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
《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目 录第一章 项目实施方案总概况1一、项目基本情况1二、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结果2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实施综合情况分析6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二、项目建设现有相关基础条件9三、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与建设内容11四、项目建设地址与环境条件11五、总布局图设计12六、项目总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13七、项目投资效益分析16八、项目环境保护评价16第三章 项目示范茶园实施技术方案21一、示范茶园基地建设规划21二、优质茶园管护技术规范23第四章 茶园基地建设工程设计30一、茶园基地建设条件30二、基地建设工程及布局30三、基地建设
2、工程设计31四、建设工程概算33五、工程建设工期要求33第五章 项目建安工程设计36一、建筑设计35二、设计性质35三、建设工程设计概算35第六章 设备配置设计37一、茶叶加工设备选型要求37二、茶叶加工工艺流程37三、茶叶加工设备配置采购清单38四、茶叶加工设备的安装要求40五、茶叶加工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41六、茶园生产管理机械配置42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3一、项目分项建设工程实施工期43二、项目总建设期及分段计划43第八章 项目建设管理方案44一、项目建设组织责任管理44二、项目建设工程与档案资料管理46三、项目建设资金管理46四、项目建设招投标方案47五、项目竣工验收管理48第九
3、章 项目建成运行管理方案50一、项目运行组织措施50二、项目运行管理措施54三、项目示范带动措施55第一章 项目实施方案总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某县某镇3、项目建设单位及联系地址项目法人:贵州省某某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地址:某县某镇某居委会。4、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及法定代表人:某某 :5、项目建设规模与效益建设规模: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500亩;新建800平米厂房一栋;新建500平米办公楼及购置茶叶加工设备等;大胆探索茶叶、核桃、桂花套种新模式,大力发展“猪沼茶(果、木)”、“禽沼茶(果、木)” 模式,带动
4、和示范建设优质茶园基地2000亩以上,形成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行有树,树中有花的生态茶园良好格局2800428.63元/m234.29034.292新建茶艺展示楼m2500800元/m2400403新建养殖猪、鸡圈舍及相关基础设施若干间间20100104新修茶园周边公路以及场区绿化等基础设施200015015三设备配置63.99063.991茶叶及核桃加工设备套2600602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台143.9903.99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0121建设单位管理费5052前期设计咨询费5053招标代理费0004工程监理费202五预备费4.7204.72六投资合计27090180说明:各项
5、建设工程及费用设计与投资概算请参见各章相关内容及附表。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贵州省某县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示范茶园基地建设工程设计及投资概算,根据建设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参考同类项目相关工程及费用造价确定;3、建安工程:厂房改造与扩建参照国家建筑工程设计相关规定,结合项目茶叶加工厂房建筑需要设计及概算投资;4、茶叶加工设备及茶园生产管理机械配置投资根据茶叶生产线需要选型及请厂商报价与市场询价后综合确定;5、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项目实施需要确定;6、项目预备费,根据项目实施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适当预计;7、项
6、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四、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任务与承担完成单位1、编制任务(1)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工程情况与要求;(2)现场勘察项目建设地点、环境、工程布局及建设条件等;(3)设计项目实施技术方案;(4)设计项目示范茶园基地建设工程及概算投资;(5)设计项目建安工程及概算投资;(6)配置项目需要设备与概算投资;(7)核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计划项目建设工期;(9)制定项目建设与建成管理方案措施。2、编制任务承担完成单位(1)项目加工厂房改造与扩建工程设计及概算投资由某县建设局设计室承担完成。(2)项目其余编制任务由某某茶业公司及某县茶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担完成。第二章 项目实施综合情况分析
7、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贵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便成为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是贵州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重要产业,是全省宜茶山区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扶贫开发(乡村旅游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重点推进的优势产业。贵州全省合理利用资源比较集中的宜茶面积可达750万亩以上。截止2010年底,全省茶园种植面积达25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0万亩无公害茶园万亩,有机茶园万亩有机茶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把贵州省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使茶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部分
8、地区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新的增长点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组织化程度低,竞争无序品牌不统一,缺乏竞争优势产销间没有稳定的链条连结,不利于对外竞争企业规模小加工设施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采摘劳动力缺乏。茶苗培育、生产栽培、肥料农药施用、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检验检测、包装、贮存和售后服务全过程标准体系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建设速度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茶叶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标准体系建年。项目有利于茶树生长道建设。2800428.63元/m234.291519.292新建茶艺展示楼m2500800元/m24020203新建养殖猪、鸡圈舍及相关基础设施若干间间20100103新
9、修茶园周边公路以及场区绿化等基础设施15015三设备配置63.99063.991茶叶及核桃加工设备套2600602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台143.9903.99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0121建设单位管理费5052前期设计咨询费5053招标代理费0004工程监理费202五预备费4.7204.72六投资合计27090180说明:各项建设工程及费用设计与投资概算请参见各章相关内容及附表。2、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概算总投资27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9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投建设资金180万元。七、项目投资效益分析1、新增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新增固定资产250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93%。2、新增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建成
10、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示范区茶叶种植产值达100万元以上,平均每亩茶叶种植产值5000元,将使示范农户每年户均收入40000元以上,带动农户增收效益显著;茶叶加工年产值达1000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可带动示范区周边2000亩茶叶基地标准化生产种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茶旅一体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造社会就业机会,拉动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建筑、餐饮、培训等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项目通过使土壤肥力逐步提高,土壤结构逐步改善,有效保持土壤持续的生产能力通过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有效防止农业源污染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
11、属茶基地,环境质量较好。(1)空气环境质量:SO2和烟尘以及交通扬尘等。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标准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其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3)声环境质量项目所在位于,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 2类,噪声标准:昼间dB A 、夜间dB A 。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环境空气声环境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将产生影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有关规定,避免夜间使用强噪声设备,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废气/a,经布袋收尘器处理后,粉尘排
12、放浓度降至100mg/ m3,粉尘排放量为0. 294 t/a,废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废水排放量约为m3/a。其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NH3-N,产生浓度为SS:0mg/L、COD :260mg/L、BOD5: 70mg/L、NH3-N :35mg/L 、动植物油40mg/L,由GB89781996 一级标准后排放。噪声低噪声设备、设备机座减震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类标准要求。噪声经治理后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茶梗黄叶、工序废气治理工过程中收集的粉尘(茶叶末
13、)以及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产生量分别为t/a、.294ta、69.2 t/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茶梗黄叶和废气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茶梗黄叶和粉尘都是以茶叶为主的植物性固体废物,可作为茶园肥料或送到生物肥料厂制成生物复混肥进行综合利用,不外排;职工生活垃圾送到生活垃圾处置场进行综合处置不外排。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了综合利用或有效处置,对外环境不造成影响。项目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处理后,排;生产设备均安装于室内,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影响值较小,厂界噪声可达标。符合清洁生产。第三章 项目示范茶园实施技术方案一、示范茶园基地建设规划1、茶园选用标准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应按NY /T5020的要
14、求进行选择,有机茶生产基地按NY 5199的要求进行选择。2、 基地规划(1)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排灌、机械作业和田间日常作业,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根据茶园基地的规划、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设置场部(茶厂)、种茶区(块)、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肥种植区和养殖业区等。(3)新寻基地时,对坡度大于25,土壤深度小于60cm,以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对于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4)禁止毁坏森林发展茶园。3、道路和
15、水利系统(1)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连接场部、茶厂、茶园和场外交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2)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有条件的茶园建立节水灌溉系统。(3)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带;梯地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4、茶园开垦(1)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2)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建筑等高梯级园地。(3)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有机茶园60cm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网纹层和犁底层等障碍层。5、 茶树品种(1)品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茶类,并对当地主要病虫
16、害有较强的抗性。加强不同遗传特性品种的搭配。(2)有机茶生产,其种子和苗木应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但在有机生产的初始阶段无法得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苗木时,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与苗木。(3)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2003中规定的1、2级标准。(4)有机茶生产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子和苗木。6、茶园生态建设(1)茶园四周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2)对缺丛断行严重、密度较低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3)对坡度过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或还草。(4)重视生
17、产基地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7、每隔2hm23hm2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8、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9、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二、优质茶园管护技术规范1、茶树种植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种植,坡地茶园等高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cm40c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2、土壤管理和施肥(1)土壤管理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
18、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3)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4)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对于有机茶园微生物不能是基因工程产品。5)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有机茶园间作的绿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6)土壤pH值
19、低于4.5的茶园施用白云石粉等矿物质,而高于6.0的茶园可使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至4.56.0的适宜范围。7)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有机茶园符合NY 5199的要求。(2)施肥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1)肥料种类有机肥,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但肥料的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有机茶园施用肥料经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单位:毫克每千克项 目 浓 度 限
20、值 砷 30汞 5镉3铬70铅60铜400(无公害)250 (有机)六六六 ?0.2滴滴涕? 0.2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有机茶园中微生物肥料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 227的要求。有机茶园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NY/T5197-2002附表A。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2)施肥方法基肥一般每667m2施农家肥1000kg2000kg,或用有机肥200kg400kg,必要时配施一定数量的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
21、cm以上。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在根际浇施;或每667m2每次施商品有机肥100kg左右,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入,有机茶园在茶叶开采前30d40d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施后覆土。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但使用的叶面肥必须在农业部登记注册,有机茶园须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叶面肥料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在茶叶采摘前10d停止使用。3、病、虫、草害防治(1)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可编辑 新建 标准 无性 良种 茶园 基地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立项 申请报告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