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ppt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ppt课件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热闹,神州大地张灯结彩、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1.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又称“过年”,世代相传。春节属于传统文化中的()A.传统习俗 B.传统文艺 C.传统思想,A,2.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家家团圆,普天同庆。但在我国民间,过春节仍有祭奠神佛、烧香磕头的传统。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对待春节文化?提示:对待春节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首先要辩证地认识春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春节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
2、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010年7月13日,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表彰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四川省德阳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杂技音乐剧飞翔获表彰。1.杂技音乐剧飞翔的创作背景是3 000年前的远古世界,但它跨越时空穿梭远古和现实社会,融入青铜器时代的符号和元素,也拥有现代的音符。带给观众的是一台出乎意料,让你无法想象的视觉、听觉受到巨大感官冲击的杂技盛会。从杂技音乐剧飞翔的创作你怎样理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提示: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3、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是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2.杂技音乐剧飞翔是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杂技表演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声、光、电等技术融入了驯鸟、舞蹈、武术、魔术等元素,获得巨大的成功。高科技对杂技音乐剧飞翔的成功起了怎样的作用?提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
4、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提和基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
5、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提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
6、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认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其实质是把继承和发展完全分离,否定了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
7、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 130万名,还为1 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2010孔子文化节 2010年9月27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本届孔子文化节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家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主要举办庚寅年祭孔大典,等五大主题活动。孔子文化节的举办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1.“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
8、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A.B.C.D.,【信息提取】背景:“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投入的情况。要求:分析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人的教化上的作用。依据: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可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表述错误,经济发展是社会
9、公平的基础。【规范解答】选A,2.孔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修身治国的思想给我们以指导,但孔子文化中也包含“三从四德”、过分禁欲等思想。你对孔子文化是如何认识的?【信息提取】背景: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隆重举行,纪念孔子,传承孔子文化。要求:辩证分析孔子文化的作用,正确对待孔子文化。依据: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采用辩证的观点,结合传统文化的作用阐述对待孔子文化的正确态度,从孔子文化是什么、怎么样、怎样对待等三个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规范解答】(1)孔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
10、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孔子文化中的精华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孔子文化中也有糟粕,它起到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对待孔子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孔子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2010江苏单科)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11、。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选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题干表明了这一点。B说法片面;C、D与题意无关。,2.(2010江苏单科)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B.C.D.,【解析】选D。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铁时代的到来不
12、仅能够方便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而且提高了人们获得文化产品的效率、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与题意相符。材料没有体现,不选。,3.(2010北京文综)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C.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说明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错误,正确。技
13、术是文化的具体内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排除,答案选C。,4.(2009广东单科)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客家文化”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了它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符合题意。A、C说法错误,B只讲继承,与材料主旨不符。,1.2010年6月1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荆州市的传统项目龙舟赛在九龙渊公园隆重举行。龙舟赛在荆州地区民间已经开展1 000多年,积淀了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
14、,在世代相传中基本未变,以此来纪念屈原。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凝固不变的是不会消失的 A.B.C.D.,【解析】选A。传统项目龙舟赛积淀了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在世代相传中基本未变,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故选。表述错误。,2.2011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各级政府作为传统文化的最大保护者,应该保护我们的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尤其更加注重保护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农村文化。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D.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解析
15、】选D。审题时首先应注意本题是反向选择题,A、B、C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明显错误,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3.2011年,清明时节惠风和谐,海内外万名炎黄子孙聚首黄陵桥山,心怀赤诚之心祭拜先祖轩辕黄帝。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属于()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解析】选A。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清明节是在中华民族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习俗,B、C、D三项不符合题意。,4.面对剪纸这一承载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正确处理继承与
16、发展的关系彻底抛弃,彻底改造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彻底改造、抛弃是错误的,错误,都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均符合题意。,5.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B.C.D.,【解析】选B。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对韩非
17、子“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民族性无关,故排除。,6.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理解。材料强调“百家争鸣”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而“百家争鸣”属于思想运动,故选C项;其他选项中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D不合题意。,7.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
18、成,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而丰富发展起来的“国粹”。京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A.适应市场的需求B.全面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粹C.积极传播继承古代戏曲的精粹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A、B、C三项是维持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但不是关键原因;D项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准确揭示了京剧作为一种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原因。,8.2010年8月8日,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圆满结束,山东省再次运用远程网络技术开展的大规模教师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研修旨在使教师“做一个学习者”、“做一个创新者”研修过程让每一个老师享受了一份思想的盛宴。(1)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必修 政治 一轮 复习 ppt 课件 24 文化 继承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