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羊的典型范例与经济效益探讨.doc
《工厂化养羊的典型范例与经济效益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养羊的典型范例与经济效益探讨.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厂化养羊的典型范例与经济效益探讨摘要 发展工厂化养羊产业,提高养羊业的整体效益,完全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配合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养羊业产业化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工厂化高效养羊以发展现代养羊业为平台,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厂化高效养羊技术关键的实施与效果、努力提高现阶段我国工厂化养羊经济效益的途径三方面论述了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实现我国工厂化养羊的大发展和提高现阶段我国养羊经济效益的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厂化高效养羊 经济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草地
2、资源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为农田的3倍,林地的3倍多,并且还有十分丰富的可利用秸秆,为发展养羊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目前,我国养羊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配套体系还不完善,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人均占有羊肉不足2.5千克,羊肉类的人均消费量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养羊业发展,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之列。发展工厂化养羊产业,提高养羊业的整体效益完全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配合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养羊业产业化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十一
3、五”计划发展中,养羊生产有着美好的广阔前景。 1 工厂化高效养羊以发展现代养羊业为平台,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养羊产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传统放牧式养羊向工厂化养羊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是符合国家“十一五”总体要求,即以转变养殖方式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使畜牧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50%以上。 羊应该由群众来养,脱离广大群众的养羊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大力发展养羊业是我国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值,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所以,采用工厂化高效养羊配套新技术广泛、全面提高我国的养羊水平
4、,提高群众的养殖效益,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1.1确立养羊的生产方向,选定合宜的生产模式随着国际市场羊肉的走俏和国内羊肉消费的增长,羊肉价格持续上扬,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从我国目前的整体养羊水平来看,养羊生产方式长期处于家有户养、分散经营状态,传统的经营和粗放式喂养占主导地位,养羊高新配套技术在养羊增收中的贡献率仍很低,严重地制约了养羊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要适应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推广应用配套的科学养羊实用技术入手,提高养羊的科技含量,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1.2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循环经济思想指导,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高效
5、的工厂化养羊产业,实行工厂化高效养羊可持续发展。 1.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坚持科技先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养羊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养羊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1.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工厂化高效养羊。 2工厂化高效养羊技术关键的实施与效果 2.1优质饲草的高产栽培发展养羊业离不开饲草、料的供给,而饲草、料供给的质量也同样关系到羊业产品的优劣和经济效益。由于饲料占养羊的成本的 60以上,因此饲草、料生产的方针首先是高产,第二是优质。在实践中应当采取用极少量的优良土地种植高产饲草,提高种草的经
6、济效益,其次才是开发利用农作物秸杆,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大幅度减低饲草成本,提高养羊生产效益。 表1新疆几个示范基地3种饲草种植情况 种 植 单 位 年 份 种 植 品 种 平均亩产(吨) 农一师 8团 2003 S-704玉米 5.1(1茬) 农四师 75团 2003 S-704玉米 6.0(1茬) 农六师新湖农场 2004 科多 8号 15.0(2茬) 2004 科多 4号 14.0(2茬) 农九师团结农场 2003-2004 饲用甜菜 13.0 农一师 2005 天香 2003速生草 15.2 昌吉 2005 天香 2003速生草 14.3 2.2优良品种的引种、改良,杂交与利用依各地的
7、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消费习惯及市场发展等特点科学的选定适合本地的“当家品种”,确立生产方向后,采用现代繁殖新技术,积极繁育和推广适宜的新品种。目前,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等省选择的绵羊品种以萨福克、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和夏洛来羊等为主。 2.3高效饲养与管理采用非蛋白氮的利用、饲料组合效应、饲料卫生、饲草青贮与秸杆微贮、羔羊超早期断奶与代乳品、环境调控与营养调控和系统管理等综合技术,重点控制养羊的生产效益与羊肉的质量。 以新疆的实际情况为例,传统的 羔羊断奶时间平均为 46月龄,现在根据消化生理特点研制了适合羔羊710天就能强化补饲或实现超早期断奶的高效乳羊颗粒饲料。这种饲料
8、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羔羊的死亡率,而且还能加快羔羊的生长速度,实现早断奶、早出栏、反季节销售的高效生产目标,同时要求这种饲料的成本低廉、易运输、便储藏,适合新疆山区牧场大、小规模养羊生产的需求。在新疆哈密山区牧场的实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山区牧场羔羊早期断奶的试验结果 组别 试验只数 出生日期 初生重 ( 千克) 结束时体重 ( 千克) 平均日 增重(克) 试 1组 46 3.10-15 2.8 24.5 180.35 试 2组 40 3.10-15 2.5 25.8 204.75 对照组 22 3.10-15 2.6 18.6 92.70 表3山区牧场早期断奶的饲养成本核算 组别 每日成
9、本(元) 每日收入(元) 每日利润(元) 多增重 (千克) 总利润(元) 死亡率( %) 试 1组 0.53 1.08 0.55 5.90 47.3 0 试 2组 0.53 1.23 0.70 7.2 59.1 0 对照 0.33 0.56 0.19 - - 9.09 采用同样的饲养方式和饲料,农区(红旗农场) 4000只1月龄超早期断奶羔羊日增重的抽测实验结果见表4。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超早期断奶技术措施,饲喂高效羔羊颗粒料的羔羊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09.1克,提高了58.02%(P 0.01。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见表5、表6(142团)。 表4农区早期断奶羔羊的增重结果 组别 只数 断奶体
10、重(千克) 60天体重(千克) 4月龄 体重(千克) 总增重(千克) 平均日增重(克) 日增重提高( %) 试验 10 15.32 27.47 38.75 23.43 300.4 58.02 对照 10 16.04 23.40 30.87 14.83 190.1 - 表5农区羔羊早期断奶的经济效益分析 组别 培育时间( 天) 总增重 ( 千克) 平均日增重( 克) 饲养成本(元) 平均每只羔羊利润(元) 试验 78 21.23 272.2 1.17 47.83 对照 78 10.48 134.4 0.65 14.87 表6142团羔羊早期断奶经济效益分析结果 羔羊等级 饲养成本(元) 销售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厂 化养羊 典型 范例 经济效益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