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板栗贮藏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富硒板栗贮藏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硒板栗贮藏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富硒板栗贮藏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总述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也是重要的木本粮食。果实营养丰富,据化验分析,含糖17.520%,蛋白质5.710.7%,脂肪27.4%。无论生食、煮食或烹调皆倍受欢迎,还可加工制作罐头、栗子羹、栗子蜜饯、巧克力、代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糕点。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板栗含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还含
2、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安康市陕西板栗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国内两个富硒区之一,所产板栗品质优良,绿色富硒,颗粒肥大,栗仁丰满,色泽鲜艳,涩皮易剥,肉质细腻,含糖量高。生食脆甜,熟食糯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板栗自身不易贮藏,且后续加工不能满足需要,本地板栗主要以鲜销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且易腐烂变质,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项目以本地优质富硒板栗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富硒板栗馅、糖炒脱壳板栗、板栗粉等深加工产品,项目建成后,拟年产板栗馅20吨、糖炒脱壳板栗8吨、板栗粉10吨。项目投产后,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延长了产业链、减少发生
3、砍树伐苗的悲剧,保护了生态。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第二部分 项目的背景以及发展概况项目的背景 我国板栗分布范围广,东北至吉林省的集安县、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在河北省北部以长城燕山山脉为界;西至山西和陕西的黄龙林区、秦岭、巴山直到甘肃的小陇山;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尤以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品种多、产量高。陕西省板栗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栽培品种以长安明拣、镇安大板栗为主。80年代以来,安康市林技中心先后从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引进金丰、上丰、后20、桂花香等板栗品种38个。1999年安康市林技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成功选育出了安栗一号、安栗二号两个优良品种;西北农林
4、科技大学成功选育出柞板11号、柞板14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在全省板栗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根据2010年最新统计数字,全省现有板栗栽植面积435万亩,年产板栗达4.5万吨,年产值2.8亿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和改造板栗经济林265万亩,总面积将达到700万亩。近年来,安康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全市2008、2009年两年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新建核桃、板栗、茶叶、油茶面积7.15万亩,其中汉滨区全区以蚕桑、 板栗、花椒、小杂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有3.47万公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资源优势明显。 2013年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中提出:为充分开发利用我
5、市丰富的山林资源,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山林经济由种养型向加工和市场销售型转变,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体系。走“以林兴工、以工促林、林工一体”的产业化路子,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细分拣、精包装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切实抓好山珍肉蔬、干鲜果品分拣包装和精深加工;带动全民创业。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项目的必要性 安康本地板栗加工企业少、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安康板栗目前鲜销为主、少量加工的状况,板栗的销路将极为棘手,也许又会发
6、生砍树伐苗的悲剧。板栗不耐贮藏,每年因霉烂、虫害、失水和发芽而造成的采后损失达总产量的35%一50%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板栗贮藏保鲜方法。但即使解决了板栗的大规模保鲜贮藏问题,也需要有大规模的加工才会最终解决板栗的出路,避免出现栗贱伤农的现象。然而,板栗的加工制品还相当少,除了糖水板栗罐头和炒板栗二种传统的加工制品之外,目前还难于见到其它产品上市。因此,在解决保鲜问题的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板栗加工品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和项目规模市场分析 2009年,世界板栗总产量120-150万吨,主要出产自中国、日本 、韩国、 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中国板栗
7、总产量占全球产量65-70%左右,达到100万吨左右,随着2003之后,中国各山区县市大力发展板栗产业,自2006年起,中国板栗产量以年10%左右的产量逐年上升。2010年全国板栗产量达110万吨左右。板栗被换称为铁杆庄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并且,随着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各地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板栗产量逐年攀升,板栗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但是总体来看,中国板栗市场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板栗市场仍然是处于初级阶段,板栗市场的大发展,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与“期货”,板栗目前的交易仍然处于当面交易的初始阶段,交易成本非常高,从而导致板栗流通缓慢。如果全国各地能够形成完善的板栗质
8、量标准,加上冷链物流,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板栗电子商务将大有可为,相信栗农板栗尚未下树,板栗已经销往全国,全世界的愿望并不遥远。 二板栗深加工,板栗是很好的原料,可以加工食品,保健品,风味小吃,酿酒,做果酱等,截止到目前,板栗深加工产品仅限于板栗罐头,板栗粉,及小包装蜜饯等,市场开发前景非常广阔。一旦板栗脱蓬,脱壳等机械设备得以应用,板栗深加工行业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三设备制造,配套物流,市场建设,种苗,技术等配套产业,板栗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板栗种苗选育,高新技术推广,配套生产加工设备制造,物流等行业的飞速发展。 由政府牵头,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标准,吸引各地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到板栗市场等
9、相关配套产业建设,从而形成完善的信息,科研,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这样真正做到地方发展,企业赢利,民众受益。市场营销战略采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开拓国内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使产品占国内市场的一定份额,并逐年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争取自营出口权,打开产品的国外市场。同时,在近期内以直接聘用国外代理商或营销网点的办法,开展与国外客商的业务联系,开辟国外市场。采用大批量批发、建立连锁店、订货销售、送货上门(针对商场、特产专卖店、火车站、汽车站、普通商店等)、超市销售等多种方式,使产品占领内地市场的一定份额。创立名牌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和绿色食品标志,提高产品知名度,形成产品规模,以优质规模生产和
10、品牌效益促销售。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实现网上订货销售。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其信息传播及时,覆盖面大,效率高,促进产品营销。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设置产品营销中心。组建精干的营销队伍,营销中心专门负责产品的销售。营销中心下设产品销售广告信息部、产品批发部、产品连锁配送中心、策划部、国内市场拓展部等机构,分工协作,形成产品销售网络。提供充分的运输保障,采用期货方式订购营销运作,不断巩固健全营销网络,以保证产品的及时销售。建立公司网络平台,建立公司网站,充分利用因特网,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进行网上交易。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以及厂址选择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项目拟建在汉滨区项目选址原则和要求 项目建设用地符合用
11、农业建设项目用地规定。 项目建设地点远离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建设区无环境污。 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项目区概况 自然条件 汉滨区居汉江上游安康市腹地,东接旬阳县,西连紫阳县、汉阴县,北靠商洛市镇安县、安康市宁陕县,南与平利县、岚皋县接壤。处于安康紫阳富硒带上,开发富硒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安康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的富硒区(硒在自然界分布极不均匀,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缺硒或低硒生态环境之中,其中l3为严重缺硒区),汉滨区是全市重点硒含量区域,是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集中区。
12、据普查资料提供汉滨区硒资源含量分布情况:沿汉江两岸凤凰山脉以南西起牛蹄,东至双龙等11个镇为带状高硒区,其含硒量平均值达到0.43.0mgkg之间,月河川道12个镇为中硒区,硒含量为0.20.4mgkg之间,北山片10个镇为低硒区,硒含量为0.050.2mgkg之间(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提供);其中:水质含量为0.0210.048PPM之间,农作物中小麦含0.71mgkg,水稻含量为0.471.03mgkg之间,魔芋含1.10mgkg,油菜含2.86mgkg,豆类含在0.039一O.13PPM之间(市疾控中心提供)。蔬菜含量为0.020.09mgkg之间,大米、面含量为0.04550
13、.09mgkg。社会经济状况 汉滨区位于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中部,跨汉江两岸。该区原为县级安康市,2000年因安康地区改设地级市而改今名汉滨区。面积3652平方千米。辖4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76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人口1056万(2007年),是陕西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 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16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74.93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8:42.3:45.9。人均生产总值达18722元,增长14.5%。全年非公有
14、制经济增加值74.7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83%。 基础设施条件食品、医药化工、矿产、建材、水电能源、茧丝为汉滨区六大支柱产业2012年,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35.61亿元,占辖区工业总产值的79.1%。工业企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日趋增强。区域内有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五里工业园区、安康恒口宁陕、紫阳工业园区等园区,土地、水、电、汽等硬件条件完善。 区域内交通发达,汉滨区有西康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境内相继有七条高速即将建成。汉白公路(316国道)及恒(口)叶(坪)、安(康)岚(皋)、恒紫(阳)、安旬(阳)等支线公路。水运在本区也有一定地位。阳安、襄渝、西康
15、三条铁路在汉滨区相交,安(康)常(州)铁路在规划中。是沟通中国西北、西南、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还开辟有通往西安、武汉的民用航空,安康新机场(富强机场) 即将开工。地方协作条件安康市、汉滨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富硒食品产业的发展,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富硒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已分别列入市、区两级“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中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富硒食品产业生产基地,全力做优做强汉滨区硒资源产业,加快全区
16、富硒食品产业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提升富硒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富硒食品产业的突破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区富硒食品产业基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力争成为全市硒资源开发的集中区;富硒食品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实施富硒品牌战略,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的名牌富硒产品,实现富硒名牌目标;建立以富硒食品生产为主的产业园区,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成全市硒生态旅游胜地。规划提出: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产业的关键和核心, 培育10个产值过亿元的富硒食品龙头企业。重点筛选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着
17、力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市场管理、新闻导向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推进“公司中间环节农户”等富硒产品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第五部分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加工方法,下面以板栗蓉为例,说明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板栗蓉工艺流程板栗一分选一脱壳去皮一护色修整一预煮糖一糖液l一熟化一漂洗一破碎一细磨一加热一脱气一灌装一封口一杀菌一冷却-+检验一成品一人库。(三)操作要点(1)选料要求选用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虫蛀、无霉变、不发芽的板栗作原料。(2)脱壳
18、去皮工业化生产可以采用机械去皮,少量加工时可以采用手工去皮,但注意手工去皮时不要损伤栗仁,并立即将栗仁浸泡于护色液中,以免栗仁氧化变色。(3)护色修整在护色液中修去黑斑、残皮等。(4)预煮在护色液A中预煮35分钟,杀死栗仁表面的微生物,钝化表面的过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护色液A的组成为:015亚硫酸钠、005EDTA、01柠檬酸、005维生素C。亚硫酸钠具有漂白褪色作用,EDTA可以络合金属离子,柠檬酸可以降低介质的pH值并抑制单宁的氧化褐变,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5)熟化配制护色液B,将栗仁浸入护色液B中,微沸30分钟至熟透为止。护色液B的组成为:005柠檬酸、005EDTA、005维
19、生素C,调整pH召5。(6)化糖将糖溶解、过滤,备用。(7)细磨在胶体磨中将栗仁磨细。(8)脱气在600800毫米汞柱的真空下,515分钟,脱除酱体内的空气。(9)杀菌100下20分钟。(四)产品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色泽:淡黄色,色泽均匀一致。滋味及气味:具有栗子本身特有的味道,无异味。组织形态:细腻均匀的馅体。杂质;不允许存在。(2)理化指标固形物含量45,总糖20。(3)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舀104个克,大肠菌群30个100克,致病菌不得检出,铅2毫克千克,二氧化硫20毫克千克。工艺难点及应对措施板栗加工中有三大难题:一是去皮,二是褐变,三是破碎。剥壳、去衣板栗外有坚硬致密的果壳,内有薄薄
20、的红衣紧贴果肉,因此,剥壳去衣就成了板栗加工的首道工序。目前还没有板栗专用的剥壳机或去衣机,有关单位正在抓紧研制之中。剥壳有生剥和热剥二种方法,生剥法是在栗子的端部用特制的钢刀切除一小块果壳,切口不伤及果肉,然后用钢钳将其余的果壳剥除;热剥法是当板栗果壳在高温下自然开裂后,借助于钢钳进行人工去壳,热剥法的具体方法有:太阳下暴晒6-10h;60-70下烘烤1-2h;70-90下烘烤0.5-1h;沸水(100)热烫3-5h;60温水下料,在4-5h内升温至90;150-180下烘烤20-25s。热处理的具体时间以果壳开裂为准。试验表明,用上述第三种方法剥壳的板栗果肉色泽好,生产效率高。第四种剥壳方
21、法可降低果 肉的破碎率,剥壳、去衣一次完成,效果较好。传统的去衣方法是用热碱法,先将去壳的板栗投入浓度6%-10%、温度90-95的烧碱溶液中(栗果与碱液比为1:2),浸泡2-3mins后捞 出,用清水冲洗后转人旋转式磨光机内磨去内衣,之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再用2%-4%盐酸中和4-6mins。这种方法的明显弊端是果肉明显褐变,也污染环境,所以目前已很少使用。将已去壳的栗果在95-100热水中烫漂数分钟,捞出趁热除衣是比较理想的去衣方法。烫漂液 中可加入0.0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异抗坏血酸钠、1%食盐和0.1%柠檬酸,以达到护色的效果。褐变的控制褐变是板栗加工中的普
22、遍现象,是影响成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其它大多数果蔬的褐变情况不同,板栗的褐变有其十分明显的特点。大多数果蔬采后不久,尤其是在受损伤之后的数分钟内,便会出现明显 的褐变,这是由于采收和采后处理过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外伤和内伤),使细胞内本为彼此隔离的酚类化合物和多酚氧化酶相互接触,同时大量的氧气通过伤口进人细胞内部,这样就造成酚类化合物氧化,最终产生黑色素类物质。但是,板栗的褐变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在明显受伤的情况下,也不会像其它果蔬那样快速褐变。事实上,板栗褐变主要是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才比较明显。烫漂(或预煮)是果蔬加工中的常规工艺,其主要作用就是要使多酚氧化酶失活,从而有效地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栗 贮藏 深加工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