位对出厂价格、经销商的中间价格、最终消费者的接受价格进行合理考虑,在保证公司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利益,调动经销环节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并兼顾最终消费用户的消费能力。本项目建设单位拟考虑本项目产品的出厂价格,由经销商自行确定中间价格,给予经销商较大的价格调配空间。3.4.3建立项目公司营销队伍要保持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营销队伍。建立与完善销售激励机制,为销售人员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项目公司分配政策将重点向营销体系倾斜,销售人员
24、的薪资福利待遇要高于机关和生产系统的平均水平,并全部与业绩挂钩。3.5 市场联络3.5.1贸易展销会项目建设单位派出营销人员参加国内食品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制作精美的资料进行宣传。3.5.2利用传媒,全力打造品牌形象要顺应茶叶贸易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继续完善茶叶信息网络建设,广泛应用大众传媒,大力弘扬茶文化,创造良好的氛围。3.5.3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互促发展县旅游资源丰富,享有盛名,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优势,促进茶业的发展。3.5.4以茶叶节为载体,提高知名度文化娱乐、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为茶叶营销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茶叶
25、节的规模,增强茶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扩大茶叶的市场份额。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4.1建设规模4.1.1茶叶基地:建设无公害茶园3万亩,其中:新建无公害茶园1万亩,改造管理无公害茶园2万亩。4.1.2茶叶加工厂:在工业园区建茶叶加工厂1个,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0001m2,购置扁形茶生产线、毛尖茶生产线、乌龙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建10个基地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2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4.2建设内容4.2.1茶叶基地a)引进福鼎大毫无公害优良茶种。b)建设无公害茶园3万亩,其中:新建无公害茶园1万亩,改造管理无公害茶园2万亩。c)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
26、技术。一是以国家NY5017-200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为重点,禁止使用甲胺磷、克克威、涕灭威等农药。二是规范操作技术,推广使用茶叶专用肥、绿肥、厩肥等有机肥。d)建立无公害检测及技术服务体系,在项目建设单位建立无公害茶叶检测中心,购置技术装备1套。e)开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2万人次。4.2.2茶叶加工厂a)建立清洁化茶叶加工厂一个,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厂房建设5800平方米,其中:初制车间5000平方米,购置安装浙江衢洲市上扬机械厂成套设备,建立扁形茶生产线、毛峰茶生产线、炒青茶生产线各一条,购置安装福建厦门裕能机械厂成套设备,建立乌龙茶生产线一条;精制加工车间800平方米,购置安装浙江省
27、衢洲市上扬机械厂成套设备,建设精加工生产线(含包装)一条。辅助工程:鲜叶堆放场1000平方米,建设库房1100平方米,其中:毛茶库房400平方米,成品库房(含保鲜库)500平方米,包装物资库房200平方米。公用工程:含总配电室、锅炉房、厂区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建设。行政福利系统:建综合办公楼852平方米,购置科技装备1套。职工宿舍864平方米,职工食堂浴室200平方米,简易车库50平方米,购置保鲜运输车辆10辆。总图运输工程:含厂区道路、绿化、厂区大门、围墙等建设内容。b)由于茶叶鲜叶不便长途运输,因而在茶叶基地建10个小型茶叶初制厂,每厂建厂房200平方米,购置加工机械一套。第五章 建设地点及建
28、设条件5.1基地建设地点及范围本项目茶叶基地建设选在的河谷川道、低山丘陵地貌区,项目覆盖10个乡镇80个行政村,具体如下:5.2茶叶加工厂建设地点选择根据茶叶加工企业的特殊要求,并从节约投资和经营费用等各方面分析论证,项目建设地址在工业园,该园为人民政府规划的新兴工业园区。厂区占地面积30亩,且无居民搬迁任务。5.2.1厂区距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距离企业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鲜叶来自县内各乡村,厂区距离原材料产地最远45公里,县内各乡村已形成四级公路网,项目建成实施后,企业可在各乡镇基地设立收购点。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点。县城交汇,距西安市公里与陇海线相接,距河南省公里与焦枝铁路相接,
29、距湖北省石堰市公里与襄渝铁路相接。5.2.2工程地质条件厂区所在地属丘陵地形地貌,沟谷较发育,出露岩层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坡积黄土及沙砾石层。在该新区范围内未见断裂构造,工程地质条件良好。5.2.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厂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径流较发育,厂址附近河水常流,地下水水量充沛,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工业用水标准,项目建成后,可就近接通自来水,为保证正常用水,需增加相应的给排水设施。5.3项目实施条件 5.3.1自然条件 ,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占陕西省的1.1,商洛市的11.9%。该县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县平均海拔896.3米。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占总面积的77。全县地貌可分为
30、:河谷川道地貌区 海拔400-600米,相对高差200米。分布在等流域两侧的滩地、山前冲积扇等,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面积约为20.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低山丘陵地貌区 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米,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区内农耕地较多,其中坡耕地面积大,山上多为疏林、灌木林和草坡,面积约为2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71%。中山地貌区 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偏南地带,属暧温带与亚热带气候交汇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县历年平均日照1973.5小时。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摄氏度(7月),最低气温为为零下1
31、2.1摄氏度(1月),无霜期21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03.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沟谷交织,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2200多条。主要河流有等。年均径流量24.5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13.2万千瓦。全县较大的山泉66处,水库3座,池塘86个。境内大部分水质为中等硬度,PH值呈现弱酸性。符合发展各种茶叶生产。全县土壤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特点,土壤类型较多,有黄棕壤、棕壤、潮土、新积土等;海拔400-1000米的河谷高阶地、塬地和沿线以黄褐土为主;海拔1000-1300米以上的山区以黄棕壤和棕壤为主;海拔130
32、0米以上的山地以粗骨性黄棕壤为主。全县土壤PH值为5.0-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9%,全氮含量普遍值为0.05-0.08%;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依次为40PPM、15PPM、100PPM。符合发展无公害茶园基地。5.3.2社会经济状况个乡镇,166个村,个村民小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年底全县共有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业劳动力万个。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农耕地40.94万亩,占总面积的11.8%,基本农田1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2%,人均0.80亩;林业用地268.3万亩,占总面积的77.2%;牧业用地20.9万亩,占总面积的6.0%。水域面积5
33、.9万亩,占总面积的1.7%;难利用地和非生产用地13.5万亩,占总面积的3.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3.3基础设施条件为轴线,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县通车里程公里。邮电通讯实现了自动化,有以光缆传输为主的通讯网络,全球通移动通讯网,自动快速邮运网和可视电话系统,电力发展迅速,各乡村均通了网电或水电。5.3.4地方协作条件政府将项目建设单位列为全市农产品加工的十大骨干企业之一,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要求企业抓住“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形成规模效益,进一步将企业做大作强,打响绿色品牌产品。县人民政府将
34、茶叶作为头号主导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中,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头等大事,视建设本项目为农村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工程,安排有专人配合企业工作,主管县长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本项目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要求尽快建成投产。项目区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地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劳动力基础。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6.1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方案6.1.1茶园开垦a)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b)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度以上的,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c)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有明显障碍层(如硬隔层、网纹层或犁底
35、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d)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设置隔离沟。e)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cm40cm。种植茶苗要求根硕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6.1.2土壤a)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b)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c)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d)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e)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
36、,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草木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到适宜的范围。f)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6.1.3施肥a)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b)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按有机茶园标准严格控制。 c)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亩施饼
37、肥或商品有机肥200kg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kg2000kg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亩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d)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6.1.46.1.5茶树修剪6.1.6茶叶采摘及鲜叶管理技术6.2产品质量6.2.1产品质量内控指标产品质量内控参数表6.2.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表品 种级 别理 化
38、指 标水份总灰份水浸出物粉末粗纤维含量一级6.3扁形茶的加工技术6.3.1工艺流程鲜叶 堆放杀青揉捻二青 辉锅烘焙 贮藏6.3.2技术要点a)鲜叶采摘:b)摊放:c)杀青:d)清风:e)做形:当多用机锅温升到100左右时,调慢多槽锅运行速度,投入待炒在制叶,若茶叶翻动不畅,应加快多槽锅运行速度,依此快慢交替炒制,当茶叶翻动自如、流畅(一般需1分钟左右),应使多槽锅运行速度稳定在慢速,将轻压棍放入槽锅,并不断察看叶温和茶叶色泽,经2-3分钟炒制,色泽基本固定,放重压棍炒制3-4分钟,茶叶成扁平、挺直、有触手感时,再放轻压辊炒制2-3分钟,失水量为20%左右时出锅,出锅后在制叶经分筛后复炒至茶叶扁
39、平、光滑、挺直,含水率低于7%时出锅,过筛成商品茶。f)烘焙:g)挑拣:将烘好的茶叶烘好后,拣掉单片叶和黄瓢叶,最后将碎末簸扬干净,然后即可进行贮藏。6.4茶的加工技术6.4.1工艺流程鲜叶 摊放 杀青 清风 初揉 初干 做形起毫 烘焙 拣剔 入库6.4.2技术要点6.5炒青绿茶的加工技术6.5.1工艺流程鲜叶 摊放 杀青 摊凉 揉捻 解决筛分 毛火 辉干 摊凉 包装入库6.5.2技术要点6.6乌龙茶加工技术6.6.1工艺流程鲜叶 摊凉 萎凋(晒青) 凉青 做青(摇青)凉青 杀青(炒青) 反复包揉造型 足火。6.6.2技术要点f)反复包揉造型乌龙茶的紧结、重实、圆形的优美外形是通过速包机、包揉
40、机(球茶机)、松包机等配合反复包揉造型的结果。其工序为:杀青叶 (揉捻)速包 (反复6-8次) 包揉 (反复2-3次) 初烘 定型 足火。具体技术要点为:杀青叶放置回潮2-3小时,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叶片回软后揉捻,每次投叶量5-10千克,作业时间3-5分钟;或不揉捻,直接用速包机包揉,每次投叶量6-9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再用包揉机包揉,每次投叶量8-18千克,作业时间3-7分钟,之后用松包机筛末解块,每次投叶量6-16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如此反复6-8次,再经烘干机初烘加热,趁热打包,快速解包,包揉造型,反复2-3次,直到茶叶外形达到圆球形(颗粒状)要求时再次进行速包定型。名优乌龙
41、茶定型时间不宜太长,以2-3小时为宜。定型结束后解包足火。g)足火采用手拉式(液化气)烘干机,每次投叶量25-30千克,杀青时间10-20分钟,60-70烘焙至足干。足干茶叶含水率为2%-5%,有利于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烘干后及时拣剔,然后包装,低温保存。6.7精加工工艺流程6.7.1精制工艺流程图抖筛存储包装匀堆装箱拣梗风选园筛毛茶销售滚切车色 6.7.2扁形茶和毛尖茶精制工艺流程图手工拣茶车间手工拣茶车间 毛茶包装销售销售冷藏销售包装毛茶库房冷藏精制重点是整理外形,利用各种筛分设备进行处理,使茶叶长短适当,大小一致,外形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然后是按原料嫩度品质差别划分等级,剔除混在茶叶中的夹杂质、异物,提高纯度。此外,还需要进行适度干燥,以提高香气并便于贮存。精制茶叶经称量计量后按不同规格和方式方法进行包装即为成品茶叶。本次设计产品包装方案为0.2kg/盒,0.25kg/盒,0.5kg/盒,0.25kg/袋,0.5kg/袋。包装后的成品茶放入保鲜贮存库保持0-5贮存。6.8技术来源本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和各系列产品加工工艺均由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