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休闲项目报告表.doc
《农业休闲项目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休闲项目报告表.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县。立项审批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农业服务业A 0519占地面积(平方米)13082.03建筑面积(平方米)19000绿化面积(平方米)7386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8%评价经费(万元)2.5预期投产日期2009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概述1、项目由来。市。县。政府为振兴当地经济,大力提高当地三产经济水平,招商引资,发展农业旅游、旅游林业、观光林业,计划兴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本项目是绿色环保
2、型产业,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就业并提高山区农民文明意识进而提升区域文明程度,促进山区农民突破封闭状态,参与市场经济并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同时可带动该乡现有农副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11月,。假日俱乐部管理中心委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项目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上报。2、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现为荒山无人居住区域。西侧约20米有一条长约25公里、宽7米的柏油公路。详见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二、 建设规模本项目在原有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基础上,形
3、成集科研、护林养林、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休闲基地。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4万元,全部为自筹资金。具体见表1。表1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一览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内容投资额(万元)投资比率1种植基地建设林业和花卉基地102034%2科技楼实验室、培训室等300103接待服务设施休闲区,会所等57019%4道路木板路,碎石路等54018%5供给水系统自备井、管线1204.0%6供电系统变压器、输电线903.0%8环境建设与绿化环保设施、绿化美化1143.8%9其它基础设施管理用房、水处理站等2468.2%合计3000三、工程内容1、林业基地建设 建立3000
4、平方米的人工林地,发展苹果、栗子和核桃等当地产品,同时兼顾绿化达标的要求。条田规划为水平条田,外高里低,外沿30厘米宽,30厘米高,夯实。鱼鳞坑,半径不低于1.5米,外沿30厘米宽,30厘米高,夯实。2、花卉基地建设本项目在观赏厅内建设花卉大棚、花卉区和花卉种子繁殖区,面积为2000平方米。花卉品种50多种,主要有如非洲菊、非洲紫罗兰、彩色马蹄莲、大岩桐、卡特兰等。具体建设内容见表2。 表2 项目农业综合土地开发规划表类 型果林花卉合 计面积(平方米)300020005000比例(%)22.915.338.23、服务设施(1)本项目的主要配套设施构筑物见表3。表3 本项目的主要配套设施构筑物序
5、号建(构)筑物建筑面积(m2)1农业科技楼3栋,每栋均为三层 2000观赏厅2栋,内有花卉大棚等20002服务楼5栋14000 3水处理机房604喷泉5处392.55管理用房1700管理用房2300(2)道路规划木板路宽度2.5米,长度220米;须加宽道路宽度2.5米,长度150米;需加高道路宽度2.5米,长度220米;新修碎石道路宽度2.5米,长度820米。详见图二、项目道路规划图四、配套工程1、供排水本项目所在地没有市政供水系统,给水全部采用地下水供给,规划抽取地下水量为30000m3/a。在开发区中部建立集中开采的农用水源地,共布井2口(其中1口为备用井),设计单井出水量为100m3/h
6、。自备井取水后进入水处理机房处理后供水,供水工艺流程见图三、供水工艺流程图。自备井水泵取水 原水箱 过滤 碳吸附 清水箱加氯 变频设备供水图三、供水工艺流程图本项目所在地区未建立完善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项目只产生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冲厕和灌溉果林绿地,水质到达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山地雨水原则上不考虑雨水收集,结合山地冲沟和景观水体合理疏导自然排入山谷内。2、用水平衡回用冲厕2737. 5本项目运营期按全年平均日接待游客量200人计,员工100人计,用水量按20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21900m3/a,污水排放系数取0.90,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9491 m3/a;果树花卉绿化
7、面积约7400m2,其灌溉用水可按3.0L/m2次计,一天灌溉两次,则灌溉用水量为16206m3/a。另外项目设置5处假山喷泉池,半径均为5m,池深为1.5m,最大蓄水量约为589m3。项目用水量的总用水平衡图见图四、项目总用水平衡图。回用冲厕3832.5 回用冲厕3832.5 损失5146.516753.5土壤吸收自备井水21900 19491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19491生活用水 果林花卉绿地喷泉用水图四、 项目总用排水平衡图项目冬季运营为淡季,生活污水基本上为员工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排放量为20m3/d,冬季共产生约1800 m3。其中花卉灌溉需水量为12 m3/d,冬季总需水量为10
8、80 m3,果林绿地不需灌溉;回用冲厕为25L/d,冬季回用水量为684.5 m3;剩余中水水量进入喷泉池循环使用。3、管线规划给水管线在区内道路下铺设,主干管管径为150mm,总长度2220米。污水系统设化粪池收集,污水出水主干管管径为150mm。图五、项目管线规划图4、供电和供暖本项目不新建燃煤、燃油的茶水炉、锅炉,采用电热器取暖;当地供电局加高压线供电,并在项目所在区设置3台500KVA箱式变压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为。,现为荒山无人居住区域,不存在移民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故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属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以生态环境影
9、响为主,主要表现为施工期的生态破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运营期对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产生的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市。县。双。,现为荒山无人居住区域。县被誉称的西北大门,距。城区74公里,境内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27万。位于。县的东部山区,距县城50公里,距。市区90公里,东与。接壤,地处东经11544至11634,北纬4016至4047。二、气候与气象特征。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连带。气候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8。乡域全年各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
10、高,达23.2,1月最低,为-8.8,此区无霜期为100-170天以下,冻土深度为1.4米以上。珍珠泉辖区年平均降水量达460毫米,汛期是6月15日-9月15日,占全年降水量的72%;历年平均风速达3.1米/秒,最大风速为24.0米/秒,全年各月平均风速以1月最大,达4.1米/秒,8月最小,仅1.7米/秒。风向夏秋季为西南风,冬春季为西风和西北风。蒸发: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1746毫米,陆地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400毫米。三、水文、地质地貌。辖区内主要河流有菜食河。该河发源于四海镇的海字口,流至。后分别接纳了源自转山子村和古道村的两条支流后流入。域,注入白河,全长37公里,。境内约长25公里,
11、河床宽度为12至15米,偶有断流。水源均为泉水,水质清纯且无污染。辖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系属燕山山系,最高峰海拔1381米,最低海拔550米,南北边界水平距离约6.4公里,东西边界水平距离约5.9公里,沟壑密度达1.76公里/平方公里。地形十分复杂,主要山峰有二磋磴沟顶,海拔1366米;猴石梁头,海拔1318米;梯子沟顶,海拔1280米;其次还有三十六盘梁和烟筒沟梁等。山上岩石多为砾岩、砂岩、火燧石条带白云岩、硅岩、石灰岩。四、自然资源状况1、水资源。辖区内地表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0.0347亿立方米(1996年-2003年),可利用量仅为0.0017亿立方米。乡流域内多年平均径
12、流量 0.0069亿立方米,平水年(P=50%)可利用量0.0035亿立方米,偏枯水年(P=75%)可利用量0.0052亿立方米。污水排放量0.0002亿立方米,污水未被利用。 现有塘坝24座,其中菜食河及主要塘坝14座,总蓄水量382000万立方米,现有扬水站37座,渠道17公里,管道0.041公里。2、土壤资源。辖区内在海拔550-1300米山地分布有大面积淋溶褐土,其中在1000米以下的阳坡因山坡坡势较陡,土层较厚,一般在50厘米左右。山地阳坡在1000米以上,阴坡700米以上分布有山地棕壤,该土壤是在基性岩上风化而成,土壤较粘,微酸性,土壤肥沃,水分条件较好,枯枝落叶层较厚,水土流失轻
13、微,是造林的基地,低山区(550-900米)是农田,为耕作褐土。3、动植物资源。辖区内植物主要有榛、二色胡拨子、灌丛、荆条、白草、五角枫、鹅耳枥等小乔木林,覆盖率为82.77%。1000米-1381米的阴坡,分布以三亚绣线菊、平榛灌木从为主。伴生树种以六道木、胡枝子等为主,草本以白草、铁杆蒿等为主。植被生长势强,覆盖度较高,一般在60%以上;1000米以下的阳坡、半阳坡分布以荆条、三亚绣线菊、小叶鼠李为主的灌木丛,伴生树种以溲疏、酸枣为主,草本植物以白草、羊胡子草为主,大都生长不良,覆盖度低,一般在30%左右;800米以上的中山区,主要分布着辽东栎、山杨、椴树等次生林,总覆盖度在70%以上;8
14、00米以上的阴坡,半阳坡,主要分布有阔叶混生的辽东栎林,伴生树种有椴树、山杨、山榆等;800米以上的阳坡,主要分布着辽东栎、山杏等次生林,树下伴生灌木以荆条、小叶鼠李、绣线菊为主,其次在1000米左右阳坡分布有中部分侧柏,大部分呈灌丛状态;在800米以下的沟道、坡脚上,是多以苹果、栗子、核桃、红果为主。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狍子、獾,偶有豹子出没。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社会结构。下辖15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1553户,3972口人。主要集中在珍珠泉、八亩地、小川等沿河七个村子,共972户,人口2510人,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63%。平均每户2.56人。全乡
15、外出打工的有9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2.7%,青壮年的34.3%。青壮劳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采集山货、劳务输出等副业生产。2003年底,该乡完成总收入为5105.1万元,人均劳动所得为4403.2元,同周边乡镇相比是较高的,从整体来看,。的经济现状,尚属温饱型。二、 经济结构。经济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5214亩,农作物主要是种植玉米,兼种豆类杂粮和一些蔬菜。全乡林场面积19.4万亩,主要有杨树、松树、柏树、白桦树和杏树等。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全乡的三大产业,即以板栗、仁用杏为主的林果业;以蛋鸭、小尾寒羊为主的养殖业;以民俗旅游为主的休闲业。目前
16、,全乡共种植板栗58.7万株,其中幼苗51.4万株,成树7.3万株;仁用杏8万株;养殖小尾寒羊1500只;蛋鸭4万只。三、文物保护本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重点保护文物。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处。市。县东部的。,与。接壤。根据2006年4月。市环保局编制的。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两县的大气环境质量见表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优美,周围无任何工业大气污染源,西侧仅有一条柏油马路为线状污染源,污染较小。表4 。两县的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年均降尘量(t/km
17、2月)。76.6%5.5(未超标)。75.3%5.5(未超标)二、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 。在。市的上风上水地,辖区内主要河流有菜食河,流经。,注入白河,最终流入。水库,属潮白河水系。据。市。水库。水库和。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本项目位于。水库三级保护区。2、地下水 根据2006年4月。市环保局编制的。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2005年。地区共布设监测井19眼,其中潜水井7眼,承压井12眼,各监测指标捡出状况中,只有1口井检出六价铬超标,其余指标均未超标,具体见摘录表5。表5 。地区地下水指标含量检出状况表(摘录)项目类标准潜水承压水未超标检出
18、超标含量超标井数(眼)未超标检出超标含量超标井数(眼)pH值6.58.57.517.967.667.92溶解性总固体1000296-527255546氯化物2508.233.77.140.8六价铬0.05未检出-0.020.221未检出-0.003三、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06年4月。市环保局编制的。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2005年,。两县的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0.8dB,51.9dB。经过现场调查:仅项目西侧20多米处有一条宽7米的柏油公路线状噪声源;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良好,一般昼间为41.348.6dB,夜间为35.6dB42.7dB,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
19、9693)中的1类标准。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有大面积淋溶褐土,有小部分棕壤。其中在1000米以下的阳坡因山坡坡势较陡,土层较厚,一般在50厘米左右。山地阳坡在1000米以上,阴坡700米以上分布有山地棕壤,该土壤是在基性岩上风化而成,土壤较粘,微酸性,土壤肥沃,水分条件较好,枯枝落叶层较厚,水土流失轻微,是造林的基地。 项目辖区内植物主要有榛、二色胡拨子、灌丛、荆条、白草、五角枫、鹅耳枥等小乔木林,覆盖率为82.77%。评价区内无国家级别保护植物;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狍子、獾等,评价区内无国家级别保护动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周围均为山体,没有工业项目,西侧仅有一条柏油公路,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休闲 项目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