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莫雷版第三章知识的学习课件.ppt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第三章知识的学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莫雷版第三章知识的学习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课程大纲,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与知识分类哲学(反映论)定义:人脑对事物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狭义知识: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概念、公式、定理等广义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一)什么是知识,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分: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用于区分和辨别事
2、物,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二)知识的分类,练习题,当你知道了“江西省的简称是赣”时,你获得的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如果你做出了“1/3+3/4=?”,说明了你获得了上述两种知识的哪种知识。,二、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1.命题和命题网络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当于头脑的一个观念。一个命题由两个成分构成:论题和关系。认知心
3、理学家用了许多不同方法来表示命题。常用的方法是,用一个圆(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命题的论题和关系联系起来。,s,o,维C,感冒,R,预防,图中S代表主体,O代表客体,它们都是论题;R表示关系,(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是用命题而不是用句子将言语信息贮存在头脑中的。,三、知识的表征,命题网络 命题网络是享用同一些主题的若干命题发生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例:“尼克松曾将一辆漂亮的凯迪拉克车赠予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这一句子包含三个命题:(1)尼克松赠予勃列日涅夫一辆凯迪拉克车;(2)这辆凯迪拉克车是漂亮的;(3)勃列日涅夫曾
4、是苏联的领袖。,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1、产生式(Production)产生式是一种以“如果/则”(if/then)形式编码的“条件行动”规则(condition-action规则,简称C-A规则)。,例:如果 目标是要整顿课堂秩序 有哪位学生再在课堂上捣乱则 我就批评他(她),(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补充:产生式与命题的不同,三角形的定义以命题的形式贮存,这时人们能回答“什么是三角形”,再现出三角形的属性;而以产生式的形式来贮存三角形的定义时,人们能对呈现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进行判断。,2.产生式系统 产生式系统是多个产生式的联结。当一个产生式的动作成为另一个产生式的条
5、件时,产生式之间便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表征了复杂的技能的完成过程)。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补充:产生式及其系统的意义,用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人们在运用程序性知识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其中的每一步。这就是程序性知识自动化的特点,即条件与动作之间的联系熟练后能在无意识中自动地运行。程序性知识自动化后,不再占用工作记忆,因此人们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活动。如:边记笔记,边听课。,(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1、产生式:IFTHEN IF 是条件项,THEN是反应项。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IFTHEN语句。例如 27+15+19+30=?,产生式2:使用强化,产生式1:两位数连加,
6、图式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知识单元。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图式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图式(Schema),(三)大的知识单元的表征图式,三、知识学习的标准,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图 三种记忆系统模式图,四、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定义: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记忆的开始阶段。特点:贮存时间短,大约0.252秒,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容量相当大。,短时记忆定义: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特点:保持时间大约5秒2分钟。成分:直接记忆,来自感觉记忆,容量大约为72个组块。工
7、作记忆,来自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定义: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特点:保持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信息贮存方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提取失败理论:学习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无法提取。“舌尖现象”遗忘的原因,应当把上述几种理论综合起来加以解释。,四、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四)遗忘与记忆,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1.引起与维持注意:告知教
8、学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与巩固原有知识;,3.呈示经过组织的新信息;,4.阐明新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促进新知识理解;,5.指导学生复习与记忆策略,6.测量与评价认知结构的特征,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的模型,皮连生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和安德森的激活理论,提出了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的模型,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二、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奥苏贝尔根据其研究提出了三类有意义学习的方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一)表征学习表征学习又称符号学习(representational learning),是指学习某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个体开始时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的,他必须学会这些
9、符号代表什么东西。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和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可以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个阶段:,1.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同类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由于概念形成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和成人学习的初级阶段。,2.概念同化是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属于接受学习。利用概念同化形成的概念更为清晰、精确。,(
10、三)命题学习命题学习(proposition learning)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它既可以陈述简单的事实,也可以陈述一般规则、原理、定律、公式等,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不同的意义获得模式。,1.下位学习这是新材料与学生已有观念之间最普遍的一种关系,即新学习的内容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学习,即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毅力例证,或是能从
11、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另一种下位学习是相关类属学习。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的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的新命题时,新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3.并列结合学习当学生有意义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的新命题时,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是并列组合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并列结合关系。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的学习,都具有这类意义。学生在学习各门自然学科、数学、社会
12、科学和人文学科时的许多新概念,都可以作为并列结合学习的例子。,三、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动机激发策略(二)注意策略(三)精加工策略(四)组织者策略(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一)动机激发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首先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的建构并生成意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激发直接影响其对原有知识激活的程度及新意义主动建构的水平。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及时修整学习的动机归因。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最后,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新信息。,(二)注意策略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莫雷版 第三 知识 学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