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分析研究.doc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分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分析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分析研究Analysi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of leisure and tourist agricul tural内容摘要:休闲观光农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本文深入分析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阐述,并提出了下一步如何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致富 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今年中央1号文件
2、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旅互动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1、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闲、度假的强烈愿望。休
3、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需要,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崛起。 2、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动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
4、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受农民素质、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打打糍把、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活等特
5、点,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是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4、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带动相关产业的新发展。传统的农业就是“就农业抓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范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不仅使游客享受和领略美好的生态环境,还能让游人提供采摘、垂钓、休闲、娱乐等项目。由于休闲观光农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关联度大的特点,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外,还带动农旅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
6、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5、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开放型产业,也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温岭位于浙江
7、东南沿海,介于宁波与温州两个开放城市地带,三面环海,全市陆域面积920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70个,面积14.72平方公里,海沿线长317公里,滩涂面积155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和东部为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交通便捷,宽阔的104国道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甬台温铁路穿境而过,距黄岩机场25公里,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航班,长途汽车100多辆,直通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中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经济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勤劳聪慧的温岭人抢抓机遇
8、,奋发有为,敢为人先,发扬“超常规、创特色、干一流”的精神,按照“经济建设、中等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主体任务,以“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三个温岭”战略,东西并进,整体跃升,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国百强县(市)、明星县(市)。200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0.86亿元,财政总收入41.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41亿元,农业总产值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67元。发达的县域经济和丰厚的民资,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后盾。 3、旅游优势。温岭崛起了浩翰的东海之滨,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
9、第一缕阳光首照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长屿硐天系南北朝以来人工采石后留下的石文化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28个硐群,1314个硐窟,硐连硐、硐叠硐、硐套硐、硐硐生景,幽深奥秘,于199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景区内的世界第一大“岩洞音乐厅”独具魅力,备受海内外游客和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方山南崇岩奇峰深谷、峭崖绝壁,奇松点缀,“空中花园”景色秀丽、美不胜收。素有“东方巴黎圣母院”和千年阳光镇的石塘,以特有的石山、石屋、石路、石街、石巷景色而闻名遐迩,古老的渔村风俗大奏鼓、杠台阁风格独特,站在千年曙光碑前可极目远眺,沧海茫茫,水天一色、渔港帆影、景色万千。在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
10、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荣誉称号后,去年12月又戴上令人瞩目的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桂冠,温岭正成为一个新兴的观光旅游热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产业优势。温岭兼得山海之利,农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著称,曾有“三秋泽国鲈鱼美,十里林塘橘柚香”、“温黄熟、粮仓足”之誉。近几年来,按照“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实行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支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全市形成了西瓜、果蔗、葡萄、温岭草鸡、温岭高橙、海淡水养殖
11、等6大主导产业和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及规模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达到93个、57个、24个,省特色农业强镇4个,瓜果、水产强县2个,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中国果蔗之乡”、“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温岭高橙、宫川蜜桔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规模品牌农业成为全省特色农业的三大亮点之一。丰富的农业资源,众多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5、机制优势。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
12、产业化水平。全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88家,其中省级2家,实现销售收入74.7亿元,超亿元的15家,带动农户13.6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总数达到96家,列入国家、省示范性合作社6家,入社社员4300多户,联结农户4万多户,成立了全国首家合作社联合会,达到“强化富民”的目的。土地规模经营10亩以上种植大户4500多户,经营面积20.5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1%。农业“走出去”跨区域经营农业,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农产品基地32万亩,追着太阳种西瓜,跨出国门,前往缅甸种西瓜1.6万亩。灵活的经营机制,活跃的市场主体,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休闲 观光农业 发展 分析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