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林下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2016)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习水县贵州省习水县双龙乡林下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贵州省习水县双龙乡林下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执行单位名称:广东大一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项 目 负 责 人:XXX私募某某投资公司 法人代表:XXX项 目 性 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广东大一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XXX 技术负责人:XXX 2014年5月23号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第三章 建设条件和阻碍因素 8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第五章 市场分析和销售方案13第六
2、章 项目建设方案14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8第八章 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19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20第十章 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与增收效果评价23第十一章 劳动组织与管理26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29第十三章 附件2913.1图1双龙乡产业发展示意图3013.2图2双龙乡天麻种植规划图3113.3.图3 天麻人工授粉培养室3213.4.图4 林下种植天麻技术现场培训32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习水县双龙乡林下天麻标准化种植基地1.1.2建设性质:增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广东大一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1.4法人代表:XXX1.1.5建设地点:习水县双龙乡双龙、
3、玉坪、桃元。1.1.7建设期限:2014年2016年1.1.8建设内容:2014年秋建设林下天麻基地60亩。1.1.9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78.5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7万元,其他费用11.5万元。1.1.10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8.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5万元,招商引资70万元。1.1.11项目达产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1总投资万元78.51.1基本建设投资万元671.2其他资金万元11.52年销售收入万元2403年成本费用万元404销售税金万元05年利润万元2006投资回收期年2含建设期1.1.12项目辐
4、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好项目。项目达产后,在双龙乡当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力争2015年全乡预计发展社员600户,实现种植天麻10万平方米(其中:有性繁殖3万平方米,无性繁殖7万平方米),总产量60万公斤以上,总产值6000万以上。为习水地区林地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1.2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一、双龙乡的基本情况及中药材发展的优势由于地理位置和机遇原因,在发展中药材生产方面,双龙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在双龙乡15万多亩的土地总面积中,能够用于发展中药材的面积有67万亩左右,为中药材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
5、资源。 双龙乡2、有有利的气候条件:双龙乡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较高,属高山和半高山地区,气候的总特征是:温和、凉爽、湿润、雾气重、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雨热同季,小气候特征明显,非常适应各类中药材的生存和发展。3、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习水县是全国中药材的重点产区之一,双龙乡更是习水县的重点产区,根据习水县1983年至1987年中药材自然资源的普查结果,全县609种野生的中药材自然资源中,双龙乡就生长有548种。尤其是根、皮、叶、花、果等各类野生中药材遍地都是,应有尽有,生物多样性特征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油厚朴、天麻、杜仲、黄柏等名贵中药材产量大、质量上乘。据统计,
6、双龙乡每年的各类野生中药材产量可达上百吨,常年收购量在50吨左右。4、有悠久的野生中药材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双龙乡野生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千百年来医治病都靠野生中药材。因此,形成了妇孺皆知药,人人能治病的风气。特别在近几十年来,当地的很多土中医,常常把野生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据统计,80%以上的野生中药材均在双龙乡通过人工种植获得了成功,在一些品种上,还突破了高技术的种植技术,如在天麻种植上,已经掌握了天麻无性种植技术,并已基本突破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为今后双龙乡中药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双龙乡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双龙
7、乡中药材具规模地发展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尤以1988年20万株油厚朴落户双龙为标志,从那时起到现在,双龙乡野生中药材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高潮。如今,全乡已种植各类中药材28800余亩。其中:油厚朴13500亩,五倍子800亩,黄柏1500亩、杜仲2000余亩,天麻11000窖,另外还有木瓜、金银花等数百亩,种植范围遍及全乡一半以上的农户。现已建立起初具规模的油厚朴生产基地和天麻生产基地3个。通过中药材种植,群众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1996年以来,全乡中药材收入年均达1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80余元。尤其是我乡的双龙、玉坪、桃元等村,中药材的收入已占农民总收入的30%左右,如双龙村的沙坡
8、组,全组有农户40余人,该组农民的收入80%靠出售油厚朴、天麻等中药材,户均出售中药材收入近3000元。为稳步脱贫奔小康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充分发挥长白县的资源优势,以特色林地经济带动全镇乃至全县中草药材产业发展。1.3整合评价和结论1.3.1整合评价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并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国内、外医药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发展前景良好。该项目的建设是我县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对我县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习水基地有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习水中药
9、材产业,扩大和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是辐射带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高效特色产业项目。1.3.2结论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真正做好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有利于林下天麻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镇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习水县双龙乡双龙村、兴中村、杨坪村位于黔北大娄山北坡习水县东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森林资源,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极为适宜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随着传统
10、人参产业的衰落,林下天麻产业将成为双龙乡经济发展快慢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否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参是忌连作的植物,采用传统栽参方式是伐林栽参,每年要砍伐大量森林,使资源逐年减少,林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引起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和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参业生产面临重重困难和危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从客观上使林地砍伐量减少。因此,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放在长远的利益上,利用老参地和林改后分得的天然林栽培天麻,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用,避免毁掉大量森林资源,从而保证天麻产业蓬勃、健康、持续发展。对我镇发展生态型健康产业,提高生态环保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目的及意义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发展习水特产业已成为东南部山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和亚健康状态,世界各国人民对“回归自然”和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中药和以药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日受青睐,向中药和保健品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必然。其中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中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新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自双龙山区的林下天麻是用量大、用途广的品种。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健食品需求,天麻会被广泛的应用于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多项领域中,可谓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容量空间宽阔。所以林下天麻产业的发展潜力
12、极大,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是一项易管理、利润高、市场广阔的高效种植项目。以取得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加快天然林地栽培天麻研究和推广,逐步建立起立体生态农业,走向良性循环管的道路,从而巩固扩林下天麻种植面积,提高林地使用率,增加单位面积附加值,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现代中药材生产集约化产业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一定规模的产业。项目建设有利于双龙野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对保护和恢复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提高天麻产品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有重要意义。第三章 建设条件和阻碍因素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习水
13、县双龙乡地处习水县东南部,距县城所在地双龙乡62公里,全乡总面积10363平方公里,边临官店、仙源、良村等乡镇,耕地面积27778亩,3500余户、15000余人,海拔高度在6401800米之间,地形切割极大,人称“习水小西藏”,属典型的山区地貌。3.1.2自然资源情况森林覆盖率达72.1%,土壤为山地沙壤、黄壤和灰泡泥土,林地腐殖土土层深厚、疏松、呈微酸性,PH值5.5-6.5;独特的黔北高原地理效应、全国少有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建设原生态天麻种植产业的坚实基础。矿产资源有无烟煤、铁矿、硫铁矿等为主。年平均气温12.1,年均日照时数1669小时,年平均积温20002300,年平均降水量1157
14、毫米以上,无霜期250天。3.1.3自然环境条件项目基地远离城镇、公路、无任何工业、生活污染。经检测该区域内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其中,大气环境质量和灌溉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和饮用水质量标准。3.1.4项目区经济及社会环境双龙乡现辖5个行政村,双龙村为镇政府所在地,双龙乡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独特的土壤结构及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林下天麻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林业、特产、水利等多种行业支撑的产业格局。3.2项目实施有利条件3.2.1政策环境双龙乡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基础条件和生产经验,而且习水县已将油厚朴、金银花、林下天麻等产业发展作为我县中药材发展的支柱产业,正在推广林下
15、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3.2.2资源优势项目区地处海拔500米860米的平岗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栽培区内没有大气、水源污染源,且项目区林地资源丰富,大约有2231公顷,为大面积实施林下天麻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2.3市场优势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天麻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药用,发展到饮食及滋补保健等行业,需求范围逐年不断扩大。尤其从2010年春季,国内用量急骤上升,出口不断增加,货源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因此,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3.2.4科技开发能力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发展,双龙乡已经取得了大量林下天麻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成熟的
16、产业技术工人为实行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人员保证。由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副所长朱国胜担任合作社首席技术顾问并对所有种植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科学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基地建设符合GAP标准。项目单位已设有专业的合作社,朱国胜顾问常常带领科研小组到该乡进行技术培训、及科研协作。具有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可以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和达产达效。3.2.5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距长临公路9公里,交通条件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项目区通讯联络方便,建有小型水电站1座,电力资源比较丰富。3.3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3.1资金短缺资金不足是本项目发展的大问题,因此需要上级部门投入资金支持。3.
17、3.2一次投入大、收益期较长的解决办法优质天麻种苗和菌材价格较高,土壤有机肥料要求高,后续管理、附属设施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扶持。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双龙乡现辖5个行政村,53个村民组、3135户、16452人(其中:农业人口15225人),散居少数民族42户、126人。劳动力5586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4116人);耕地面积27778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5240亩),人均耕地面积1.95亩;201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637万元,人均收入5250元。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有事,种药材种植户458户,现有技术人员15人。2012年全乡种植天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麻 标准化 种植 基地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