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明生态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国明生态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明生态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明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1-1、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民族兴衰存亡和子孙后代福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生态保护立法工作的不断加强,全国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农村生态环境开发工作的全面深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工作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工作水平的攀升,2004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在各级政府的思想上、意识上取得了高度统一的认识。2013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全国生态功能
2、区域的划分,为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健康发展,以及制订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4项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强调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导和要求下,六安市政府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围绕发展
3、特色农业,六安市政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畜牧、水产、蔬菜、果品、花卉五大产业,其中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走公司加农场(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模式,2002年畜牧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已达到30。在渔业结构调整中,六安市实施工厂化养殖、滩涂贝类综合生态养殖、虾池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突出发展淡水养殖和深海养殖,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综合效益。2002年渔业总产值已达15亿元,占农业比重的33。到2004年六安市的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1-1-1、创汇农业再攀新高。近几年,六安市各级政府抓住开放改革不放松,以经济国际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方面,注重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倾斜,通过抓大靠大、优势互补等
4、措施,使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2002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增长了30.8。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壮大出口骨干企业,实施农产品结构、市场、产品多元化战略,不断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六安市农副产品出口额达13.1亿美元,增长了11.2,占全省的32。1-1-2、观光农业前景看好。立足六安旅游资源的优势,先后建起了悠然兰溪度假村、南山休闲度假村、杭淠湾生态渔港等一批“乡”味十足的旅游景点。1-1-3、都市农业初显端倪,构架起新的农业发展空间和亮点。根据城市生活消费需要,花卉、盆景、根雕等城市新型农业经济迅速崛起,使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9.98万亩;集
5、中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形成了生猪、蔬菜等菜篮子基地17个;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园林城市、通道绿化等林业生产。六安市政府为快速改善不良的环境状态,变被动为主动,正在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种植项目的发展,同时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近几年,在六安市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发展农业生态养殖、种植项目,既改变了六安的环境生态状况,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形成为了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获得了双赢的效果。1-2、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链:农业的产业链发展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沙子只是一种非常初级的建筑材料,但人们注入了资金和技术,就可以从中提取了硅,并研制
6、出计算机芯片,发展了因特网,这就是一种链式发展 。由此可见,链式发展的前景是无比广阔的,今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产业链的发展。原始发展模式的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很难避免,而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比较稳定。比如,小麦1块钱1斤,某人只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时,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就叫做需求弹性小。粮食的需求弹性是很小的,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一旦延长了农业产品的产业
7、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原料),用饲料养螃蟹(酿酒),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市场价格同样会下跌,可螃蟹的市场价格一跌就会刺激市场需求,反过来又会稳定住螃蟹的市场价格。通过这种市场的自然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稳定市场,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就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有人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必须向这个方向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
8、场。所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形成产业链,否则就难以克服农业经济的“弱质”现象。 农业其实就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是,目前不少农民朋友抱怨:农产品不值钱了,搞农业不行了。找找原因,其实根源都在他们自己身上,不少农民还沿袭着忙“二”歇“十”的生产方式,每年花两个月在粮食耕作上,其余十个月就在家里闲呆着,收成好坏全看天,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将粮食产品用于养殖业,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走产品链的发展道路,才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1-3、生态养殖的产业链:生态养殖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链(又叫人工生物链)之一。生态养殖从结构上看可分为初级、中级
9、、高级三种类型,在生产实践中具体应用是干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人工生态养殖是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强了自然生物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活体饵料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应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实现活体饵料低成本产业化生产,使饵料能按计划生产供应。人工生态养殖突破了自然力的约束,可以上规模,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肉、蛋、奶及水产品,满足大量的人类的需要。人工生态养殖用模拟和优于生态的方法,创造了比自然生态更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使人工生态养殖动物比在自然生态养殖中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具体来说,人工生态养殖有五大产业优势。1-3-1、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目前,许多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一般都采用人
10、工合成生长激素来喂养经济动物,虽然达到了动物长得快、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所养殖出来的经济动物品质却大幅度地降低,肉质疏松、粗糙、缺乏原有的甜香味。特别是这种靠人工合成激素养殖出来的经济动物人类吃了后会残留在人体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人工发展生产天然活体动物蛋白饲料如蝇蛆和蚯蚓等是切实可行的。众所周知,蝇蛆和蚯蚓等体内含有极高的蛋白质,还含有极为丰富的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天然的氨基酸和生长激素。而采用生态技术生产的动物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前景将非常广阔。1-3-2、养殖原料来源丰富:每家每户人、畜、禽的粪便和一些有机垃圾就是最好最廉价的原料。通过生态养殖,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这些原料,整
11、个过程无废物生产。1-3-3、能生产出大量供各类养殖利用的优质的活体蛋白:养殖动物离不开像鱼粉、肉粉等动物类饲料,鱼粉、肉粉等不但富含蛋白质,而且有必不可缺少的天然生长激素和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使动物生长的快,肉质也好,但鱼粉、肉粉价格较高,导致养殖成本增加。蝇蛆和蚯蚓是廉价的动物蛋白饲料,猪、鸡、鸭、牛、马等的粪便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蝇蛆和蚯蚓出来。如果用蝇蛆和蚯蚓代替鱼粉、肉粉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1-3-4、降低养殖成本。采用人工生态养殖,用农家粪肥、秸秆、生活有机垃圾等培育蝇蛆、黄粉虫、蚯蚓等,以极为低廉的生产原料生产出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蛋白活体饵料,代替原来复合饲料中的鱼粉、骨肉粉,
12、可使养殖饲料成本降低1/3-3/4。例一,上海宝山区养鸡场用10的蝇蛆和10的鱼粉,分别添喂两组蛋鸡,基础日粮相同,所喂的蝇蛆是用鸡粪诱蝇产卵,自然孵化的,捞取鲜蛆后经清水漂洗,倒入蛋鸡食槽内,每天分两次投喂,活饵鲜伺。试验结果,试验组的蛋鸡产生率比对照组(添喂鱼粉组)提高20.3,饲料报酬上升158,饲料成本下降31.2,平均蛋销售收入增加454。例二,湖南省阳市洞庭牛蛙养殖场,利用猪粪、鸡粪作为“集卵信息物”,引诱家蝇来产卵、生蛆,大部分用来喂蛙,结果比原来采用于鱼饲喂牛蛙节省开支87其次,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能生产出绿色食品。例三,广西柳州雒容农场对20头断奶仔猪,作喂蝇蛆增重试验
13、,在同样日粮条件下,试验组10头,试验前12天每天喂蝇蛆干品20克,后18天每天喂量加至25克,一个月后,试验组每头增重75千克,对照组每头增重47千克,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提高25千克,增重提高5319。例四,江苏省海安县饮料公司试验表明:每头猪日粮,添加鲜蚯蚓50-200克后,生猪日增重提高30,提早1-1.5个月出栏,肉质提高1-2级。鸡、鸭日粮添加鲜蚯蚓20-50克后,雏鸡成活率提高5-20,肉鸡提早7-10天出栏;肉鸭日增重提高27.2。例五,江苏省海安县胡集乡射河村在聚合草地养殖蚯蚓,每667m2年产蚯蚓812千克,聚合草7020千克,养殖户在混合料中添加少量蚯蚓粉,生猪日增重提高2
14、0-30,蛋鸡、蛋鸭产蛋率提高15-30,奶牛泌乳量提高25-30。以上介绍都是单一人工生物链的效果。实际动物活体饵料中,黄粉虫、蚂蚁、蝗虫、水蚯蚓等,都具行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采用复合人工生物链来代替单人工生物链,发挥动物营养优势互补作用,饲养效果会更显著。以我国南方省区正在兴起的果园生态养鸡为例:将工厂化笼养鸡改为果园收养,人工育虫和自产杂粮代替了大部分配合饲料,养鸡成本下降2/3、饲养的肉鸡和土鸡肉质一样,上市售价由原来每千克6元提高到14元以上。1-3-5、消除人畜粪尿恶臭,净化养殖环境,改善农村卫生条件。EM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是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杆
15、菌5科10属共80多种好氧的和厌氧的微生物组合,形成了复杂而稳定微生态系统一其中光合菌能分解粪臭素,抑制氨气排放;放线菌能阻断粪臭素的生成。每吨垃圾加入10千克EM,加水100-150千克,在垃圾中喷洒均匀,第二天就基本上闻不到垃圾发酵的恶臭味。EM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废物、化害为利,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以最低成本建立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较好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在通过发展人工生态养殖,深度开发了蚯蚓与EM的应用技术,找到了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切人点,只要普及饲养蚯蚓和培育应用EM技术,农村家家户户都可以发展生态农业。1-4、生态养殖的发展所趋:由于人类频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恶化,
16、改变了某些生物链的生态结构,使得一些供给人类食用的生物改变了味道和营养价值。如施化肥种出的蔬菜缺少鲜味,用配合饲料喂养出的鸡肉质不鲜美。为此,科学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用人工生物链理论来指导种植业和养殖业。就养殖业来说,在生物链中最薄弱、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饲料生产。现代养殖业用配合饲料取代了活体饵料和杂粮及农副产品,用单一生物链取代了复合生物链。这种人为的改变,虽然适应了畜牧产业化大生产需要,却偏离了生态养殖要求,使生产成本偏高,产品品质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发展绿色食品、推行生态养殖势在必行。今年两会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就是食品安全,国家总理在一份报告中也讲到我国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7、提倡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但是,我国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加大滥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的严重现象,人工生长激素和抗生素进入动物体内,就会对我们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有报道说,在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市场规定,凡使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生产的动物食品禁止进入市场。如今,很多人都已将对食品价格的在意转向了对安全卫生的关注,因为食品安全关乎个人性命,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近年来,随着不良商贩在各个领域制造、贩卖假冒伪劣之风的盛行,令食品安全问题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南京“冠生园”事件让人对月饼望而生畏;三亚的“毒咸鱼”使人谈“咸鱼”色变;广东的“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老百姓再一次望“肉”却步。
18、江苏省农科院遗传所副研究员余建明,他毫不担忧地说,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长期和不易觉察的。一只鸭子要饲养半年才能上市,可现在的一些养殖户在饲料中加催长素,使之40天即上市了。现在的居民普遍反应,甲鱼没味道,鳝鱼不好吃,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经常食用以避孕药、催长素养殖的黄鳝、甲鱼等,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激素和抗生素就会在人体内积聚,短期造成明显的抗药性,长期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生态养殖应遵循模拟生态、优质生态的原则,加强人工生物链这一薄弱环节。具体做法是研究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挑选出易于生产的品种,强化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链,使饲养的动物获得比自然界更优越的环境,更加充足的饵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并
19、获得优质产品。人工生态养殖模式的设计,具体来讲就是人丁生物链活体饵料养殖设计它包含优化生态环境条件和饵料品种选择培育两个方面的内容。1-5、目前集中示范园区部分区域的现状:最近,在集中示范园区齐进行考察,发现周边地区在环境生态养殖、种植方面的开发力度较弱,缺乏统一的规划及项目开发的技术和管理,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目前,荒地的承包者大都是周边区域的农民,项目开发的经济能力有限,信息来源相对比较窄,投资比例失调,缺乏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引导。目前,大部分承包人仍然在以长线种植项目进行荒地开发,依靠传统的种植树木方式在循序渐进的绿化和开发荒地,虽然每户承包人都投入了10万元以上的开
20、发资金,但是经济效益非常缓慢,大都需要5-7年后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缺乏政府的正确引导和专家的技术指导。目前,当地农民开发荒地的项目有:松树、美国106、107速生杨树、果树等,一般都需要在5-7年以后才可能成才获得理论上的经济效益,而且效益不明显,且具有很大的分风险。在这5-7年期间投资人需要承担天灾人祸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因为,全国速生杨的大面积人工种植只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由过去的几百元一个立方,上涨到1000元以上1个立方。几年后,这些速生杨将陆续进入成材期,随着速生杨成材大批量的进入市场,市场价格是否能够稳定在种植时的价格,是很难确定的因素。这些长线种植项目比较适
21、合于具有大资金铺垫的公司发展,而不适合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既阻碍了荒地环境生态改变的速度,同时也使荒地承包人年复一年的经济投入(没有经济回收)而陷入生活相对贫困的边缘。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在没有经济补充来源的情况下,必将走进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目前,这些地区急需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养殖、种植项目作为经济补充来源,通过农业环境生态系统工程的合理规划和引导,把经济效益见效快的短期项目和经济效益见效慢的中、长期项目合理搭配,通过短期项目的快速经济收入来保证长期项目的常年优势发展,逐渐走向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集中示范园区地区具有
22、这种荒地野岭、池塘、荒地上万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上万人,如果选择一些短期种植和养殖经济项目进行开发,不但可以美化、绿化这些荒地野岭,使当地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衣、食、住、行问题,并可以起到有效稳定当地社会治安的作用。第二章 生态庄园项目的可行性2-1、生态庄园的发展前景:生态庄园是近几年农业环境生态开发,且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业生产系统开发项目之一。目前,全国有许多生态庄园都是从几千元起家,历经了10多年的风雨磨练和经验积累,从单一的养鸡养鸭发展到多品种的养殖、种植及深加工企业,又从种植、养殖、加工发展到餐饮、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农庄,并获得了非常好的
23、经济效益。这些农庄经济项目的成功发展,代表着我国农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农业领域的广阔市场。现在,农庄经济项目的开发已经积累了许多成熟的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中央电视台二套金土地、七套致富经、科技苑、每日农经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商界等权威媒体都曾做过多次报道。生态庄园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独到眼光 瞄准“生态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这二座“金矿”,它是目前高效、快速又能持久、稳定发展,且利国利民的黄金产业。特别是许多注重品牌建设的农庄经济项目,在中国大地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经济价值,为其他农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必将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在今年“两会
24、”期间,未来五年之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的趋势已经明朗。农业已成为最赚钱的行业,而现在大量的资金和投资 者还在为找不到好项目而忧虑和到处奔波,他们却恰恰忽略了利润最高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这朝阳产业。目前大部分地方连一个像样的休闲农庄都没有,具有无限商机!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已从温饱型转向了休闲、娱乐、享受型。每逢黄金周,各地景点、酒店、飞机、汽车爆满,双休日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开喧嚣的城市,涌向农村、走向郊野,回归自然,去享受和拥抱大自然给与人们的恩赐。如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干农家活”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也乐坏和忙坏了那些乡村的“农家乐”主,他们尽管条件简陋,但仍然整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庄园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