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研究报告.doc
《攀枝花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枝花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研究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度: 2009 密级: 公开 项目编号:2009CY-R-15攀枝花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研究报告2010年12月5日摘 要旅游业已成为攀枝花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倾力打造”城市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阻碍攀枝花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正视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了攀枝花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针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景区景点与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地方旅游法规建设、旅游区域联动等方面入手寻求
2、解决问题的办法,力图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应用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勘察走访法等多种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内部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针对性措施,继而实现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报告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及意义,为本研究得以科学、有序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重在构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
3、确了开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实施重点;第三部分:本部分为本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记叙研究过程、析出研究结果,并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克服的困难,总结了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关键词:攀枝花市 旅游业 发展潜力 发掘目 录第一部分 导论1一 研究背景1二 研究基础1三 研究范围2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3五 小结4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5一 基本思路5二 实施重点6三 小结6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7一 研究过程7二 研究结果12三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27四 小结29第四部分 结语30一 研究结
4、论30二 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31参考文献32附 录33致 谢36图表目录1.表1攀枝花市2005年后旅游业统计数据.22.图1研究范围示意图.33.图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示意图.54.表2攀枝花市旅游业宏微观管理调研情况.95.表3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品位与旅游产品开发调研情况.96.表4攀枝花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与管理经验借鉴调研情况.107.表5课题组在2010年攀枝花市政协大会上相关提案情况统计.118.表6课题组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情况统计.129.图3攀枝花市近五年旅游统计数据变化趋势.2510.表7攀枝花市旅游接待支撑系统统计表.2611.图4攀枝花市近五年旅游收入增长率变化情况
5、.2612.图5攀枝花市旅游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预测.2713.附图1课题组在各地开展实地调研.3314.附图2课题组撰写的2010年攀枝花市政协大会发言稿荣誉证书.3415附图3课题组发表成果(论文)的学术期刊.35第一部分 导论一 研究背景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业已成为攀枝花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其产业系统效益日益凸显。2009年2月17日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2009年攀枝花市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报告同时指出“强化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完善旅游
6、规划,搞好项目策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尽快形成一轴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仅2009年,攀枝花市将“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31.5亿元”(实际完成34.77亿元)。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旅游业发展目标,继而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最终将攀枝花打造成“独具吸引力的中国冬季阳光养生圣地”,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也必须做。然而,攀枝花市旅游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组合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小视,充分挖掘攀枝花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促进旅游产业效益最大化成为了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民盟攀枝花市委一直致力于促进攀枝花市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攀枝
7、花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近年来,民盟攀枝花市委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甚感欣喜,同时也为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忧虑。本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初衷,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攀枝花市全面、科学发展,民盟攀枝花市委邀请并组织了一批关注攀枝花旅游事业和从事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研究团队,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研究。二 研究基础攀枝花市各级党政机构近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已经建立,尤其在2005年12月攀枝花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旅游业对市域经济发
8、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参见表1)。表1:攀枝花市2005年后旅游业统计数据年度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旅游总收入(亿元)占市域GDP比重2006457.3418.153.2%2007620.6926.174.1%2008650.0028.126.6%2009684.1434.778.2%资料来源:攀枝花市政务信息公开网()。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和旅游学人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和重视攀枝花市的旅游业发展问题。昆明大学骆静珊教授,攀枝花学院李玫瑾副教授、任宣羽讲师、赖启航讲师,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周洪萍副教授、王联勋副教授、王进副教授、王平副教授、杨明春副教授、采胤杉讲师、杨波讲师等,从攀枝花市旅游规划、旅游业
9、发展对市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攀枝花旅游发展模式、工业旅游发展潜力、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移民文化对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上述旅游业产业成绩和旅游科研成果的取得,客观上为本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营造了有利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同时,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三 研究范围(一)针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预测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的核心;(二)从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组织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攀枝花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形势、不利条件及应对措施进
10、行研究;(三)结合攀枝花旅游的“闭合线”,联系攀枝花旅游的“开合线”,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在四川省内、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内的战略地位做进一步研究。上述研究范围均以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的产业潜力为核心,以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参见图1)。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潜力,促进产业效益最大化问题与对策、发展潜力与趋势预测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组织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品牌塑造及维护旅游区域联动产品开发重心及开发区域重心调整图1:研究范围示意图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在摸清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家底、实地调查攀枝花市现有的主要旅游产品并揭示其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
11、,预测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潜力、促进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对策与与建议,为促进攀枝花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二)研究意义本研究立足本土,以攀枝花市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相关对策与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解决目前困扰攀枝花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部分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同时兼顾理论研究,对进一步拓宽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 小结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
12、范围、研究目的及意义,为该研究的开展明确了方向、找到了突破口,是该研究得以科学、有序开展的基础。同时,本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研究的开展所需理论、研究方式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对研究结论的得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 基本思路本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应用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勘察走访法等多种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内部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针对性措施,继而实现促
13、进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研究目的。整个研究过程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攀枝花市旅游业现状调查确 定选 题理 论平 台实 证研 究科学发展观旅游学理论国内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攀枝花市旅游业现状调查相关学科理论全面分析研究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针对性措施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产业效益最大化图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示意图二 实施重点1、本研究主要由“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企业管理研究”“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地方旅游法规建设研究”“旅游区域联动”等五大板块构成;研究团队分工负责相应板块的研究工作,合作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
14、展潜力的对策与措施。2、本研究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采用实地勘察走访的方式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并在充分占有数据的基础上析出相关研究结论。3、本研究重视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对周边兄弟市州(凉山、楚雄、大理、丽江)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调研,在吸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对策与措施。三 小结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开展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同时理清了该研究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该部分不仅对整个研究过程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能调控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度,进而对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一
15、 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由“研究准备”“研究实施”“研究结果析出”“形成研究报告”四个阶段构成。(一)研究准备1、前期调研及素材准备2009年3月,民盟攀枝花市委组织盟员学习2009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报告中提出的“以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强化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完善旅游规划,搞好项目策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尽快形成一轴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31.5亿元”等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十分重视,随即组织盟内相关人士进行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民盟攀枝花市委还邀请了部分盟外的旅游专业人士参与。经过反复研讨,2009年5月,民盟攀枝花市委决定开展相关
16、的研究活动,为攀枝花市旅游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并初步确定研究方向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初步拟定研究题目为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从2009年5月起,民盟攀枝花市委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调研和素材准备工作,先后到盐边县、米易县、东区、仁和区、西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搜集了大量一手材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之后,基本做好了申报立项的准备工作。2、申报立项2009年9月,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成立并经反复讨论确立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拟实现的目标(相关情况请参阅本报告的“导论”部分),并依据讨论结果填
17、报了课题的立项申报表。2009年12月,经攀枝花市科技局、财政局审批同意,该课题作为“2009年度攀枝花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正式立项。3、理论平台搭建及实证研究样本选取在立项申报等候批复期间,课题组对研究涉及的旅游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其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基本建立起了本研究的理论平台。在立项申报获批后,经课题组反复讨论,逐渐确定了本研究所要涉及的重点样本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确立了实地调研目的地和调研进程,基本完成了实证研究的样本选取工作。(二)研究实施本阶段开展本研究的主体工作,目的是为研究结果析出
18、和最终提出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对策与建议奠定基础。本阶段主要开展实地调研、资料分析整理、阶段性成果发布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实地调研(1)调研目的摸清攀枝花市现有旅游资源家底,为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中旅游资源整合方案的提出提供基础性材料;实地调查攀枝花市现有旅游产品,揭示攀枝花市现有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中的长处和不足,为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中措施与建议的提出提供基础性材料。对相邻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经验和具体措施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借鉴相关的旅游开发与管理经验,借助区域旅游资源互补和区域旅游产品优势,为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中打造和维护攀枝花市市域旅游品牌、谋求旅游区域联动
19、提供基础性材料。在实现上述调研目标的前提下,对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提出综合平衡和宏观调控的相关意见;对攀枝花市旅游品牌的塑造和维护提出相关意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全市旅游市场;最终达成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发掘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促进攀枝花市旅游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研究目标。(2)基本思路本次调研实行市域范围内调研和相邻区域调研相结合、旅游资源整合可行性调研和旅游产品组合可行性调研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从调研目的地上看,着力对市域范围内的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西区、东区、攀钢(含攀矿)、二滩水电站(含库区),相邻区域的凉山、丽江、楚雄大理、进行调研;从调研内容上看,主要对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产
20、品开发、旅游组织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区域联动等7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调研。调研过程中,应本着“经济、高效、便捷”的原则,在一地调研时尽可能涉及调研内容的多个方面,原则上“不走回头路”若非十分特殊的情况,不对同一调研内容在同一地(或单位)进行多次调研。(3)调研实施 市内调研市内调研在攀枝花市旅游局、东区、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西区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攀钢、二滩和相关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开展,主要针对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资源品位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调研。具体实施过程如表2、表3、附图1所示。表2:攀枝花市旅游业宏微观管理调研情况序号调研目的地(或
21、单位)具体调研内容参与人员调研时间1攀枝花市旅游局市、县、区旅游规划区域内旅游企业现状区域内旅游产品现状区域内旅游人力资源现状课题组全体成员2009.10 2东区2009.103盐边县2009.114西区2009.125仁和区2010.016米易县2010.01表3: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品位与旅游产品开发调研情况序号调研目的地(或单位)具体调研内容参与人员调研时间1攀钢(含攀矿)工业旅游发展潜力课题组全体成员2009.102盐边县(格萨拉、百灵山、择木龙、二滩水电站及库区、红格温泉)自然旅游、民族旅游、阳光休闲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发展潜力2009.113米易县(溶洞、世外桃源、麻龙彝族自治乡)自然旅
22、游、民族旅游发展潜力2010.014仁和区(迤沙拉、农家乐)民族旅游发展潜力2010.035西区(金沙滩漂流基地)体育旅游发展潜力2010.03 市外调研市域范围外的调研工作主要在凉山、丽江、楚雄、大理四地开展,重点接触四地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主要针对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组织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4个方面的经验和具体措施进行调研,同时探索区域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区域联动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方式(参见表4、附图1)。表4:攀枝花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与管理经验借鉴调研情况序号调研目的地具体调研内容参与人员调研时间1凉山旅游业宏微观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研究 攀枝花市 应用技术 研究 开发 资金 项目 旅游业 发展潜力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