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基地自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基地自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教育基地自查报告区教师教育基地成立几年来,紧紧围绕基地建设工作要求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提升教师素养,求真务实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构筑教育人才高地,为促进学校后续发展做好人力资源的保障,切实发挥了教师教育基地在推进区域教改过程中的龙头与示范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我们对照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县级基地评估标准(试行)(鲁教师字201313号)要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自查情况(一)组织领导1政策保障。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教师教育,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
2、伍作为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来抓,把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区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基地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法规,每年召开一次教师教育工作专题会议。2管理体制。区教师教育基地由区政府领导、区教育体育局主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实施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具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职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业务机构。具体负责区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服务指导、管理评价。3领导班子。区教师教育
3、基地领导班子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岁,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领导班子成员业务素质精,工作作风好,管理水平高,作风正派,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他们热爱并熟悉教师教育工作,了解本地区基础教育和培训需求,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培训专业化的理念,熟悉教师培训与教研,管理经验丰富,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近三年考核综合满意率达95.3%。(二)功能定位1. 资源整合。教师教育基地作为区教育体育局的一个机构,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集师训干训、教研、教科研、电教于一体,全面实现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机整合,遵循“小实
4、体、多功能、大服务”原则,迅速发展成为创新性、有效性和示范性的教师培训机构,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2.职责定位。1.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实施本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干部培训,认真做好培训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到了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过程规范,培训服务周全,培训考核严格。 2. 基地长期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原则,采用“以人为本、指导到位、直面问题、共同研讨”的运作策略,对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电化教育进行管理、指导和服务,并参与教育体育局组织的相关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估。3.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等活动,推进教育创
5、新,组建教师学习协作体,为全区教师搭建协作交流的平台,形成区校联动、学科互动的培训、学习格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深入各中小学加强教师网络研修指导,为我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积极加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5.加强了对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业务管理、指导与服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了“双名工程”,完善“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引领作用。另外,“青蓝”工程、“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引领”工程、 “读书益智”工程“四大工程”的大力实施也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6、。6.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教育队伍。把专任教师的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定期对专任教师的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评估服务能力进行考核;广泛聘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和知名专家以及中小学优秀教师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专家资源库,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聘用合同化,定期考核,建立动态管理机制。7.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开展工作调研,及时给上级行政部门提供了教师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建议,为本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有效的专业咨询服务。8.协助市区教育(体育)局对师范见习生和实
7、习进行了有效指导和管理。(三) 基础设施1基地条件。区教师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0亩,拥有1200m的独立办学场所和800m左右的办公附属用房,校舍和配套生活设施能同时承担300人以上专项集中培训,能满足本地区教师培训的需要。2.专业教室。配备了适用各学科教师各类培训需要的普通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图书资料室、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容纳350余人的多媒体报告厅,设计科学、面积宽敞,可比较理想地开展大型讲座等活动;专业教室够用适用,突出教师专业特点,达到本地先进水平。专业教室没有完全达到标准。3资源建设。中心具有图书资料4000余册,报纸期刊44种,其中基础教育类的报刊和图书资料占总数
8、的85%以上。教育教学和教师用音像资料总量1500小时,达到要求。图书音像资料内容针对性强,利用效率较高,每五年图书音像资料和数字资源补充更新率不低于20%。还建有覆盖全区域的教师学习资源平台和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4.网络基础建设及信息化设施与管理。中心投资40余万元新建的一套集微格教学与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演播室系统,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优质示范课的推广和视频资源的共享。网络出口带宽100M的信息中心,配备了专用Web与资源服务器,且与全区的“校校通”相接,实现了全区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全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立的农远资源网专栏,实现了全区农远资源便捷共享;利用省教师教育网、区教
9、育信息网和学校网络平台,向学员及时提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及相关信息,有效支持中小学通过远程手段开展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支持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自主学习,对学员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中心具有符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均参加过省、市专业培训,能保证远程教育教学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中心的远程教育设施和学习场所,符合国家与地方有关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有附属学校或实验学校作为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用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基地作用发挥充分,正式聘有一批高水平的实践指导教师,协助开展教师培训。 计算机配备不足,无双
10、向视频设备,图书资料数量不足。(四)队伍建设1人员构成。中心具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教育队伍。2.能力建设。专职教师大都来源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有丰富的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策划设计能力,能根据本地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与教师需求,策划培训方案,研发课程资源,设计培训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规范有效地组织实施各项培训活动,与学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较强的研究指导能力,掌握现
11、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方法,能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具体指导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具有较强的评估服务能力,能对课堂教与学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科学观察与分析评价,培训前能对教师进行需求调研,培训中能对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培训后能对培训绩效进行客观评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和服务。2专任教师。基地现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知识广博的专兼职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82人,基本满足了教师教学、研究、培训、服务的需要。其中专职教师39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比例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高级职称占70%以上。专任教师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系列,专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培训者培训,每年培训时间高于
12、72学时。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扣1分;硕士研究生比例没达到15%。扣除1分;名师比例不合要求,扣除0.5分。3兼职教师。中心有兼职教师43人,其中女性教师28人,平均年龄39岁,全部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9人,兼职教师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其中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8人,各级名师、骨干教师35人。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上,我们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了动态管理,与每位兼职教师签订了聘用合同,明确了他们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兼职教师每年参加有组织的活动都在40学时以上。兼职教师作用发挥突出,工作成绩有实效,学员满意率95%以上。(五)经费保障基地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建立
13、了以区财政拨款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教育基地的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区政府统筹安排,纳入区教育事业经费预算和年度建设投资计划,以财政拨款为主,切实保证教师教育基地有足够的运行经费。其余各项专款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形式予以保障。人员经费列入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经费预决算制度和审计监管制度健全。近三年经费审计合格。人员经费每年都能按人按时足额拨付。将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事业预算,按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拨付年度教师培训经费,对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中小学教师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方面尚有待加强。(六)规划管理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
14、各项规章制度,业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岗位具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管理组织网络,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人,人员分工明确,机制运行良好。2.师资管理制定了明确的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发展规划和管理机制,专任教师制定了个人成长规划和专业发展档案,按照专任教师培训要求对专任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每年不少于72学时,并写出详实的外出学习考察报告,学习培训效果优良。专任教师能够按照联系学校制度的要求,经常性深入中小学校定期蹲点、挂职,每年不少于50个工作日,深入了解学校研训情况,写出了极具指导价值的联系学校调研报告和挂职总结,对各中小学学校研训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各学校研训工作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15、3.培训规划规划科学。作为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教育基地集教研、科研、教师培训、电化教育于一体,承担着全区教师教育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等工作,从根本上强化了对教师培训的全方位、综合性服务职能,进一步理顺了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做好教师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科学谋划了全区教师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路径,我们抓住改革关键,分期出台、完善了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决策,探索完善“研、训、教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指导全区各中小学校教干
16、教师制定了专业发展计划,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操作可行。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项目研发,坚持“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教师研究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的培训工作思路,采取了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手段,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加强教师培训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这样确保了教师研训的工作扎实有序开展。4.质量检测质量监控到位。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监控和检查评估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教师培训质量监控和测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和体系。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如组织培训考试等方法,对培训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培训满意度在90%以上。注重培训工作的后续管理,重视培训学员的总结与反
17、馈,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汇总,制定改进措施,保证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延续性和发展性。5.信息管理建立了本区中小学教师、校长等各类培训档案,档案管理规范。基地培训管理制度健全,过程管理规范,培训服务周全,培训考核严格。为保证培训有序进行,建有培训过程资料:教学安排表、考勤记录表、考核考试安排表、成绩统计表、总结反馈及整改措施等。培训过程资料详实,能反映培训的各个环节情况。教师培训实现信息化管理,电子档案齐全,实施中小学师训干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学时学分登记率100%,无差错。(七)功能发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区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在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进一步完善“研、训
18、、教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按照“教干先行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层考核”的思路,培训工作开展的严格、规范、有实效,着力为教师搭建、提供多维发展的空间和平台。1.培训管理全员培训。有计划地开展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各类培训覆盖面广、管理严格、资料齐全、效果明显。在全员培训的第一个周期,全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达98%以上。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进行了岗前适应性培训,新教师培训覆盖面达100%。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100%按计划接受各种层次培训,骨干教师在各自岗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专项培训。有效组织班主任、课程改革、师德修养、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育技术、紧缺薄弱学科等各种专项
19、培训。教育技术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率达到100%。近五年内曾参与组织省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参训率达98%以上,合格率达100%。学历提高培训。为提高我区中小学干部教师的学历层次,制定了教师学历提升规划,积极动员组织本区教师参加通过函授、进修、自学助考、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进行学历补偿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逐年稳步提高,目前我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新课程培训。专任教师和教研员每学期举行一次新课程研修活动,新课程岗前培训受训率达到100%,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稳步提高;教师岗位培训覆盖面达100%;其他培训。根据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我区还开展了教师读书工程,每年定
20、期举行教师专业考试,普通话培训及测试等,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干部培训。据上级有关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工作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中层干部的培训规划,多途径开展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中层干部培训,培训方式由集中面授、分散自学、分组研讨、教育考察、结业考试、工作考核和结业发证等环节组成。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原则,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原则,培训效果的实效性原则,使参训校长、幼儿园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都得到迅速、全面提高,校长园长持证上岗率达到了90%以上。2课题研究及成果。我们构建起了“科研教研一体化”的教学研究模式:大课题引领、小课题切入、区域高位整体推进
21、、学校主体、学科主导等策略,有效指导和组织了全区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师在一体化的教研科研研究中不断成长,成果显著。2011年我区被命名为“山东省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全区有七项课题通过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立项评审,17项课题通过省教研室立项评审;有200余项成果获省优秀教科研成果奖,43项成果获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奖; 54项课题通过市级立项评审,通过率高于全市平均通过率,同时完成了152项区级课题的立项管理工作;74项课题通过市级课题结题鉴定;自能高效课堂研究”课题,已纳入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十二五”重点课题;在全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我区获得31项集体和个人
22、荣誉。2011年,全国区域特色教育模式与典型经验调研暨第二十中学“344”教学策略交流研讨会、全市初中高效课堂构建经验成果推介会、全市初中数学“名师论教”暨齐鲁名师高峰论坛、全市区域高位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暨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科研现场会、全省教科所(院)长会议暨现场研讨会等近10次现场会均在我区召开。近五年内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达到专任教师人均2项,其中教育教学研究或培训研究成果占一半以上。近年来,我们有效组织和指导本区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成果显著。目前,我区有2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有4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有1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有3位教师
23、被评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有14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能手”。有13位教师被评为“沂蒙名师”。一支有实力、有影响的高端教师团队已初步形成,推动着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业务指导。中心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修原则,采用“以人为本、指导到位、直面问题、课例教研”的运作策略,指导本地区中小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对中小学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提供了有效的师资与资源支持、指导和帮助,健全区、片、校级教研网,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和校本教学研究活动,通过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以研代训、专家讲座、名师指导、观摩课、远程导学等形式,支持、指
24、导和帮助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引领教师不断走向新领域。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区域性的校本研修工作会,举办了新课改理论讲座,不同层次的课改论坛、学术沙龙,交流推广校本研修经验和成果,提高了教干教师的理论素养。中心把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纳入视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加强了监督、指导,以保证校本教研的务实高效性。基地主管领导每学年深入中小学校了解指导教学,听课100余节,专职教师每学年下校听课、蹲点指导、送教上门100节以上,能及时发掘、总结、推广本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全区高效课堂建设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有实效、可推广的典型,像二十中的个性化优质课堂教学改革,二十二中的活动式课堂教学
25、改革,册山中学数学科“自备自讲”课堂教学改革,六小“自主-互动-智慧型”课堂改革,高中的动感课堂研究等,在原有领军人物刘建宇、刘建春、王兆娟等基础上,又培养出了姜自凤、朱晓琳等一大批教学新秀。4.政策咨询。多年来,教师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开展工作调研,及时给上级行政部门提供教师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建议,为本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有效的专业咨询服务。5.社会服务。近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教师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服务范围,为所在地区相关机构、组织、社区提供学习资源、设施设备与咨询指导等服务,或为社区提供师资、教室和设备,或联合举办各种培训班,或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26、,取得了社会效益,在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八)工作特色1.特色创新。在教师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质量管理、模式与手段创新、社会效益、培训效果、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我区教师教育特色,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务实培训方式、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一是务实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名师资源、区教研平台和省远程研修平台优势,灵活采取“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培训”五种培训形式,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研修培训,确保每名教师最大程度的参与到研训活动中,通过深入交流研讨,在学习、交流、分享中全面提高培训成效。二是务实培训过程。加强对培训工作的“事前、事
27、中、事后”监督。培训前重点做好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范围、培训方式等的确定工作,确保培训工作能够有的放矢,顺利开展。培训过程中重点加强网络研训监管,学科教研员随时抽查学员的作业提交、网上评论、交流及在线学习情况。培训后认真做好总结提升工作,鼓励学员认真学习,促使教师真正能学有所获、研有所得。三是务实培训效果。在集体研修培训的基础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对培训内容进行二次研修消化,强调研修内容的实际运用。进一步加大教师研训工作在学校办学水平考核体系中的比重,每学期到学校指导工作时,重点对学校教师研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完善“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抓实教干教师专业培训。坚持实行“开门拓视野,关
28、门搞培训”策略,一边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一边完善“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按照“教干先行-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层考核”的思路,抓实专业培训。按照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到各大院校进行了1520天的研修学习培训。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精神,学习归来后举行了全区“国培、省培计划”参训教师专题汇报会,引领广大教师共同提升,一起成长;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了任职资格、素质提高、高级研修的培训学习; 组织了高中学校校长、业务校长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及区教研室中学教研员24人到潍坊、淄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通过听取专家、名校长
29、的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学习了临朐一中、临朐县教研室、青州二中、桓台一中、桓台二中等“四校一室”,在学校管理理念、课程实施水平、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革、尖子生培养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收获。实施“青蓝”工程、“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引领”工程、 “读书益智”工程“四大工程”,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其中“名师引领”工程成效显著。一是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评价。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确立刘建宇等16位教师为学科首席教师,对刘建宇等名师实行冠名制,成立“名师工作室”,以案例分析、研讨为主要形式,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定期开展系列研修活动,以促使“名师工作室”发挥更大作用。2
30、012年4月7日,全区名师培养会议暨名师报告会召开。会上,对第一届“首席名师”和第二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进行了表彰和授牌。在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影响下,很多学校纷纷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一起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案例剖析、研课磨课,研讨交流,在全区老师中掀起了比研究、比学习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教育教学效益。二是提高落实名师待遇,通过评选校内“首席教师”等形式,鼓励更多的教师争优创先。三是开展好“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市区名师和骨干教师开展帮教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名师”评选机制,打造我区的专家型“名师”群体,实现以名师为基础打造名校,
31、以名师为带动促进质量提升,以名师为引领打造优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重新定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打破学校管理科室设置常规,在学校管理结构上追求高突破。我们以为,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基于此,我们着力打造教师教育的学校阵地。在经过反复论证后,我们对全区各学校的学校管理结构进行了整合,重新界定学校管理科室的职能:我们把原先一些行政性的科室撤并后,在学校只设置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三个科室。区教体局还倡导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这样的学校管理格局,突出强调学校管理的去行政化,要求教干教师在研究中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研究”真正变成了全区广
32、大教干教师的教育行走方式。教育行走方式的改变,保证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始终处于螺旋式上升的理想常态。开展网络教研,改革培训模式。为落实关于加强网络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推进教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科研字200912号),构建和完善我区教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常规教科研网络化,我们从2009年10月底开始启动完善我区的教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稳步推进我区的网络教科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力开展网络远程研修,抓实校本研修,实行“上门培训”、城乡结对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成立了“联盟校”教研机制。我们积极倡导开展城乡学校之间、跨学段学校之间、同学段学校之间的“校际联研”和 “联盟校”教研机制,引
33、导全区教师走组团式共同发展的道路。各教研协作体按照教师教育基地的统一部署,针对课改中的焦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主题研讨、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基地学校教师出示公开课,全体教师分科座谈、参与式学习、互动式评课,进行共同交流和研讨,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畅谈对课改的认识、感受、打算等。联盟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推动了学校之间校本教研的交流与合作。2. 表彰奖励。近五年来,在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学评估中,我区都获得“教育先进县区”光荣称号,2011年获得市教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市组织的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我区教育部门始
34、终居于前列。近三年来,我区相继荣获“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区”、“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山东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和“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九)社会影响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区教师教育工作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较高评价,基地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有关培训、管理、服务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得到宣传和交流,赢得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关注。二、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尽管我区在以往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区所处的历史地位和上级领导的严格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
35、些问题和不足:硬件设施配备仍然不足,心理咨询和社区服务等功能发挥方面仍然不够;中小学职称评比的比例较少、优秀教师评比机制不够科学、工作压力过大等因素,一些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缺失严重;村小校长培训薄弱,名师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过硬的教师教育培训师资不足,还没有建立起人力充足的专兼职教师教育培训队伍等问题。下一步我们打算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教师教育基地办公设施设备现代化建设;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基地的作用,实行在新课程引领下的职能转变与整合,以期形成教研、科研、培训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时相互对接、协调、连通的机制,使之真正成为集教育决策研究、教学研究与指导、科研管理与指导、教师和干部业务学习与培训的综合性机构。三是继续加强研训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专精、作风优良的复合型专职研训队伍,从而不断提升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四是努力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教师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将以这次督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开发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争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