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某生态停车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咸阳市某生态停车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市某生态停车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村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西安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1年04月15日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3 项目编制依据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1项目提出的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03.1XX体验地游人日容量预测103.2 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面积分析103.3 建设规模的确定10第四章 项目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114.1 场址选择114.2 地理位置114.3 自然条件114.4 基础设施条件124.5 施工条件13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计145.1 方
2、案设计的指导思想145.2 建筑设计方案及标准145.3 结构设计16第六章 建筑节能176.1 概述176.2 节能措施17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安全197.1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197.2 运行中的环境保护207.3 劳动卫生与安全20第八章 项目管理218.1 组织管理218.2 资金管理228.3 质量管理228.4 工程招投标方案23第九章 建设进度安排259.1 建设工期25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59.3 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26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610.1 编制依据2610.2 投资估算2710.3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2710.4 资金筹措28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29
3、12.1 结论2912.2 建议30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1.1.2 项目建设地点:陕西省XX市XX县XX村1.1.3 建设内容:新建生态停车场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柏油硬化路面2公里,以及相配套的给排水、绿化、道沿、供电等基础设施。1.1.4 项目投资:总投资250万元。1.1.5 项目融资方案:该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00万元,XX村XX体验地自筹资金50万元。1.1.6项目建设计划进度:本项目建设工期预计3个月,2011年5月-2011年8月,并于同年9月投入使用。1.1.7 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镇
4、XX村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1.1.8 项目可研编制单位:西安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格证书编号: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县XX镇XX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全村有农户62户,村民286人,全村总面积600亩,其中耕地面积420亩。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2007年,XX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发大唐文化旅游的战略出台后,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XX村决定发展以大唐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民俗旅游项目。成立XX旅游有限公司,公司注册总资产5000万元,在07年7月份投资1800万元,建成占地160亩,集餐饮娱乐、农业观光、关中民
5、俗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XX体验地。XX村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全省小康示范村,2009年荣获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绿色文明村庄。1.2.1 XX村XX体验地概况建设XX体验地是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把旅游文化产业建成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把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经济强县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的具体体现。陕西XX旅游有限公司凭借自身经济实力和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认真调研、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自2007年XX体验地
6、一期工程建成营业以来,不仅填补了我县高档次、民俗型综合型旅游度假设施方面的空白,使其成为了我县旅游服务方面的标志性项目,深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赏。XX村XX体验地一期工程发展两年来,以初具规模,建成一座占地110亩,集餐饮、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观众印象体验地、村史博物馆、唐保宁寺和40多户农家乐,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首选地,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游客的钟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二次腾飞。关中体验地为我县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超常规发展,但也从中感受到了,随着旅游业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提高,也暴露出两年来初具规模的XX体验地一期工程的单一性和
7、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高档化、休闲健康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充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原有一期工程基础上,开发二期工程,继续扩大民俗文化的深开发,延长现有关中民俗街,新增加传统工艺、特色小吃40余项,发展田园型农家乐和阳光菜园,引进阿兰德健身养生堂和游戏拓展中心二个项目。会给本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创造一个高层次休闲、旅游、度假、生态体验的关中文化场所,来进一步提高我县的服务接待能力和对外开放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我县旅游、开发,进行各种交流活动。1.3项目编制依据(1)生态停车场评定标准(GB/T 1897
8、32008);(2)国家旅游局、建设部关于解决我国旅游点停车难问题的若干意见;(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生态停车场建设的意见;(4)旅游景区设计规范(CJJ 4892);(5)陕西省旅游局关于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的实施方案;(6)XX体验地总体规划。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经过15年的发展,尤其是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调整以来,我国的机动车数量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迅猛增长,其中私人汽车数量更是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汽车拥有量如此快的增长趋势,加之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各个景区的停车场容量和交通管理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据省旅游局相关
9、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黄金周,被称为“新三样”的自助游、自驾车游、短线游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方式。我省各景区、景点接待了很多自助游和自驾游的游客,在一些景区、景点,私家车排起了长龙,尤其是一些热门景区的停车场几乎全天爆满,部分景区旅游车辆不得已停到了省道、国道两边,既影响了交通,又带来了安全隐患。停车场的容量日益成为景区、景点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样成为考验景区、景点接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90年代中期,针对我国旅游点停车场“停车难”问题的强烈反映,国家旅游局曾几次召开专门会议,并从国家计划安排的旅游投资中挤用一些资金,用于补助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点停车场建设,但总体看,效果不太明显。使这一问题
10、得到了根本缓解。为各地景点停车场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提出了具体措施,起到了较大的导向性作用。旅游景区生态停车场意见就停车场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后续管理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发挥了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规定为旅游景区软硬件建设打下了基础,如要求旅游点停车场的环保性、可进入性、可容纳性等,提倡生态停车场、完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制度,各地以此为范本,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总体规划。要从全局的高度,抓住XX村XX体验地争创“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的契机,把旅游景区高规模生态停车场建设作为事关旅游形象的重点工程来抓。陕西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及资金情况,从2009年起,计划用两年时间加快景区停车
11、场建设进程,解决“停车难”问题。而目前XX村XX体验地占地面积达300余亩,日容量达3000人次的XX体验地内仅有两座规模较小的停车场,最大的饱和量是近1000辆车子,可足有3000多辆车子前来XX村,最高峰期时有近万辆车驶入,交通严重堵塞。最为便利的XX村“进士林”停车场也难以解决交通流转等问题,300个停车位一天下来足有3000辆车来停。清明时节,只有在交警的引导下才能疏通周围道路。这种情况在整个XX地区其他景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每到“五一”“十一”期间,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停车位缺乏,交通拥堵严重,使一些游客的出游兴趣一扫而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争抢道路、停车位,产生一些纠纷,影响了旅
12、游形象。专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增多,自驾车出游将成为更多人选择的出游方式,作为近郊乡村旅游之地的XX村,更是如此,前来的游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驾车出行的,今年来,随着XX村旅游事业的不断壮大,游客也不短剧增,景区的车辆还会越来越多,要应对越来越时兴的自驾车游,景区的交通设施还亟待完善,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当务之急。停车场的接待能力与XX村优美的旅游环境反差较大,也给来游人带来较大的缺撼和不满。因此,为了改善XX村旅游景区的整体环境,加快XX村景区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社会,落实陕西省政府关于做好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工作的通知,XX村XX体验地提出了XX体验地生态
13、停车场的建设建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是改善XX体验地景区旅游环境的实际需要 XX县XX镇XX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地处风景资源丰富,但由于项目开发建设资金不足,开发滞后,可进入性差,软硬件设施相对其他景区都为落后。虽经三年多的发展,但目前各项设施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其他乡村旅游景区。根据XX体验地总体规划XX村将以大面积现有果林为开发基础,以弘扬关中民俗文化内容为题材,将景区建成集游憩、娱乐、休闲、关中民俗展示和为游客提供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乡村旅游地。XX体验地日容量为3000人次。游客高峰期时可达20000
14、余人。就停车场而言,占地总面积达300多亩的XX体验地只有两个小规模的停车场,与景区总体规划停车场建设规模差距较大,远远无法满足旅游客源的停车问题。因此,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已成为景区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2)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景区设施建设的需要XX村XX体验地是目前全省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民俗旅游线路之一,景区的建设也是以乡村民俗作为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从景区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民俗特色等方面按照宜居生态乡村的要求制定建设目标,分步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本项目实施后,必将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过去景区开发建设不力,可进入性差,接待水平低的落后状态,实现XX体验
15、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政策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陕西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同时也是落实陕西省党委、政府决定加快陕西旅游景区停车场工程建设的实际举措。因此,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2)基础条件有保证目前XX村XX体验地内的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设完善,具备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水源、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3)人力、技术有保证项目所在的XX县XX镇拥有二级以上资质施工队伍多家,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4
16、)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热情高XX村XX体验地生态停车场项目的实施,关系项目区周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停车难以是一个长期而一时解决不了的长久问题,给游客及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多不便,常常都是游客来了,但车没有地方停,从XX镇到XX村XX地长达2.5公里的马路上停的密密麻麻,使一些游客的出游兴趣一扫而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争抢道路、停车位,产生一些纠纷,影响了旅游形象。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游客和人民群众在景区游玩的硬件条件,项目区人民群众对项目的建设热情高,为本项目的实施带来积极的影响。(5)组织管理有保证本项目的建设,XX村两委会班子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负责项目总体协调
17、和计划安排,项目资金的落实,以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安排和工程验收等的全面管理。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XX村XX体验地日容量预测XX体验地总占地面积为300余亩,景区游人日容量:C=A/Am,根据景区设计规范(CJJ 4892)考虑到XX村关中体验地的主要功能和现状地形条件,游人人均占有面积(Am)取20平方米,公园总面积(A)951083平方米,则景区游人容量3000人次日。目前,XX体验地景区实际日游人容量已达到4000人次。游客高峰期时可达10000多人。 3.2 XX村XX体验地景区停车场面积分析根据旅游景区设计规范XX体验地景区生态停车场绿化区域则停车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
18、本的原则,根据车辆的尺寸规格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车位与绿化之间的关系。停车场绿化种植应以树木为主,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形式。植物材料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主要依据,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停车场内设置的停车位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应1.5m,木树干中心至路缘石距离应0.75m;树木种植间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一般以不小于4.0m为宜。停车场边缘应种植大型树木,为停放车辆提供庇荫保护,并起到隔离防护和减噪的作用。停车场庇荫乔木枝下净空标准:小型汽车停放区应大于2.5m;中型汽车停放区应大于3.5m;大型汽车停放区应大于4.0m。载货汽车停放区为 4.5m
19、。3.3 建设规模的确定依据旅游景区设计规范、旅游生态停车场准,XX村景区根据总体规划需要新建生态停车场1座(已建一座)总面积19800平方米。综合考虑目前XX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停车场建设采用总体规划、分批建设,大小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根据陕西省旅游局生态停车停车标准图集,拟选择建设生态停车场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9800平方米。此项目建设为XX体验地景区旅游生态停车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选择根据XX村XX体验地总体规划,拟建XX体验地景区旅游生态停车场项目场址,根据总体规划选择在XX村袁学路西南方向作为卫生设施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用地面积能满足新建生态停车场的要求。生态
20、停车场具体位置详见附图。4.2地理位置XX县XX镇XX村地处我县平塬灌区,位于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距镇政府约2公里,关中环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9左右,全年无霜期214天,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奶制品的最佳区域。基础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具体位置详见所附图:XX村XX体验地景区区域位置图4.3自然条件4.3.1场地地形、地貌XX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21、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北部山区又有30万亩天然草场,待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沟面积8万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中部是黄土丘陵区,海拔在580-85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16%,南部属黄土台原区,海拔在450-560米之间,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50%。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类建筑场地。属抗震性好。4.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洪坡积粉土、细砂、角砾、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咸阳市 生态 停车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