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及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课件.pptx
《指南及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及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16版 及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目录,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指南2016年版修订的背景,新版指南更新亮点,目录,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
2、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定义,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的特征,诱因多样性反复发作性时间节律性季节性可逆性,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临床特点,此表型分类有一定局限性,临床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儿童喘息的表型,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PEF=最大呼气峰流量,1.中华医
3、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6,54(3):167-181.,哮喘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可作为学龄前喘息儿童哮喘诊断的确诊依据。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主要依据症状/发作的频度、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可能性,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长期控制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进一步支持或排除哮喘的诊断。可通过哮喘预测指数和哮喘预测工具等对幼龄儿童喘息发生持续哮喘的危险度做出评估。,疑是哮喘,6岁儿童哮喘的诊断线索,6岁儿童疑似哮喘者,可尽早参照哮喘治疗方案开始试验性治疗抗哮喘治疗4-8周,评估治疗反应,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判断是否需
4、要继续抗哮喘治疗,建议停药作进一步诊断评估,否,是,是否有明显疗效?,CVA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难治性哮喘是指采用包括吸入中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2受体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36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难治性哮喘患儿的诊断和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判断是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判断药物治疗是否充分,用药的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或使哮喘加重的危险因素,如胃食管反流、肥胖伴(或)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变应性鼻炎或鼻窦病变、心理焦虑等;与其他具有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的疾病鉴别诊
5、断;反复评估患儿的控制水平和对治疗的反应。相对于成人,儿童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比例更低。因此对于儿童难治性哮喘的诊断要慎重,要根据上述情况仔细评估。,难治性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相关检查,目录,分期,应依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需治疗级别进行回顾性评估分级通常在控制药物规范治疗数月后进行评估,分级:病情严重程度,6岁儿童:只要存在某项严重程度的指标,即可归入该严重度等级,分级: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吸氧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前的测得值;*需要考虑儿童的正常语言发育过程。,6岁儿童:只要存在某项严重程度的指标,即可归入该严重度等级,分级: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对目前哮喘症状控制水平的评估,对未来
6、危险因素评估:肺通气功能监测,分级:哮喘控制水平,目录,治疗目标,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强调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避免治疗不足和过度。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治疗原则,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缓解期控制治疗的原则,6岁儿童的控制治疗方案,6岁儿童的控制治疗方案,6岁儿童ICS每日低剂量(g),6岁儿童常用ICS每日剂量(g),儿童哮喘ICS日常剂量,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选择第2级、第3级
7、或第4级治疗方案。,缓解期控制治疗:药物的选择,缓解期的控制治疗:疗程的管理,按计划停药后再发的处理,如果出现哮喘症状复发,应根据症状发作的强度和频度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仅为偶尔出现轻微喘息症状,对症治疗症状后可以继续停药观察;非频发的一般性喘息发作,恢复至停药前的治疗方案;当出现严重和(或)频繁发作,应在停药前方案的基础上升级或越级治疗。,儿童哮喘的控制治疗模式:“评估-调整治疗-监测”,需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及时恰当的治疗,以迅速缓解气道阻塞症状。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0.94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指南 儿童哮喘 门诊 标准化 建设 信息化 管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