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4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点击标题自由选课,1.1放大镜,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3放大镜下的晶体,1.4怎样放得更大,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8微小世界和我们,2.1我们身边的物质,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2.5铁生锈了,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8物质变化与我们,3.1地球的卫星月球,3.2月相变化,3.3我们来造“环形山”,3.4日食和月食,3.5太阳系,3.6在星空中一,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3.7在星空中二,3.8探索宇宙,
2、4.1一天的垃圾,4.2垃圾的处理,4.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4分类和回收利用,4.5一天的生活用水,4.6污水和污水处理,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放大镜,1.1,放大镜的用途,工业、农业、公安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图像-由色彩点组成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网点显示器屏幕由色彩点(红绿蓝三色)组成,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为
3、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我们的研究成果,放大镜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放大镜的用途与历史,阳光下点燃纸是其作用;可观察微小世界是其作用。早在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常见能放大物体的仪器,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2,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奇特的身体构造,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A:棒状触角;B:羽状触角;C:环毛状触角;D:鳃叶状触角;E:栉齿状触
4、角;F:分枝状触角;G:锯齿状触角;H:梳状触角;I:念珠状触角;J:丝状触角,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我们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在大自然中观察昆虫的生活是非常有趣的事,我们不妨用放大镜去观察瓢虫是怎样捕食蚜虫的,蚜虫是怎样刺吸植物的汁液的。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昆虫世界的秘密。,放大镜下的晶体,1.3,美丽的晶体,食盐晶体,呈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美丽的晶体,食盐晶体,呈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美丽的晶体
5、,白糖,美丽的晶体,白糖晶体,六棱两端尖顶,美丽的晶体,白糖晶体,六棱两端尖顶,美丽的晶体,味精,美丽的晶体,味精,柱状,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晶体是如何形成的呢?,美丽的晶体,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小常识,美丽的晶体,盐,国之大宝,盐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被视为“国之大宝”。国家颁布法规,强化食盐专营制度。在中国加入WTO的贸易协议中,也
6、特别明确盐的批发、经营不对外开放。,小常识,1、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一样,都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合而成。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 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 的针。,知识要点:,怎样放得更大,扫描隧道显微镜,1.4,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1.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分别拿两个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做个简易显微镜,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
7、体最清楚的图像,用塑料筒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试试看,物体的图像是不是被放得更大了。,小知识:,最早的显微镜,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与放大镜比物体图像的放大倍数是不是增加了?我们是不是又有了新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下来。,观察周围的物体,观察周围的物体,青苔,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观察周围的物体,植物的花,肉眼看到的花,显微镜下
8、看到的花粉,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管,资料,列文虎克和他的显微镜,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年轻时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经常磨制镜片玩,后来他用两块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资料,列文虎克和他的显微镜,列文虎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显微镜的发展,最大放大倍数1500倍左右,最大倍数200万倍,可放大3亿倍,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非典病毒,非典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菌毛,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放大200倍的新头发,放大500倍的新头发,放大1000倍的新头发,课堂小结,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9、图像放得更大。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5,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我们也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观察到细胞。,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材料和工具,制片,显微镜的结构,正确使用显
10、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把看到的画在记录单中。比较三次观察到的图像,说说有什么不同?,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描述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交流、展示大家画的洋葱表皮的细胞,我们还能发现什么?,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二),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水中有什么呢?,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制作标本,取一些池塘
11、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制作标本,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盖上盖玻片,制作标本,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制作标本,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培养,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培养,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注意,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变形虫,变形虫生活在淡水或土壤中,体长大约1毫米,身体也只有一个细胞。能变形。细胞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成伪足,伸出伪足的方向就是
12、它的运动方向。,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变形虫,变形虫的取食、排出食物残渣以及呼吸可以在身体表面的任何部分进行。它们利用伪足把猎物包裹起来,产生一个食物泡,用以消化吸收猎物。,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变形虫的裂殖,它的繁殖方式是由一变二,二变四环境恶劣时,也能形成胞壳,进行休眠。,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草履虫,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约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及、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草履虫,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围环境,像划桨一样划动纤毛自由运动。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扣单细胞藻类。它通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
13、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7,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真菌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制作标本,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制作标本,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观察水中微生物,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是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长约0.25厘米,用肉
14、眼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观察水中微生物,草履虫,草履虫身体 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 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观察水中微生物,草履虫,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围环境,像划桨一样划动纤毛自由 运动。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扣单细胞藻类。它通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观察水中微生物,草履虫,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它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的膜,不食不动。一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草履虫。,观察水中微
15、生物,变形虫,变形虫是能变形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我们叫做伪足。伪足的方向也代表了它运动的方向。,观察水中微生物,变形虫,变形虫的食物: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观察水中微生物,变形虫的裂变,它的繁殖方式是由一变二,二变四环境恶劣时,也能形成胞壳,进行休眠。,眼 虫,喇叭虫,微生物具有生物特征吗?,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微小世界和我们,1.8,放大镜,用肉眼,显微镜,视野拓展进程,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
16、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
17、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医药方面: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用于杀死液体中的细菌。,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民免于受疾病的侵染而死。,这些年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鼠疫、结核病、败血病、霍乱、痢疾、伤寒天花都被漫漫征服了。,食品工业:人们通过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是有益的,利用 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
18、时体积积聚膨胀,从而是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农、林业方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等都需要运用到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类蕊上进行的,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还有土壤的改良和净化、克隆、污水和垃圾处理,微电子技术等都运用了放大镜和显微镜。,小制作:主题(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资料来源(网络)资料题目(酵母菌的作用)内容:酵母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它们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还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在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使果汁或粮食发酵,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造成许多小孔,使面包
19、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小制作:主题(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资料来源(网络)资料题目(登革热病毒的危害)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连 线,味精的晶体 河水中的微生物 蝴蝶的触角 植物叶子的细胞 植物的种子,微小
20、世界和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连 线,列文虎克 细胞学说 罗伯物胡克 发明能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巴斯德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微小世界和我们,填图,微小世界和我们,动物结构,细胞,用感官,用放大镜,用显微镜,蝴蝶鳞片,蟋蟀的耳朵,草履虫,形状,各种晶体,蝇的复眼,叶绿体,叶表皮气孔,我们身边的物质,2.1,实际存在(直接感知),橄榄,虫和树,花,门窗,实际存在(间接感知),电,火,声音,灯光,空气,水,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想一想: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除了物质以外,还有什么?,物质在变化,
21、岩石风化沙砾,米变成了饭,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异同?,把易拉罐压扁,水结冰了,前者形状发生了变化,后者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速度不同。都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质没有变。,把易拉罐压扁,水结冰了,除了变化速度不同之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又有什么异同?,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的物质。,水结冰了,把易拉罐压扁,一根铁丝的变化,一杯水的变化,一张纸的变化,一只蜡烛的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上面四种变化都是人为的因素。,除了人为的因素,还有自然的因素。,实验要求说明: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蜡烛和
22、火柴发生变化。思考:这几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示: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单 第()小组,小结: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总是随时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物质发生了变化,2.2,混合沙和豆子,把沙和豆子倒在白纸上,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把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子进行混合、搅拌。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发生变化了吗?豆子发生变化了吗?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
23、物,与原来的沙和豆子比较,它们变化了吗?,结论:我们观察不到它们的明显变化。,注: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实 验 要 求,1、操作同学手握铁勺把儿顶端部分;2、将铁勺放在外焰加热;3、观察时不要离铁勺太近;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并及时记录;(状态、颜色、气味等)5、加热结束后,将铁勺放在盘子里,不能用手 触摸加热部分,并熄灭蜡烛。,白糖加热后的变化,状态变化:,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混合,加热,没有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熔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白糖,炭,沙 子,豆子,沙子,豆子,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B,
24、C,D,1,2,3,融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A,B,C,D,10、动动脑: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先物理变化再化学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固态蜡,液态蜡油,蜡蒸气,熔化,汽化,燃烧,水二氧化碳,我观察到的蜡烛燃烧中的变化 蜡烛芯中的绳子和蜡油燃烧,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当蜡烛燃烧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当蜡烛燃烧后一部分蜡烛受热溶化变边蜡油则发生了物理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所以蜡烛燃烧过程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
25、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铁器生锈,2.3米饭、淀粉与碘酒,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米饭。吃进去的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会变味的米饭,品尝一口米饭,说说米饭是什么味道的?再咀嚼一会儿,有什么感觉?当出现甜味时,咽下米饭。米饭出现甜味,说明了什么?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体会到甜味吗?,小知识:米饭是甜的吗,把糖放进嘴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如果米饭是甜的,也应该一开始就尝到甜味。但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地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