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4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1.2 项目建设方案5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71.4项目效益8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81.6综合评价9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102.1项目建设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建设条件143.1项目区概况14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6第四章 市场分析184.1市场分析18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2第五章 建设方案25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55.2建设规划和布局26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95.4工艺(技术)方案335.5建筑方案375.6节能减排措施405.7实施进度安排41第六章
2、 环境影响评价436.1环境影响43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36.3评价与审批45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6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67.2劳动定员467.3经营管理措施477.4技术培训48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8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18.1 投资估算依据518.2投资估算518.3 资金来源518.4 资金使用和管理51第九章 财务评价529.1财务评价依据529.2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52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29.4财务效益分析539.5不确定性分析559.6财务评价结论55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57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5710.2农业
3、产业化经营57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58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项目1.2.2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一、建设地点:山西太谷县二、建设规模:山西金谷有机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科研、教学、展览、旅游休闲、生态型企业总部区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将果树蔬菜种植、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5000亩。三、建设期限:项目从2010年 6月开始筹备,从2010年 8月至2011年 3月为项目准备期,项目准备期为 8 个月。准备期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具体进行项目策划,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征
4、用建设用地,办理项设前期的各种手续,取得立项批复,筹集项目资金。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项目准备期间进行建设场地的工程勘察。项目从2011年4月开始工程设计,2011年7月开始施工建设。其中,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厂、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项目建设期为32个月,到2014年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生态型企业总部区分期建设,共十期,分十年建设。四、建设内容:1、建立绿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2、建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在绿色
5、农产品种植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加工度,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对绿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仅延长了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且还可以减少鲜活绿色农产品的运输损耗,降低物流成本。3、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4、建设生态型企业总部区。生态型企业总部区采用一次性整体规划,分期滚动开发,涵盖企业总部会所、娱乐、商业、服务中心、酒店式公寓等多种物业形态,注重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的
6、生态型企业办公商务休闲空间的营造。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3.1投资结构项目估算投资总额104114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6000万元(土地租用费6000万元,土地购买20000万元),工程费用45720万元,监理费852.86万元,办公管理费及工资20001.21万元,销售费用4585.09万元,修理及维护费用270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408.61万元,财务费用1985.87万元,流动资金5205.7万元。.3.1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104114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20%,其余部分通过引进社会创投基金、私募基金和银行贷款解决。1.4 项目效益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l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l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l 山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l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规划l 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l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l 其他有关法规文件。1.6综合评价本项目把农业生产、农业文化与农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当地的有利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既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
8、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同时为太谷县人民或外地来太谷县游人增加一个新的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让广大的游览人员从中学习到有关农业的不少知识,增长见识,并体验农业生产的情况,感受农业文化的气息,增强对农村的感情。本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也符合太谷县发展规划,建设必要性充分,建设单位有能力搞好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所以,建议尽快批准该项目立项,以促进其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第二章 项目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有机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有机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有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
9、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已不仅仅受资源制约,同时也受到市场制约。加之入世后对农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理念的冲击,迫使全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其
10、结构调整尤为迫切,更为艰难,也是良好机遇。建设有机生态农业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有机生态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围绕生态种植、有机农产品加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型总部基地建立,以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为目标。为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太谷县委县政府正致力于把太谷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富发展活力、最富文化张力、最富和谐魅力的生态经
11、济县和休闲度假区。太谷县丰富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有机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太谷县致力于建设为山西中部的生态经济县为契机,易合兴机构积极跟进,用创新的理念加快发展本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决定在太谷县凤凰山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有机果树蔬菜的种植、科研、教学、农产品深加工、展览、销售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业园,总面积约为5000亩,使生态园成为太谷县环保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随着城市居民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兴趣的浓厚。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园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
12、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太谷县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业园。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长期以来,山西省一直延续着“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农业发展模式,其产生的危害和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山西省农业厅在2008年11月9日公布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今后农业生产将走节能减排之路,向有机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近零排放”。 按照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
13、力,必须加快培育和构建符合山西省实际的农业产业链,如“种植基地(红枣、苹果、梨、枣杏、桃、葡萄、蔬菜、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生态循环链等。形成具有山西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达到农业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实现山西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太谷县的情况是: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工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有害物质或不科学合理施用,施用后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剩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渗入到地下,污染了井水,或随农田排放流入地面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乱用、滥用农药,过多单
14、一地施用化肥,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太谷县年使用氮肥39.42吨,施用磷肥26.08吨,钾肥14.82吨。由于大量又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不仅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且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乱用农药,滥用激素,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品质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如何在合理发展生态化、规模化种植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收入已成为太谷县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项目考虑以沼气为纽带,对种植业进行污染治理,通过“种植基地(红枣、葡萄、苹果、蔬
15、菜、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的农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的建设,为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排放创造了条件,使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沼渣沼液作肥料解决土地肥力问题,提高经济农作物产品质量和产量。因此,通过“种植基地(红枣、葡萄、苹果、蔬菜、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工程的建设既可增加土地肥力,解决因种植农作物而致土地肥力减退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治理环境污染,起着生态效益。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项目所在区人民大多受地域和思想的限制,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农民广
16、种薄收,毁林开荒现象严重。那么,如何能够找到一条在短时间内既能发挥生态效益,又能让靠山地生存的农户脱贫致富,并能让广大农户所接受的有效途径已摆在当地政府面前,为此,建设一个集传统种值、优势种植、生态环保科研教学、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业园,可以有效地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农户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水平,迅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效农业建设新路,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贡献。三、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园开发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生态农业园观光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
17、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园观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第三章 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太谷县位于山
18、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现有南同蒲、太焦两条铁路线呈八字形横贯县境,境内火车站,铁路专线四条。并有108国道,省道榆长线,太邢线通过,距省会太原仅60公里,距太原飞机场和太旧高速公路45公里,全县县、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2、自然环境:境内东南部山峦重迭,均属太行山余支,西北部地势平坦,是太原盆地的一部分。东北、西南走向的大断裂 ,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形态。境内主要山峰:东有八赋岭;东南有通梁山;南有跑马坪,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跑马坪海拔1914米为境内最高峰。八赋岭至通梁山一带有较大的松林区,其余山上有草皮复盖。主要河流有象峪河、乌马河、均为季节性
19、河流。象峪河源出八赋岭,经范村出境,上游有郭堡水库一座。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3.1.2基础设施水电资源充足。全县建有机电井3000多眼,机电灌站近200处,并有两座中型水库,保灌面积达85%,城市日供水能力为8000吨。县变电站,总容量10KVA。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发达。本世纪初孔祥熙就在太谷创办了铭贤学校,目前全县境内有山西农业大学和太谷师范学校,山西交通技工学校等三所专业学校,太谷县创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县内还驻有山西果树研究所、山西生物制药厂、兵器工业部753厂,航天工业部518所等研究单位和军工企业。医疗卫生方面
20、,县内有山西省精神病院、晋中二院、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较强的医疗体系。市政建设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如今的太谷县城,除以鼓楼为中心的旧街,保持古老文化气息外,新城区已完全具有现代氛围。3.1.3.旅游基础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太谷是文明遐迩的晋商发祥地之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名人孔祥熙的故乡。山西形意拳之乡,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远”字牌龟龄集和“远”字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明末清初,太谷达官显贵云集,因资本一度集中而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金太谷”之称。现有体现中国北方古建筑风格的曹家“三多堂”,是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孔祥熙宅园,慧外秀中,城内北魏时期
21、的无边寺、大佛山天宁寺、阳邑净信寺、凤凰山耐泉寺等寺庙,汇萃了北方寺宇文化之精华,极具开发价值。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观光农业迅速兴起。太谷农业观光游有声有色,年接待京、津、石等地的“农家乐”游客达35000人次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三庄两院一线”的综合旅游线路。“三庄”是指梅苑山庄、怡园酒庄、龟龄山庄。“两院”是指曹家大院和孔宅。“一条线”是指沿范村镇、任村乡、小白乡、侯城乡、北汪乡的一条绿色生态观光旅游线。3.1.4社会经济条件 太谷县辖3镇6乡198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耕地面积45万亩,是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山西省知名的农业大县、山西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2、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太谷先后荣获中国枣乡、中国果菜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农产品基地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县、山西省畜牧业十强县等称号。目前,农业已形成红枣、蔬菜、畜牧、水果、苗木花卉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格局。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92元,山西果树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均位处太谷,为太谷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太谷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在晋中市相对薄弱。近年,太谷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无污染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已见成效。以广誉远国药、黄河制药、中远威制药为龙头的中医药产业已形成产业链,在国内影响较大。全县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
23、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家,年加工转化农产品总量达3.2亿斤,物流储运业也有长足发展。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太原仅60公里,距太原飞机场和太旧高速公路45公里,随着太原环城高速的贯通,距离太原市半小时内高速车程,产品运送方便,水、电供应及通讯有保障。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采用了“种植基地(红枣、苹果、梨、枣杏、桃、葡萄、蔬菜、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的生态种植模式。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生态种(养)技术开发及应用”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有机农业 观光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