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教育功能课件.ppt
《教育学原理——教育功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教育功能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功能,1,目 录,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第四节 教育功能的实现,2,哲学视野,社会学视野,综合,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一、教育功能的含义,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3,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4,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二、教育功能的类型,5,教育的个体功能:教
2、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6,(二)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默顿(R.K.Merton,1910-2003),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正向功能(enfunction)是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负向功能(dysfunction)是不利于体系的适
3、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7,按照默顿的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8,(三)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显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或者说结果是事前所期待或希望出现的。隐性功能(latent function)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察觉到。,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9,按照默顿这一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显
4、性和隐性。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隐性教育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10,(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1.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2.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11,日本学者柴野昌山把默顿的上述两个维度引入教育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右图)。在这一框架中,教育功能被分为四类: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隐性功能 D负向显性功能,1.把性质
5、(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12,2.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把教育功能分析的内容和性质结合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对教育功能进行分析(见右图)。A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 B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C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D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 这四类功能中既有显性功能的呈现,也有隐性功能的揭示。,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1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现代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自身,马克思,14,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系统的基础性地位,显性正向功能,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体现,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其他功能,派生,15,一、教育对个体发
6、展的正向功能 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个体发展在内容上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16,(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17,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学习生活技能内化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18,第二节 教育
7、的个体功能,19,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个体的社会化。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0,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1,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
8、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知识和技能是其核心要求。,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2,(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体的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简单顺从和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3,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个体的个性化。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
9、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4,教育无论是促进个体个性化还是个体社会化,都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必须以二者的统一为基点。一方面,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缺乏社会化的个性只能是原始的自然性,表现出来的只是个人的“任性”和“怪癖”,而不是健全良好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上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决定了教育必须在促进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二者的关系。,注意,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5,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
10、能,26,历次工业革命后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蒸汽机)革命要求劳动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第二次工业(电气化)革命要求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第三次工业(电子)革命要求劳动者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受过职业化训练;现代的信息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训练,而且教育的层次还在不断提高。,资料,(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7,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着眼于社会生产和职业生活对职业人的专门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8,另
11、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人“学会生存”,一方面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29,(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30,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31,过重的学业负担、唯“
12、智”是举的做法,使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不能忍受的边缘,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32,案例:抹杀 课堂上,大林老师。“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九只。”“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然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你这孩子,净说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分析】片面地追求过于标准
13、化、同质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方式,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不尊重差异,压制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个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应该尊重差异,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33,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我们应该怎样控制教育的负向功能呢?,34,要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关键是进行教育内部的改革。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2.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如整齐划一的管理制度、扭曲的考试制度等,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3.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如教师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原理 教育 功能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