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doc
《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前言土壤调查与制图就是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各种土壤类型的发生、发育、演变的规律及分布状况,研究各种土壤类型的区域性特征、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研究土壤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及相关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土壤资源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是指土壤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分为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分布。土壤地带性分布可以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分布,其中,水平地带性分布有可以划分为经度地带性分
2、布和纬度地带性分布。通过土壤调查与制图的野外实习,对于掌握书本知识和我们进一步认识土壤具有重要意义。1 实习概况1.1 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6日1.2 实习目的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理化性质的测定,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对土壤形成过程中地形、气候、母质、植被、时间以及认为活动进行简单了的了解,认识其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对土壤进行简单命名,并深入认识各类型土壤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好的利用措施。实习有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地情况紧密结合,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基本理化性质的
3、测定方法;2结合实地学习并思考土壤类型与成土因素的的关系并学会根据成土因素估测土壤类型;3从实地观察中理解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分异,以及水热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4思考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法。1.3 实习路线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旁金马河河段都江堰青城后山枫楠村黄壤砖厂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实验基地1.4 实习区概况1.4.1 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和河网稠密地区之一,又称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地
4、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带沉积物厚度达300m,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成都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8左右。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雨天平均约300天,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农田水利十分发达,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河渠纵横密布,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柑橘、柚子、油桐、茶叶、药材、蚕丝、香樟产区,向有天府之国美称。其中水稻、小
5、麦和油菜,产量高而稳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粮、油分别约占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养猪水平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猪基地。1.4.2 温江区温江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邻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连郫县是成都的卫星城。温江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畴沃野,竹木葱茏,具有典型的川西平原风光。历来以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大蒜、烟叶、大麻和肉、蛋、蔬菜、花木著称,是“天府之国”的“膏腴之地”,素有“金温江”之称誉。1.4.3 都江堰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
6、、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4.4 崇州崇州市(原崇庆县)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25公里,位于
7、天府之国的腹心。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总人口66.11万人。市辖25个乡镇。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崇州市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
8、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2 实习内容2.1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学生公寓旁气候: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地形:地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坡度小于5母质:岷江近代河流冲击物(灰色河流冲击物)生物: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为水稻,油菜等人为:水耕熟化时间: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演变土壤剖面特征及类型如下:表1 土壤剖面特征土层(cm)pH质地颜色结构根系紧实度侵入体水分0202035358066.5
9、6.57.07.07.5中壤重壤重壤暗灰暗黄棕暗灰黄团粒块状棱柱状粗根少量细根少量细根较松紧紧有无无较润润润表2土壤类型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人为土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渗育灰潮田半沙半泥田该点位于冲积扇中部,河流阶地较高的位置,土壤长期淹水,地表水向下渗透,再加上长期的人为耕作熟化,最终发育成渗育型水稻土,该土壤有一定的淋溶和淀积作用,土壤中性偏碱,无石灰反应,土壤结构为棱柱状结构,结构面上有白色胶膜和锈纹锈斑,说明该土壤通气性好,是一种质量较好的水稻土类型。一般为两季田,小春种植小麦、油菜、大蒜等,大春种植水稻、玉米等,由于灌溉条件好,土壤能灌能排,肥力较好,因此产量较高。由于现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10、,城镇周边的土地大多都被政府征用,这就出现了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相矛盾的地段,这就需要政府的调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到耕地的数量,保证当地的耕地能养活当地人民。2.2 金马河河段2.2.1 河漫滩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地形:河漫滩母质: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生物: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人为:人为作用较少土壤类型如下表:表3土壤类型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初育土新积土冲积土灰色冲积土白眼砂土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高水位或洪水时被淹没,平水期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
11、。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河流沉积物二元结构明显,下部由较粗大的河床冲积物(主要为粗砂和砾石)组成,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的较细的河漫滩堆积物(主要是细砂和粘土)组成。由于大小不等的砾石较多,不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调查 制图 实习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