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滇型杂交粳稻种子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云南省滇型杂交粳稻种子工程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滇型杂交粳稻种子工程项目建议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XX市)滇型杂交粳稻种子工程项目 建 议 书第一节 总论1、项目名称:云南省(XX市)滇型杂交粳稻种子工程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承办单位概况:云南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XXXX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组建,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生产、经营杂交水稻种子、常规水稻种子、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及杂交玉米等其它农作物种子,是云南种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排头兵。2010年被评为“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科研实力公司主要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在品种、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立足云南、面向西南稻区,辐射全国,致力于建成云南省乃至全国粳稻区行业性龙头企业;并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
2、运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部、营销部、质检部、研发部、育种基地、财务部、仓库等生产和管理部门。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是云南省专门从事杂交水稻和稻作新品种选育的科研机构,也是云南省教育厅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建设设单位之一。该所拥有较完善的温室和实验室,具有开展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的技术设施和人员、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导师。现有科技人员26人,其中高、中级研究人员 12人,高级顾问5人,与国际水稻所、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有长期的合作与交流。经过多年的研究收集,拥有上千份水稻特异种质资源,为开展育种及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承担了国家和云南省科技攻关课题及基础研究基金课题。 李铮友教授带领下
3、的粳杂育种成效显著,1969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不育系,曾组配成 “滇杂25”、“寻杂29”、“榆杂29”等粳型杂交组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 “愉杂29”创造了粳稻单产世界纪录 (16628.25kg/hm )。“十五”期间“滇杂31”、“滇杂32”、“滇杂33”三个粳杂组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 “滇杂3l”和 “滇杂32”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在2002年被评选为云南省优质稻(米)品种 (组合);两组合2005年数公顷连片种植,经省内外专家现场验收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达14400 kg、14160 kg,产量达到超级杂交稻指标。新育成组合 “
4、滇杂35”、 “滇杂36”、“滇杂39”、“滇杂4O”等组合,在我省适宜的生态地区示范表现高产、抗病。(1)发展思路:云南省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1400万亩,杂交水稻播种面积约450万亩,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滇型杂交水稻不育细胞质为基础,广泛收集挖掘特异水稻种质资源,重点开展优质不育系选育,强优恢复系筛选,高产优质滇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以保障我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 (2)总体定位及主要目标:云南XX农业科技公司的总体定位是:立足云南,面向国内外。主要选育我省高中海拔稻区一季高产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长江流域早粳杂交稻,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种植,以部分解决劣
5、质早籼稻谷压库难题,使农民增收。选育适合云南低海拨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的优质软米和巴斯玛提杂交籼稻新组合。二、生产加工:云南XX农业科技公司在XX、红河、XX等地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建立起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近5000亩,在江苏徐州、河南信阳以及在云南省高、中、低海拔的三个区域设立了实验站,为企业发展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在昆明建设有1500平方米的种子贮藏、加工、包装中心,配备了各种先进的种子加工、贮藏和检测设备,所供应的“滇杂”系列杂交水稻种子全部经过烘干、精选、测纯、小包装加工等现代化程序,确保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三、营销网络通过多年的经营实践,公司已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销
6、售网络。在种子市场比较混乱以及和公司业务来往较少的市、县设置自己的直销售网点,利用公司的自有品种占领市场,形成“滇杂”系列的专营店。到目前为止,在全省建立了共200多个销售网点。四、品种保护:公司目前已有数十个多个优质水稻品种可供开发利用,其中滇杂31、滇杂32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广适杂交粳稻“滇杂35”获植物新品种保护。五、质量管理:公司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编号GB4404.1-1996),确保生产出优质水稻种子。六、公司未来: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投资1.6亿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合作社等模式建设稳定的标准化制种基地5万亩,为实现世界一流水稻
7、种业企业目标奠定基础。我们努力打造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推进团队建设和团队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建立以精细化、信息化、流程化和制度化为标准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精细管理与简约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风格,为成为百年企业打造成长基因和文化支持。以科技求发展,质量至上,信誉第一;重视科技,以人为本,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是公司永远不变的经营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水稻所不断育成的新品种组合为后盾,发挥公司的科技优势,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4、拟建地点:云南省XX市景东县、景谷县5、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景东县、景谷县“
8、滇杂”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基地、商品种繁育基地4.5万亩,其中景东2万亩、景谷2.5万亩;新建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工程(景东县),建成年处理能力1.2万吨种子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厂房、仓储、物流及办公设施。6、建设年限:2年7、概算投资:9460万元。8、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投资完成后,年可产种1125万公斤,预计正常年销售收入2.8亿元,年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分析:良种繁育可使育种农民亩均增加收入2600元以上,可实现农民总收入增加1.17亿元。(3)选育推广新品种、促进粮油增产,按亩均用种1.25kg、平均增产水稻50kg/亩计算,可推广面积900
9、万亩,实现杂交粳稻增产总量4.5亿公斤,年可为粳稻区农民增加收入9亿元。(4)生态效益分析:该项目投资不仅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增加种子综合技术,还可减少二次施药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产品种。(5)解决就业: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602人。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推广良种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键措施,在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XX市农业生产连续十几年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国农作物种子制种基地向西部
10、转移,XX市已成为全省制种市,景东、景谷已成为本省的重要制种基地,制种产业成为全县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但近几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不稳定,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加之公司种子加工基础设施脆弱,加工设备不配套,规模小,档次低,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差,从而抑制了良种增产潜力的发挥,也阻碍了企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远远不能与之发展相适应,已成为阻碍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种子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种子产业体系,为XX市在短期内提高良种的供应数量、商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为实现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及农村产业调整和2020年远景目标将发挥巨大作用。2、建设条件
11、分析2.1场址建设条件(一)当地党委、政府对制种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种子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景东景谷在县委、政府重视下,引入了云南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到当地从事滇型杂交粳稻制种工作。为了扶持龙头企业,为了云南滇型杂交粳稻种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也为了当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把XX建成滇杂制种中心区域,云南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景东、景谷分别建设基地开展“滇型杂交粳稻”系列(组合)制种工作,目前制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为优质杂交稻制种创造了必要条件。景东县位于XX市北端,地处东经10024,10115,北纬2357,2451,之间;
12、两山、两坝、两河、一江;全县区域内南北长73公里,东西宽61公里,国土面积4466平方公里。景谷县位于XX市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国土面积7550平方公里,面积是云南省第四大县。1、自然气候适宜。景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7,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雨量1086.7毫米,年均日照2131.6小时,无霜期341天,县城海拔1171米。景谷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354毫米、蒸发量1916.4毫米、平均雨日数164.1天、平均气温20.1,10的积温为7360.9;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小时。这些自然气
13、候特征,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及繁育的重要保障。2、土地、水利资源丰富。景东有位于全县中心贯穿于安定乡至者后的川河坝;分布在大街乡、花山乡的者干坝;有流经安定乡至锦屏镇、文井镇,进入镇沅的川河;有哀牢山流经太忠、大街、花山乡的者干河;流经我县漫湾、林街、曼等、大朝山等乡镇的澜沧江。全县区域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景谷境内共有大小河流94条,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6万千瓦,初步规划可开发利用27万千瓦;热区面积732万亩,5万亩以上的坝子4个。3、景东县从70年代开始粮作种子繁育生产,制种历史悠久,农民科技素质普遍较好,制种经验丰富,为水稻育种繁育提供了良好保障
14、。景谷是云南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也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2010年在云南XX农业公司、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云南广大种业的支持下,景东、景谷实施滇型杂交粳稻规范化高产制种试制,取得了成功。 4、品种自身的优良特性及市场潜力巨大。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基于滇一型不育系,先后育成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水稻组合30余个,在粳稻区累计示范推广2000多万亩。其中粳型杂交稻组合“榆杂29”创造了粳稻单产世界纪录,亩产达1108.55千克;2002年审定的组合“滇杂31”和“滇杂3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被评为云南省优质稻(米)品种。目前,市场主要在云南、贵州、广州等地,其他地
15、区即适宜种植省份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尚未进行规模化销售布局,因此市场潜力很大。2.2其它条件分析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前景广阔种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种子行业具有巨大的稳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
16、农作物种业集团,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农作物种业将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1号)锁定我省种业目标任务:通过5年的努力,建立起省级农林牧渔种质 资源保护利用平台,培育一批适合云南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创建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 合、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作物 种子(种苗)和畜禽良种生产基地。健全农作物救灾备荒种子储 各制度;培育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 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子企业;建设一批集加工、仓储、配售、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杂交 粳稻 种子 工程项目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