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山镇生态农业发展报告.doc
《拿山镇生态农业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山镇生态农业发展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井冈山市拿山镇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报告建设单位 : 编制日期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井冈山市拿山镇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委托策划单位1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四、项目概况4五、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5一、市某某区概况51、地理位置52、自然状况53、行政区划64、农业资源65、农业生产7二、某某镇概况91、基本情况92、资源状况93、发展情况104、发展思路和目标105、形象定位11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1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11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11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124、生态农
2、业观光园发展定位135、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136、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47、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148、在旅游空间布局上,构建郊区旅游圈15三、项目所在区域发展概况15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6一、指导思想16二、建设目标171、总体目标172、阶段目标 规划期为10年18三、项目建设规模191、优质林果花卉区192、现代农业区203、特色作物区204、特种养殖区205、农产品加工区216、高级生态林休闲区217、民俗文化新村228、绿色长廊22第四章 项目建设所具备的条件22一、某某区正在实施市第十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纲要22二、某某区正在实施市
3、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23三、某某区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24第五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市场分析与预测25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25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25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273、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28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29二、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291、相关数据302、旅游要素313、经济效益32三、绿色食品市场分析32四、经济林分析351、生产与市场现状362、市场预测及分析36五、市蔬菜生产与市场供求形势36六、特种养殖38第六章 技术方案40一、设计原则40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40三、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技术41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41五、庭院生态模
4、式建设技术41第七章原材料燃料供应42一、自然资源材料42二、社会经济条件材料42三、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43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43一、建筑节能概述43二、节水概述44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45一、项目环境现状45二、生态环境概况45三、水土流失现状调查45四、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45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5一、工程项目管理45二、组织机构46三、人力资源47四、员工培训4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47一、估算编制范围47二、估算编制依据47三、投资估算47第十三章 经济分析52一、年营业收入52二、成本估算55三、所得税55四、利润估算55五、财务指标分析55六、资金筹措561、积极
5、招商引资562、鼓励农民投入563、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56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57一、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57二、生态农业观光园面临的风险571、资源风险57三、自然风险。58四、市场风险58五、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生态农业观光园风险的关键58六、防范风险措施59第十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61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61二、结论与建议62附图附表附件(一)附件井冈山市拿山镇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报告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井冈山市拿山镇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
6、位: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 成立日期: 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生态农业观光园座落于井冈山市拿山镇贵溪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2、建设规模: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旅游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 亩。3、投资期限:投资期为 年4、建设内容:4.1 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3)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
7、园照明、动力等需要;(4)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蔬菜粮食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3、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建
8、设项目技术指南。2)为切实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近日下发了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3)井冈山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拿山镇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文件规定。4)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四、项目概况“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依托井冈山市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养殖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
9、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发井冈山新型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通过实施“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以贵溪村为中心,形成面积约 亩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园区建设在群山之中,山上林木茂盛,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贵溪村有 亩田地,适宜林果业的发展,如奈李、葡萄、杨梅和绿色蔬菜等。贵溪村交通便利,属拿山乡镇,公交线路把景区与市中心连在一起。五、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通过实施“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集种养、加工、销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郊型经济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10、。为井冈山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项目投资为 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租赁资金 万元,该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要求。实施“贵溪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一、井冈山拿山乡概况1、地理位置拿山乡位于井冈山市东北部,与厦坪镇、泰和县、遂川县、永新县相邻。面积73.5k,人口11330人。辖沟边、贵溪、北岸、长路、茶坪、江边、胜利、南岸、拿山、小通等10个行政村,距茨坪景区23.5公里。泰井高速、319国道过境。2、自然状况井冈山拿
11、山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物产丰富,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拿山镇年平均气温17.1度,年降水量为1589.0毫米,日照1483.6小时,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5度,极端最低-10.0度。3、行政区划拿山乡因三面环山,而得名。1950年为永新县拿山等乡,1958年设沟边、拿山两公社,1959年划属井冈山管理局,1969年合为拿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75.3平方千米,人口1.1万。319国道穿境。拿山河由西向东流经境内,辖沟边、遗溪、北岸、长路、茶坪、江边、胜利、南岸、拿山、小通1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老严家。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生态观光农
12、业发展前景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
13、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世纪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井冈山丰富的森林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则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
14、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1)市场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市场上。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休闲的内涵。2)专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专业化是其必然。3
15、)一体化;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一体化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核心。更加广泛的和大量的第三产业组织会全面介入和渗透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展全方位系列化和多样化的服务。4)高新化:高密度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的集中采用,是生产高品位高效益产品的必备条件。生态农业观光园对高新化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人们喜欢的直接产品,而且要生产人们喜欢的休闲与观赏产品生产的环境。5)示范与观赏性:这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别于传统现代农业的最基本和最主要之处。在生态农业观光园中,示范性和观赏性是其基本内涵。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
16、新奇特。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至倍。5、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务院刚出台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城市之一,国家对井冈山的定位,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指明了方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强化和人口的疏解,为都市旅游的发展、旅游要素的配套与提升创造了良好契机;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对周边地区乡村
17、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远郊山区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将促进自然类旅游产品的升级。 三、项目所在区域发展概况项目所在地2010年乡镇企业产值 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 万元,为年计划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为年计划的 %。财政税收完成 万元,为年计划的 %。粮食总产量 吨,为年计划的 %,农业总产值 万元,为年计划的 %。旅游业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拿山乡的重要产业,在全井冈山市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十一五”期间,井冈山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难得的机遇,并且有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具有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巨大潜
18、力。199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做出了把旅游业列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决策,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目标,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某某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旅游业及生态友好型产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发展旅游业也是某某区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我国加大西部大开发和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时,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市农业“八大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抓住机遇,决定在某某区某某镇建设:某某山生态农业观
19、光园,园内总体规划为建设六区一村一廊,六区分别为优质林果花卉区、现代农业区、特色作物区、特种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高级生态林休闲区;一村一廊为民俗文化新村和绿色长廊。使之成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进的观光休闲度假观光园,为旅游事业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突出特点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基本方针,把握农业及旅游业的重大发展的机遇,依托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以农业生态和民俗文化为主体,把生态农业园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渡假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风景旅游区提升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中国现
20、代化农业和农村的窗口,国内一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食品供应基地和展示当地农家风貌和民俗风情的观光休闲胜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游业内涵,拓宽旅游业发展瓴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旅、农共生发展的新型高效产业,带动和促进某某区乃至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生态农业园建设,全面管理和恢复园区旅游生态环境,按照旅游兴区战略,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产业水平,建立一个适合区情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系统。园区建成后年接
21、待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年均增长5%;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年产值7400万元,年均增长8%;旅游及其它总收入4928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达到世界要求的标准水平。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开发特色资源,建设与这地区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生态农业园。经过510年的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的窗口,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园,国内一流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国内一流的城郊生态农业基地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国内一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域内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样本。把旅游观光农业培植成某某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2、阶段目标 规划期为10年规划
22、建设期5年(即20092014年),市场推广及培养期5年(即20152019年)。2.1第一阶段(20092012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行水电路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完成现代农业区特种养殖区、林果花卉区三大主体工程建设。启动民俗文化新村和绿化长廊两在工程。到2012年,完成农业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区科技与生产水平达到市先进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0%,园区收入达到4000元。2.2第二阶段(20132014年):完成生态农业园全部建设工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区,与旅游形象协调的生态农业园风格初步形成。完善生态旅游设施的配套
23、供给,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完成民俗文化新村、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合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接近国际标准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到2014年,园示范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园区农业科技与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良种化程度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5%,土地生产效率达到每亩0.8万元以上,园区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3第三阶段(20142019年):园区成为旅游繁荣地带和旅游热点景区之一,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基地。推出生态农业园的郊野乡村生态旅游和健身性旅游项目,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功能进一步完善,带动全区乃至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园区整体科技与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拿山镇 生态农业 发展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