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41.1 项目概要41.2 项目编制依据61.3 关键述语定义与说明6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5 可行性研究结论1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22.1 项目背景12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173.1 地理位置173.2建设单位情况173.3 主管部门基本情况19第四章 项目建设目标214.1 项目建设目标214.2 指导思想214.3 建设原则224.4 建设任务22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35.1 项目功能方案235.2 项目建设规模235.3 项目建设选址方案245.4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245.5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方案25第六章 消防、安全
2、、卫生、节能节水措施316.1 消防316.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326.3 节能336.4 节水34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357.1 生态环境现状357.2 项目对环境影响357.3 环境保护措施367.4 环境影响评价36第八章 招标方案388.1 招标范围388.2 招标组织形式388.3 招标方式40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449.1 建设管理449.2 经营管理45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4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811.1 投资估算4811.2 资金筹措49第十二章 综合评价5012.1 风险评价5012.2 项目效益评价52第十三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54附件:1.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
3、量检验检测中心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2. 省林业学技术推广总站(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组织机构代码证3. 省林业学技术推广总站(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事业法人证4. 省林业厅关于批准成立“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的行政许可决定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 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 1.1.2 建设地点 省市城关区枣树沟9号1.1.3 建设单位 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1.1.4 项目法人代表 杨全生1.1.5 项目性质 改扩建 1.1.6 项目主管单位 省林业厅1.1.7 编制单位 省林业科
4、学技术推广总站(机构代码:43800123-5) 1.1.8 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12年8月2013年8月。 1.1.9 项目规模 在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原有场地及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配置可食林产品检测、样品处理仪器设备及配套设备设施 62台(套),建成微生物检测室 130 平方米,化学分析实验室 120 平方米。 1.1.10 建设主要内容 1购置可食林产品样品处理仪器设备33台(套); 2购置可食林产品检测仪器设备12台(套); 3购置实验室配套设备设施 8台(套); 4信息管理、办公设备购置 9台(套)。 1.1.11 建设目标 以加强可食林产品监管,
5、保障可食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工作需要,配置可食林产品检测用精密仪器设备,样品处理设备以及实验室辅助设施,在原有场地基础上建成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使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量程、实验室检测条件满足可食林产品检测要求,满足省乃至西北地区可食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需要。将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西北地区技术设备先进的、检测项目完备的综合性的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1.12 投资规模 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90.76万元,其中:仪器设备购置539.50万元,占 91.3%,其它费用51.26万元,占8.7%。 1.1.1
6、3 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投资502.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地方配套资金88.61万元,占总投资的15%。 1.2 项目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林业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4号2007)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林科发2007204号)检测机构规范质量体系运行(ISO/IEC17025)可食林产品 质量安全通则(LY/T177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GB/T4
7、789.1-2008); 1.3 关键述语定义与说明 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认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 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需要进行正式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质量手册:阐明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 组织结构: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
8、相互关系。 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技术规范:规定产品或服务特性的文件。如质量水平、性能、安全或尺寸。它可以包括或只涉及术语、符号、检测或试验方法、包装、标志或标签的要求。 法定计量单位: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在适当时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检测:对给定的产品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程序确定其一种或多种特性的作业。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规模:新增可食林产品样品处理仪器设备33台(套);可食林产品检测仪器设备12台(套);实验室附属设施、设备8 台(套);购置办公设施等附属设备9台; 投资估算指标: 小型粉碎机:800 元/台; 高速组织
9、捣碎机:1000 元/台; 磨碎机:3000 元/台; 电磁力搅拌器:1800 元/台; 旋转蒸发仪:30000 元/台; KD浓缩器:1000 元/台; 溶液过滤器:8000 元/台; 电动振荡器:6400 元/台; 索氏抽提器:5800 元/台; 精密酸度计:3000 元/套; 电子分析天平:12000 元/台; 混匀器:2000 元/台; 沸水浴:10000 元/台; 恒温水浴锅:1500 元/台;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7200 元/台; 高温电炉:38000 元/台; 干燥器:500 元/台; 离心机:173000 元/台; 超声波清洗器:197800 元/台; 低温冰箱:28000
10、元/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50000 元/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60000 元/套; 荧光分光光度计:186000 元/套; 凝胶净化柱(系统):120000 元/套; 气相色谱仪(GC):520000 元/套;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560000 元/套;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586000 元/套;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800000 元/套; 酶标仪:119000 元/套; 基因扩增仪(PCR):150000 元/套; 电位滴定仪:130000 元/套;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820000元/台实验室控温控湿设备:80000 元/套; 实验室
11、通/排风设备:20000 元/套; 实验室消防报警灭火系统:40000 元/套; 中央实验台:16000 元/套; 气体钢瓶及安全存放柜:10000 元/套; 实验室用纯水机:12000 元/台; 超净工作台:13800元/台; 勘察设计费按直接费用的 3.0%计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直接费用的 1.5%计算;预备费按直接费用的 5.0%计算。详见附件1。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为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配置高精度可食林产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样品处理设备,实验室配套设施,将其建设成可承担国家下达的可食林产品监督抽查任务,以及有关部门委托的生产许可证检验、投产鉴定、新产品投
12、产鉴定、委托检验、仲裁检验等各类需要对可食林产品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的检验检测专业实验室,为省乃至西北地区林产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政府部门进行可食林产品发展决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督。项目建设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符合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在全国建立不同类型的质量检验机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专业齐全、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检测范围上,能满足对我国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性能检测的需要;在检测能力上,能够满足按标准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的需求”的基本要求。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质量监
13、督检验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能力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总之,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政策,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是科技兴林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规范西部市场的有力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项目建设条件完备,建议尽快批准立项,付诸实施。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林业决定,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工程带动,大力提高林
14、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把我国林业推向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建设和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是科技兴林的重要步骤,是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加速推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础。通过检测分析,以指导、规范林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活动,进而达到提高林业生态安全水平与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预期目的。加强检测机构建设,对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加林农收入,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安全和林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提高林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加入 WTO后国际市场的挑战和
15、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标准什么的标准化?化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加强林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并将“进一步强化林业标准及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林业建设质量”作为一个专题纳入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加强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强化林业质量和技术监督,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行业林产
16、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以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为基础,经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组审查,符合国家林业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基本条件,根据国家林业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批准成立的,是国家林业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体系的重要构成机构。 是我国北方林果生产大省,截至2011年,全省林果栽培总面积1860.4万亩,总产量563万吨,实现纯收入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36%,农民年人均林业收入达到704元,占全省农民年人均总收入的18.2%,林果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2
17、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首次从省级层面上将林果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序列。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林果产品进入市场,有更多的林果产品需要出口。建设可食林产品检测实验室,进一步加强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将对我省乃至周边省份林果产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省林产品检测涉及干果、坚果、浆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生态公共领域林产品。林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林农果农的切身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省经济林果品总量达560多万吨,当前实际检测批次离总需求的差距还很大。从近年来林产
18、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看,我省局部地区林果产品仍有农药残留超标和禁用农药检出,全省林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进一步加强可食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优质的可食林产品,已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检测实验室”建设是林业产业繁荣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省的林果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迅速发展,优质果品和可食林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跳跃式增长,这些都将拉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可食林产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一批高标准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引进和推广了一
19、大批名特优新品种。”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后,全省将建成1085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基地果品总产量达到643.2万吨,产值达到186.56亿元,建设区户均林果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经济林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可食林产品、果品保鲜和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强可食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随着绿色产品与环保意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林产品质量、环保标准等要求更高、对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食林产品的快速发展繁荣需要质量安全为前提。因此,该项目的实施能满足新形势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
20、2.2.2 “检测实验室”建设是规范和促进林业产业有序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可食林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内外市场流通量的加大,现有的质检机构的监督检验能力已不能满足对可食林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督检验的需要。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行业内部的竞争,既可以促进发展,也存在某些不法商家在质量监督检验检验能力相对薄弱的环节以不正当手段竞争,向社会供应劣质产品。产品的多样性,使得行业的发展对检测机构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具有完善检测能力的专业检测机构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可食林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21、同时出口量也不断加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产业升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两方面考虑都要求加强对可食林产品质量的监督监管。 通过项目建设,完善质检机构的质量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从而为发挥质检机构应有的政府监督职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2.3 “检测实验室”建设是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需要检测实验室建成后,将加强对可食林产品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促进可食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降低使用频率和数量,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减少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根据质量检验检测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
22、服务,改变林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走新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 地理位置 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32114257N、921310846E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北方水果生产
23、大省、我国林果特产的重要产区之一。“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设于市城关区枣树沟9号。3.2建设单位情况3.2.1 依托单位简介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位于市城关区枣树沟9号,1984年成立,隶属省林业厅,同时加挂“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省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省干旱造林研究中心”、“省牡丹研究中心”,主要承担林业科研与推广、林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林业科技培训、全省林业站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现有职工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1人,含研究员2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19人,初级工程师1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员2人,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食 林产品 检测 实验室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