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双低油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申报书.doc
《优质双低油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双低油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申报书.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申报编号:计划编号:密级: XXX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优质双低油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研究领域:农学其他学科申报单位(盖章):XXXXXXX 项目负责人: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 归口部门:XXXXXXX 项目起止年限:2014-09-16 至 2016-8-31报送日期:2014年 09 月 16 日XXX科学技术厅制 二0一三年九 月 填 报 说 明1. 项目申报人填写项目申报书,应实事求是,表述明确。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2. 申报人不用填写“申报编号”栏。 3. 归口部门是指项目申报单位所隶属的省
2、级有关部门或所在市、州科技局。 4. 各级政府行政机构不得作为项目申报单位,也不可以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研究。 5. 编写要求:(1)项目符合申报指南的要求,目标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2)项目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3)项目管理与实施符合XXX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4)项目所需省拨经费按XXX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6. 项目申报人按申报通知规定的份数,用A4纸打印申报书,左侧装订,不得加用塑料等额外装订材料。经申报单位、归口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XXX科技厅项目受理办公室(发展计划处)。 7. 网址:XXX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
3、 项目信息表项目名称优质双低油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起始时间2014-09-16终止时间2016-08-31所属技术领域农业创新类型集成创新项目概述(500字以内) XXXXXXX 是全国重要的油菜产区,油菜是XXX的优势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3001400万亩,总产180220万吨,居全国前三、西部第一。近年来,XXXXXXX 油菜籽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年种植面积近1500万亩。但XXXXXXX 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新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防灾减灾能力弱;(二)丰产关键技术,特别是轻简、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到位,油菜种植户未能系统掌
4、握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三)油菜籽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商品转化率低;(四)油菜籽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加工工艺和技术落后,能耗高、产品品质差;(五)油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精深加工跟不上,企业效益不高,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农民不能直接受益。本项目围绕油菜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通过产学研结合,进行优质双低油菜品种选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的集成与示范,建成集良种供给、技术服务、企业参与、订单生产于一体的优质双低油菜原料基地;通过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建成油菜籽加工基地;最终形成完整的优质双低油菜
5、产业链,促进和带动区域油菜产业的发展。预期成果成果水平国内先进成果形式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其他 3 项。 技术标准制定企业标准产学研联合是经费预算300 万元,其中申请财政科技经费100 万元。 一、项目现有技术指标(产品参数)、经济指标;项目研究主要目标、研究内容、技术关键、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案。(不超过3000字)(一) 、现有技术指标(产品参数)、经济指标(二) 、主要目标通过优质双低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油菜品种筛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建成集良种供给、技术服务、
6、企业参与、订单生产于一体的优质双低高产高油油菜籽原料基地,及增值高效的油菜籽加工基地,形成完整的优质双低高产高油油菜产业链,促进和带动区域油菜产业发展。(三)、主要内容1、优质双低高产高油油菜专用品种筛选 立足现有育种成果,引进筛选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双低高产高油专用油菜品种2-3个、早熟高产的专用油菜品种2-3个;选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油专用油菜品种1-2个、早熟高产的专用油菜品种1-2个;创新优质双低高产高油油菜资源4-6份。2、优质双低油菜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以免(少)耕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支撑,开展油菜轻简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油菜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特别是局
7、部地区根肿病对油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实际问题,开展油菜主要病虫草害安全高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根据我省各地区的土壤养分供应规律、油菜养分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开展油菜高效简化施肥关键技术研究;根据选育的专用品种特点,形成品种-栽培-机械配套的油菜节本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优质双低油菜生产技术体系;以优质专用品种、优质化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项目承担单位的产业基地布局,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3、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与加工基地建设采用国际先进的脱皮冷榨技术,研究相关工艺参数和配套设备,以提高菜籽油的品质和菜籽粕的质量。与传统的高温热榨工艺相比,脱皮冷榨可避免高温加工产生有害物质
8、,保持易于丢失的油脂天然成分,提升菜粕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所得到的菜籽油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色泽清澈,营养价值高。研究形成高效、低耗、高品质的油脂绿色制取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开展菜籽油稳态化技术和油脂适度精炼等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低温脱水、脱胶等绿色精炼技术;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构建适合我省中小油脂企业的高效低耗节能减排加工技术, 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开发出原生态油、风味油、益生蛋白饲料、脂质功能食品等新产品,有效降低加工能耗,提高生产效益。建成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基地。 (四)技术关键1、优质双低油菜选育的技术关键利用引进和自我创新的种质资源,通过复合杂交和分子标记辅
9、助选择技术及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符合优质高产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优质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品种引进和选育基础上,深入研究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环境因子对遗传特性表达的影响,以及生产措施(播期、密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生产、管理等)对油菜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而明确并集成优质化生产技术体系。 3、油菜增值高效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关键主要有油菜籽高效脱皮、冷榨制油、物理精炼等节能减排技术;低温脱水、脱胶等绿色精炼技术;筛选获得适宜水酶法优质双低菜油脱胶的生物酶系,优化获得双低菜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酶的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磷脂脱水、真空浓缩技术、乳化处理
10、技术;菜籽皮壳的综合利用技术。(五)技术路线 1、根据油菜产业链的整体特性和关键节点的技术问题,整合不同学科的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能力建设。 2、优质专用品种的筛选:分2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立足现有育种成果,筛选更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以尽快用于生产推广;第二个层次,利用优势资源和现代育种技术手段,选育优质专用品种。将川内油菜优势(产量高)和引进资源优势(遗传背景更广阔)相结合,辅以先进的育种手段,选育符合优质双低油菜标准的新品种(系)。3、优质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原料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现有先进技术成果结合,集成优质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建立优质原料
11、基地,种子企业负责优质良种的繁育与供给,农技服务体系负责生产指导实施,主持单位通过优质优价的订单生产模式获得优质加工原料,生产优质的菜籽油产品。4、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加工基地建设:通过国际先进的脱皮冷榨技术及相关工艺与设备研究,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建立加工基地,提升菜籽油的品质和菜粕的质量,实现绿色环保型生产,解决油菜产业链的最后环节。 通过项目实施,建设形成完整的优质双低油菜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和加工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产能建设规划,提出完整的中期、远期技术应用方案,内容包括专用品种布局、基地建设规模、加工能力与销售规模、油菜产业带动能力等。(六)应用方案1
12、、专用品种和优质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方案以优质菜油加工为目标,引进筛选和选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油优质双低专用品种,研发轻简高效保优生产技术,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和展示,最终在项目结束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2、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保障油菜籽原料的稳定供应 在XXXXXXX 市XXXXXXX 的乡镇,在项目实施期内初步建成优质双低油菜基地30万亩。基地内采用项目合作单位提供的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如川油36、川油41、川油58等)进行订单生产,由项目申报单位以优质优价收储加工,保证常年收储加工优质双低油菜5万吨的生产能力。3、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建设,生产高品质的
13、菜油产品和高质量的菜粕通过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建设,收购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的油菜籽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脱皮冷榨技术,生产高品质的菜油产品和高质量的菜粕,以及对菜籽皮壳进行综合开发,达到增值高效绿色环保型生产。二、立项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不超过2000字.) 1、立项的必要性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2013 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11265万亩,产量1440万吨,全国平均单产达到127.8千克/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植物油的消费日益增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每年进
14、口油菜籽在25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将超过300万吨,2020年进口量将达500万吨。在我国食用油原料市场逐渐被进口大豆抢占的今天,大力发展油菜籽产业对解决我国部分人口的食用油消费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XXXXXXX 是全国重要的油菜产区,油菜是XXX的优势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3001450万亩,总产180230万吨,居全国前三、西部第一。近年来,XXXXXXX 油菜籽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 2013年XXX油菜种植面积1487万亩,亩产149.6千克,总产222.6万吨;XXXXXXX 市油菜种植面积94.2万亩,亩产176千克,总产16.6万吨。但XXXXXXX 油
15、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新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防震减灾能力弱;(二)丰产关键技术,特别是轻简、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到位,油菜种植户未能系统掌握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三)油菜籽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商品转化率低;(四)油菜籽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加工工艺和技术落后,能耗高、产品品质差;(五)油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精深加工跟不上,企业效益不高,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农民不能直接受益。 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的时代,普通油菜生产出的菜籽油和饲用饼粕由于芥酸、硫甙含量偏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推广双低油菜品种,打造优质菜油品牌,开
16、展优质菜籽粕的综合利用,使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对实现农民增收、企业获利、财政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必然出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972年华中农业大学发现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Pol cms),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1985年,陕西农垦中心育成第一个油菜杂交种“秦油2号”。加拿大是发现双低油菜最早的国家,1968年育成第一个低芥酸品种“欧罗”,1974年育成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托尔”。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1988年育成第一批pol cms双低杂交种Hyola38、hyola40等。 目前我国审定的油菜品种9
17、0%以上为双低杂交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加、澳、欧洲等国就实现了油菜双低化。我国农业部2003年明确规定,今后培育的食用油菜品种(组合),必须达到双低标准,含油量超过40%。 生物技术在油菜改良中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目前,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国内外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油菜转基因育种,在一些国家已得到大面积应用。在加拿大,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已达70%以上;2005年加拿大转基因雄性不育杂交种已超过油菜面积50%。我国还未开放转基因油菜。此外,抗病、抗虫、维生素A、E含量高的转基因油菜也在研究中。 近年来,XXX通过大力推广高产、抗病、双低品种和高
18、产栽培技术,使我省油菜单产大幅上升,品质明显改善。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我省的油菜生物技术育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内外先进的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相比,我省油菜育种技术和设备仍相对落后、单产仍然偏低、综合品质不高、抗病虫草害和抗逆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油菜籽加工大多采用传统的高温热榨浸出加工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对双低油菜籽脱皮低温冷榨技术进行研究。与传统工艺相比,脱皮低温冷榨技术可有效地保留菜籽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了精炼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国外油菜籽综合加工利用能力为原料产值的12倍以上。而我国综合加工利用能力为原料产值的1.5倍左右。我国每年约生产800 万吨菜籽
19、饼粕、50万吨油脚,除作饲料外,基本上没有加以综合利用,对蛋白质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3、知识产权状况分析 现有适宜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来自项目技术支撑单位XXX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归其所有。 油菜优质化生产技术成果主要来自XXX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蓝型油菜JA系列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获2011年XXX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3年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蓝型油菜新材料绵7MB-1与核三系育种方法的创制及应用”获2009年度XXX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甘蓝型油菜NE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A1的研制及应用”于2008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油菜根肿病
20、抗病材料的筛选与防控技术研究”,获2012年 “中国植保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油菜重大病害发生流行与防控技术研究”, 获2013年XXX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制技术规程或行业标准10余项,如“油菜迟直播覆草避灾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根肿病菌土壤带菌PCR检测技术规程”、“XXX旱地油菜生产技术规程”、“XXX麦(油)-稻水旱轮作模式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 通过本项目实施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其产权归属由参与单位共享。三、项目的创新性(理论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不超过800字。) 本项目立足优质双低油菜全产业链,系统设计产前、产中和产后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围绕双低油菜产业链
21、,构建部署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专用品种的筛选本项目针对我省油菜单产偏低、含油量不高、综合品质较差、抗病虫草害和抗逆性较弱等特点,以优质双低油菜选育为目标,分两个步骤、两个层次进行优质双低油菜的筛选及选育,针对性强,符合油菜籽加工企业的实际需求。2、优质化生产技术及产业链 油菜大面积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管理措施五花八门,没有根据不同加工原料需要进行分区种植、分类管理、分类收储,所产油菜籽都为混合型。本项目根据加工企业的目标要求,选择专用品种,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和优质化生产管理,生产出符合高质量菜油加工要求的优质原料。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群体,按一
22、定分工进行生产,科研院所的专家提供专用品种,种子企业进行良种繁育与供种,专家大院承担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广大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承担优质优价收购及油菜籽深加工。3、油菜籽增值高效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本项目油菜籽加工采用油菜籽脱皮冷榨技术;低温脱水、脱胶等绿色精炼技术;筛选获得适宜水酶法优质双低菜油脱胶的生物酶系,优化获得双低菜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酶的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磷脂脱水、真空浓缩技术、乳化处理技术。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构建适合我省中小油脂企业的增值高效节能减排加工技术, 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开发出原生态油、风味油、益生蛋白饲料、脂质功能食品等新产品,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油菜 现代 产业链 关键技术 集成 研究 产业化 示范 申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