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doc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意义伟大而深远。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早已不需要再争议的话题了。谁要是还在这上面别有用心,说三道四,那只能说明谁的思想意识一定存在问题,就是对国家民族的基本情感问题。下面整理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欢迎阅读。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1近年来,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不同观点,有持否定态度的,有持肯定态度的;有说这场战争应该打,也有说不该打;究竟怎样评价这场战争。历史是试金石,时间是也是试金石。朝鲜战争过去70年了,应该成为历史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70年了,应该经过时间的检验了。7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场战争,结论应该更加客观、公正。用世界目
2、光审视朝鲜战争,也就是以“第三只眼”看朝鲜战争,是指不以自己的眼光,而是以旁人的甚至是战场对手的眼光来看待朝鲜战争,这样往往能看得更全面、更透彻、更令人信服。不管什么人来议论朝鲜战争、不管站在什么立场上看朝鲜战争、不管对朝鲜战争持什么观点,有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朝鲜战争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起来了!”世界对朝鲜战争性质的评论背 景: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美国和苏联出兵朝鲜,在朝鲜以北纬38。度为界线划分了两个受降区,由美苏分别接受侵朝日军的投降。后来,这条受降的临时分界线,就成为朝鲜南北分裂的“国界”。南朝鲜归美国扶植的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政府统治;北朝鲜为苏联支持的金日成为首的
3、劳动党领导。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苏联和美国先后从朝鲜撤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急需将朝鲜半岛营造成遏止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美国总统代表鲍莱在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这种说法代表了美国决策层的观点。南朝鲜军警在被炸毁的废墟前留影1948年5月,李承晚通过南朝鲜单方面非法选举上台后,在美国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嚣:“要解决南北分裂,就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并提出“北进统一”的口号。在李承晚的唆
4、使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朝鲜军警在“三八线”上向北朝鲜发动武装挑衅、骚扰、进攻432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开始统一祖国。美国总统杜鲁门6月27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从军事上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同时派美国第7舰队开赴台湾海峡,以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侵略朝鲜,干涉中国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接受联合国旗帜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为南朝鲜提供军事援助,可以使用联合国的旗帜。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已被美国玩弄于股
5、掌之中,当时美国助理国务卿鲁斯克叫嚣:“我们就是联合国”。至此,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战争,演变成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国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韩国军队也归“联合国军”指挥,共计17国作战部队。朝鲜内战爆发之初,人民军所向披靡,1950年8月中旬,南朝鲜军队仅剩下几万人,连同前来增援的10万美军被围困在朝鲜最南端釜山的狭小地域。然而,美军利用人民军后方兵力空虚,9月15日,由麦克阿瑟指挥7万多美军,
6、在500架飞机、260多艘军舰的配合下,实施了仁川登陆,将人民军拦腰斩断,使人民军腹背受敌,朝鲜战局发生逆转。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利用装备和兵力的绝对优势,举行全面大反攻,并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边境城市,北朝鲜面临亡国之危,中国领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10月1日,金日成给毛泽东发来了加急求援电报。毛泽东和中国政府经过反复犹豫之后,下定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出国作战。因此,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政、武装侵略朝鲜并霸占台湾海峡,干涉中国解放台湾内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亡国危急,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由金日成代表朝鲜政府求援
7、,中国被迫进行反击的正义之举。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中指出:“朝鲜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的美国学者艾伦怀廷在中国跨过鸭绿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一书中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朝鲜战争前夕正专注于解决压倒一切的国内问题,而中国的介入是由于中国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结果。他的结论得到拉塞尔斯珀尔在龙的参与:19501951年中国在朝鲜对美国不宣而战和安
8、东尼法勒-霍克利的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回忆一文的支持。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通过对披露的新材料的研究认为: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支配的。他说,关于是否介入战争的争论在1950年10月份甚至在周恩来与印度大使潘尼迦著名的深夜会见后还在继续进行。只是到了10月13日,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再次权衡了中国介入的风险和代价之后,才重新确定有必要在朝鲜部署军队,因为如果中国军队不介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会受到明显的威胁。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评论说:“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
9、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胜的局面。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美国逐步加强援助越南。北京视之为资本主义包围中国的行径。凡此种种加起来,都促使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美国世界历史杂志1995年第3期,在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过程和依据一文中指出:“6月26日,杜鲁门即下达了出动海军和空军支援南朝鲜军队以及派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的命令。杜鲁门还要约翰
10、逊用电话通知麦克阿瑟,动用在远东的海、空军力量支援南朝鲜,但只能在三八线以南活动。会后,佩斯立即向麦克阿瑟下达作战命令:对三八线以南的“所有军事目标都可以出动空军”,“海军对所有海岸水域及港口可以自由采取行动”。这就是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就迈出了卷入战争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中美之间的抗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还有必要指出,在美国总统和陆军部长的命令下达时,联合国安理会尚未开会通过所谓支援南朝鲜的决议案,美国国会也还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讨论。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采取的军事行动甚至没有任何表面的合法化。当然,白宫对此并不是不介意的。”韩国人眼中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韩人民军非法越过
11、南北军事分界线38线,向南韩全面进攻,韩国战争爆发,到1953年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展开了3年多的战争。韩国战争是在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支持下,北韩的金日成非法侵略南韩的战争,韩国军和联军联合阻止共产势力的扩张,是一场既是守护世界自由的战争,也是代表自由民主主义国家的战争。美国总统杜鲁门资料图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军的海、空军参战,支持南韩。当天联合国召开安理会,并通过了决议,决定为了打退北韩的武力攻击,恢复国际和平和朝鲜半岛的安全,向韩国提供必要的援助,并事后承认了美国的军事措施。6月28日驻东京的美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前往南韩视察战线,并要求美国国务省派出地面部队。1950年,朝鲜战争
12、爆发前,麦克阿瑟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威克岛会晤。(资料图)7月7日,为有效进行在朝鲜半岛的联军军事活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最高指挥权交给美国,并决定美国的麦克阿瑟为首任联军总师,派遣联军参战。从此,美国的麦克阿瑟掌握了朝鲜半岛的军事指挥权,16个国家派遣的陆、海、空军和地面部队归属联军总师的指挥之下。当时,李承晚总统签署”对战照会”,决定把韩国军的作战指挥权交给联军总师麦克阿瑟,7月14日交给联合国。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是这样评价朝鲜战争的:1950年6月25日,共产党统治下的北朝鲜入侵南朝鲜,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称此入侵行动违背了国际和平并要求共产党从南朝鲜撤军,共产党置之不理。于是联合
13、国要求其成员国给予南朝鲜以军事援助。16个联合国成员国派兵去了南朝鲜,41个成员国提供了军事装备,食品或物资。图为1950年7月美军第24师一部到达朝鲜大田火车站。其中,美国提供了十分之九的军队,装备和物资。中国则派兵支援北朝鲜,而苏联向北朝鲜提供军事装备。朝鲜战争在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与北朝鲜签订停战协议之后结束。北朝鲜和南朝鲜之间的永久和平条约则从未能达成。美军仍驻扎在南朝鲜以防止朝鲜双方的敌对行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对朝鲜战争的说法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2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震撼。是一种惊天地、震鬼神般的震撼
14、。抗美援朝,自小就听说过n多次。课本上有一些这类故事,比如上甘岭、邱少云,还有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京剧奇袭白虎团,从这些作品中感受了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的强大和尊严。对于细节和全况则不甚了了。远东 朝鲜战争则既是全景式的、又是细微式的书写了这场战争。全是按时间序列为主线从战争起因、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板门店谈判依次道来。中间既有国家高层领导的活动记录、也有双方普通士兵的战场纪实(这是此书记录最多的内容),每次战役记录,都从高层设计、东西两线双方的排兵布阵、战役具体进展、后续影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详细记载。是军迷们可读的一部战争纪实力作。读此书最震撼我的是中国志愿军的大无畏。这方面的线索书中
15、俯首既是,充斥全书。中国志愿军的大无畏、不仅震撼了当时的联合国-军,透过此书,至今仍震撼着今天及以后的读者。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当年的志愿军们就是一群不要命的人。愣是用国内战争缴获的参差不齐的土装备打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用两条腿翻山越岭去和联合国-军的汽车、坦克、飞机比速度,打迂回、穿插。用趴冰卧雪、炒面就雪来抵抗鸭绒睡袋、空中补给的联合国-军。这是全局性的大面情况。更有甚者,志愿军们常常是自带粮弹在5-7天的战斗中耗光后,只能忍饥挨饿,遇敌只能用石头和身体去抵抗。惨烈到不忍读。每每掩卷,心中总在思索,是什么使这些勇士如此的奋不顾身?今天若国有难事,可有勇士再生?是祖国在身
16、后,是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土地改革,使那些即使是解放战争中刚“解放”的军人们,也对祖国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未来主人这一景愿充满认同。这是中国赢得这场战争的根基和关键。如此,第二问,我不抱乐观态度。如此,也就理解了“共同开发”的些许。也许,有人会不服气,说从来就不乏勇士。方正县的汉奸碑不是被当今勇士所砸吗?是的。我承认,就是当下也不乏勇士。我在书中读到第五次战役中、东线战场上因穿插过远和组织协调失误而被孤立包围的60军180师、弹尽粮绝、分散突围时,有一支伤病和文工团队伍,“在一条山沟里,他们被美军的坦克堵截,美军残酷地向挤满中国官兵的山沟开炮,然后进行坦克碾压。这些中国官兵虽然没有了任何还击
17、能力,但是只要不被打-倒,他们就反抗,他们反抗的唯一方法就是奔跑,就是不把双手举起来。”看到这些羸弱而坚强的勇士,即使战事失利、勇士之心不息,这种遍地皆是的勇士,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土壤。勇士于今,已是另类,已是稀有。那么,是什么抽去了这个民族的勇士之魂呢?是私有制的泛滥、是私心、私欲的泛滥,导致整个国家和民众道德滑坡、两极分化。是做蛋糕的不分蛋糕、分蛋糕的不做蛋糕,导致普罗大众国家认同下降,分到蛋糕的要把蛋糕叼到安全地带,富人携带财富移民成风;没分到蛋糕的是多数,有人在钻研分糕术、更多的人在死命看守着自己的活命蛋糕渣,防着被资本、精英之类的国家宠儿给算计去了。这样的社会,分到蛋糕的人不屑做勇士
18、,没分到的人不想做勇士,除非是高士之人遇到结点之事。私有制、私欲泛滥的社会、资本是国家的主人,只有雇佣,不可能产生遍地的勇士。没有了一个社会多数人的主人地位,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力量源泉。这样的国家是软弱的、如此,河蟹也就是必然的。是时候了,是中国到了对私有制说不的时候了。毛主席晚年说过一句话,国有难事可问谁。套用一下,如今中国这个内忧外患纷扰的时刻,国有难事可靠谁!抗美援朝给我们的四大启示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开国之战。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军队在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及其统率的17国军队的殊死较量中,显示了高超的战略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也赢得
19、了尊严。抗美援朝战争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军事遗产,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战略视野,启迪了我们的战略思维。核心利益就要准备用鲜血来捍卫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中国领导人就高度关注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朝鲜战争特别是美国的大举进攻,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和严重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践踏。美国不断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不仅武装支援南朝鲜,支持法国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从南翼牵制中国,而且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进驻基隆、高雄两大港口,武装阻止中国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合围。另一方面,中国的领土受到攻击。美国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辑安等地进行频繁轰炸和扫射,还袭扰山
20、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大有将战火从中朝边境进一步扩大之势。更严重的是,当时中国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主要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军的威胁之下,甚至首都北京也受到美国重型轰炸机的威胁,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或战略浅近纵深。面对核心利益受到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努力,曾多次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并强烈要求美国空军和海军舰队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抗议美国侵入朝鲜的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镇乡村的轰炸扫射,要求美国军队撤出朝鲜,但都无明显效果。周恩来曾说:“过去我们是管过理过的,如向联合国控诉等。现在这样已经不够了,应有新的决策。”这个新的决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国家核
21、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毛泽东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一思维表现出的眼光和胆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在毛泽东的战略视野里,战场胜败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标准,“入局”或“不入局”才是出兵与否的标准。这就将“跨过鸭绿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境界。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美国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中便坦陈:“朝鲜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
22、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局,不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保卫了国家安全,而且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中国以一国之力抗击17国军队,严正地捍卫国家利益,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即使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增兵使战争升级,但还是接受了中国的警告,没有将战火向北纬37度线以北延伸。抗美援朝战争使美国人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愿意用鲜血捍卫国家核心利益。铁的意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场是物质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战争的血腥杀戮和剧烈破坏,极大地冲击人们的战争
23、意志,使人心存狐疑和幻想,就连很多战争史上有名的将领也难免会出现意志消退的情况。然而,抗美援朝战争却不是这样。中国政府一旦做出参战的战略决策,展示的便是钢铁般的战争意志。铁的意志,就是有敢打的信心。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客观分析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即“一长三短”: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三个弱点,一是战线太长,二是运输路线太远,三是战斗意志不强。针对核讹诈,毛泽东指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美国那点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人。即使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
24、对整个宇宙说来,也算不了什么。”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支撑着战争全局。其次,是有真打的决心。在 7月,美国作出介入朝鲜内战的姿态以后,毛泽东即做出军事部署,集结5个军25万人组建成东北边防军,尔后又将两个兵团调到津浦、陇海两线以策应东北,同时制定了大城市防空计划,并转移了东北南部部分工业设施和战略物资。从战争部署到实际参战也就一步之遥。一旦参战,即将一切聚焦于赢得战争胜利这一根本问题上。首次参战就投入4个军及3个炮师,对敌当头棒喝;在7个月时间里,连续发起5次战略性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毙伤俘敌23万余人,为整个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美国误以为中国不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了和平 为了 和平 纪录片 观后感 个人 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