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龙门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二九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内容4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6第一节 项目提出背景6第二节 项目的必要性8第三章 建设条件论证13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13第二节 动植物条件16第三节 区位条件17第四节 旅游资源条件论证17第五节 生态环境资源条件论证21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24第一节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24第二节 旅游市场预测25第五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26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31第七章 建 设 方
2、 案38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38第二节 工程方案39第八章 环境、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44第一节 环境现状44第二节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44第三节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44第四节 环境生态保护措施45第五节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48第六节 水土保持48第七节 环卫设施49第八节 消防措施50第九节 卫生防疫50第九章 建设进度安排51第十章 企业组织和管理53第一节 企业组织53第二节 管理措施53第三节 劳动定员53第十一章 投 资 估 算54第一节 编制依据54第二节 投资估算54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58第一节经济效益58第二节社会效益58第十三章 结 论61附录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
3、资源调查报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报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精气测定分析报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空气质量调查报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水质监测报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特征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项目负责人:梁秋粦四、建设地点:广东龙门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南昆山概况:南昆山原称蓝晖山,有关南昆地名的记载始于民国初期称十二区为南昆区,后改成南昆山;解放初称为四区南昆乡,1958年成立南昆山林场,是龙门地区最早的林场。1983年称为南昆山区,1986年12月,将南昆山林场转
4、制为综合服务中心。1993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2068hm2。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惠州市龙门县西部永汉镇域内,距龙门县城60km。属九连山山脉伸入龙门县的支脉,位于龙门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大地构造属华南准地台中的桂湘粤褶皱带粤中褶皱束的一部分,广州-从化断裂与东江断裂分别从两侧外围穿插而过。地质构造处于华南褶皱的粤中拗陷构造单元内,在九连山脉南部与青云山接合,主要有高山、峡谷和河谷平地3种地貌类型。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210m。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下辖5个居民社区(分别是上坪、下坪、花竹、乌坭、炉下),23个居民小组。共有1277户3410人,其中男性1748人、女
5、性1662人。居民以汉族为主,部分为瑶族。社区居民经济来源主要是旅游业和农林业。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工农业生产总值1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可支配财政收入710万元,比上年增长4.4%,人均纯收入3521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惠州市委市政府、龙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南昆山积极开发旅游。经过了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已有一定规模。南昆山以“北回归带上的绿洲”而盛名在外,景点接待设施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现有 “川龙瀑布”、“观音潭”、“九重远眺”、“蛇松”、“石河奇观”、“仙霞瀑布”、“一线天”、“神鹰石”等著名景点,以及开发了“十字水”、“丹枫
6、寨”、“云天海”等多个特色森林度假村。旅游接待设施已有一定规模,达到星级标准的住宿接待设施有14家,床位数有1908个;另外还有一些乡村旅馆、农家乐等接待设施,档次较低,床位数有3523个。但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污水处理设施、供水系统、垃圾场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基本没有建设,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制约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瓶颈。六、项目总体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提升,改善公园的旅游硬件环境,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把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国家一流的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样板工程,并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
7、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实施,5年内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人数从现在的35万人次(实际购票数)增加到100万人次;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人均消费从现在的300元/人次提高到600元/人次,旅游收入从现在的1.1亿元提高到6亿元。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供水系统 2、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 3、游道建设 4、停车场建设 5、旅游厕所 6、河道整治护岸护坡 7、综合服务中心街道沿街拆迁、改造及绿化 8、管理用房 9、垃圾处理厂 10、防灾工程11、交通指引与导游标识系统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内容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2
8、007,国家旅游局2.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2008,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3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4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8,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5.中共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6,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6.龙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7.龙门县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报告)2004,南京大学8.龙门县旅游“十一五”规划课题2005,龙门县旅游局9.龙门县交通建设“十一五”规划2005,龙门县交通局10.龙门县南昆山镇土地
9、利用总体规划2000,南昆山镇人民政府11.南昆山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管理暂行规定2000,南昆山镇人民政府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国家发展改革委13.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4.全国环境生态建设规划,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报告覆盖的范围是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全部辖区,总面积12068hm2。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辖区内的供水系统(包括水处理池、蓄水池、供水的管网);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污管网、污水处理站、厕所系统改造、沼气池、复合肥料厂、中水处理厂);游道建设(包
10、括辖区范围内7条游道,长57km,含游道、护栏、休息亭、桥、野生动物通道等);停车场(10个,面积271000m2);河道整治护岸护坡(长3km);旅游厕所(20座);综合服务中心街道沿街拆迁、改造及绿化(长320m);管理用房(3处,含大门、售票房、库房等);垃圾处理厂(运输车、洒水车、垃圾堆放库房、垃圾分类场地、分类垃圾桶等);防灾工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病虫害预报预测系统);交通指引与导游标识系统。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背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与咨询科技和电子技术行业成为本世纪的三大超级产业。旅游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然需要,是生活质量高低的
11、重要表现之一。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旅游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在大多数地方还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将成为新世纪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2007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过夜旅游人数5471.9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根据WTO组织专家多次预测和审定,认为国际旅游人数2020年将增长到16亿人次,旅游创汇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将以4.35%和6
12、.70%的增长,远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年增长平均3%的速度。在日益升温的旅游热潮中,生态旅游以其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陶治情操而越来越受到欢迎。进入21世纪,人们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成为一种时尚。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一处受特殊保护的林地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的特定场所,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47亿人次,其中海外游客714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57.98亿元。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近55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
13、1200亿元。森林旅游之所以发展迅速,就在于它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文化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旅游需求,或减轻了人们由于工作生活而带来的种种压力。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起步较早,凭着自身舒适的度假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广东省内甚至省外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发展成为广东省一处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度假胜地。目前,南昆山旅游开发正面临着大好机遇,从广东省、市领导到龙门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南昆山开发。2008年,龙门县获得了“广东省旅游特色县、镇、村”、“广东省旅游强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龙门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生态强县”“旅游旺县”发展战略,提出了和周边地区合作开发“环南昆山”
14、大旅游圈,拟打造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高端森林度假旅游区,带动全县旅游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力争全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尽快驶入快车道。同时,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对南昆山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增强南昆山的可进入性,减少旅游环境影响,解除旅游发展瓶颈,增大旅游环境容量,加快旅游发展速度。经认真分析,特提出本项目,以对南昆山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利用,从而使南昆山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丰富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永续利用,为南昆山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第二节 项目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
15、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20019号文件关于加强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就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思路和优惠政策。2006年,中共惠州市委、 惠州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相关措施。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下达了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动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旅游。同时,全社会也都在关注支持着南昆山旅游的发展。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也是适应林业产业转型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16、旅游开发十分必要。二、旅游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提高,旅游消费作为增广见闻、扩大社交圈、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的发展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中的环境日益恶化,已不是人类居住的最佳环境,人们都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森林旅游正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在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就高达90以上。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为每人每年1.2次,广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之首,2007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旅游收入更是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强省。尤其是拥有三千多万人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之
17、一。其中,广州市居民出游率达197%,深圳高达243%。旅游需求市场巨大,因而也成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争夺客源市场的重要阵地。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的中部,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是惠州市发展旅游业的重点之一。其旅游资源好,生态环境优越,具有非常好的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望成为广东省最佳的生态旅游区,成为“广东省第五张旅游王牌”森林度假旅游的核心旅游区。加快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旅游水平和档次,具有长远意义。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需要 由于旅游基础设施缺乏和落后的制约,南昆山许多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
18、的威胁,旅游资源没发挥应有的效益,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旅游经济效益低下。本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改善和提升南昆山的旅游接待能力,增加旅游环境容量,有利于旅游资源发挥优势深入开发,从而大大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从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尽快改造完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四、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和就业需要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7.5%,成立森林公园后,要保护森林,严禁采伐,居民收入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将南昆山一部分的农业林业劳动人口转移到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去,为那些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森林禁砍限伐而
19、下岗分流的林场员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因失业贫困而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事实证明,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林业企业摆脱困境,重新振兴的成功之路。对山区来说,发展旅游业是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从而减少贫困,促进就业的社会效益考虑,实施此项目也有其必要性。五、促进农林业综合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大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使农民的观念意识的改变,有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的升级。旅游业的发展会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首先,会增加名、特、优农产品的销售量;其次,会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销售量。农业观光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品类型。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南昆山的几大社区重点发展名、优、特瓜果
20、蔬菜生产,建设花卉基地,推出参与性农业项目,丰富南昆山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六、促进公园建设,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既可发挥出其景观价值,又有利于对现有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如今,南昆山旅游发展形势迅猛,游客与日俱增。按此速度计算,用不了几年,游客就要超过现有景区的环境容量,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新的景区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可以扩大游客容量,使其都保持合理的接待容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这既是南昆山旅游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项举措。本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改善南昆山的旅游基础设施,普遍提升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可以真正在公园内
21、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旅游协同发展,实施资源永续利用,构建“和谐南昆山”,实现生态文明。 七、是打造“环南昆山”大旅游区的重要举措2008年,龙门县提出推进两地区域合作,打造“环南昆山”旅游经济圈,共建珠三角生态后花园,共推生态健康游,争创中国地区最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正是打造“环南昆山”大旅游区的重要举措。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实现“环南昆山”大旅游区的先导项目,是广东省打造“第五张旅游王牌”的奠基项目,是实现南昆山旅游产业大发展和构建“和谐南昆山”的关键举措。 第三章 建设条件论证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惠州市龙
22、门县西部永汉镇域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33658235526、东经11348351140623,总面积12068hm2,东邻永汉镇,西接从化市,东北接龙潭镇。距龙门县城60km,从化市区37km,增城市66km,广州市区97km。(二)地质地貌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九连山山脉伸入龙门县的支脉,位于龙门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大地构造属华南准地台中的桂湘粤褶皱带粤中褶皱束的一部分,广州-从化断裂与东江断裂分别从两侧外围穿插而过。构造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东西向构造也较发育。断裂构造是控制本区地貌形态,河流流向等的主要因素。山脉主要呈东西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高山、峡谷和
23、河谷平地3种地貌类型,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210m。(三)水文条件南昆山水资源丰富,水量充沛、常年不竭,是龙门县水力资源的“富集区”。旅游区有中小型水库3座,较大的七星墩水库(即七仙湖)水面面积17.3hm2,最大库容1920万m3,另有北坑水库和万马坪2座小型水库。主要河流是南昆河(全长18.5km),发源于以天堂顶为代表的西部山谷,水量充沛,四季长流,由众多溪流汇合而成,其中流量较大的有:甘坑河(长5.0km)、蓝輋河(长3.9km)、横坑河(长4.5km),3条溪流会同十字水(包括鸡心石水、苏茅坪河,总长13km)汇入南昆河,再经过南昆河流入梅洲水库。季节性降水是溪流的主要水源,由于降水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山 国家 森林公园 旅游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