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沉性讲述介绍课件.pptx
《抗沉性讲述介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沉性讲述介绍课件.ppt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 章 抗沉性,5 一l 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 5 一2 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5 一3 可浸长度的计算 5 一4 分舱因数及许用舱长5 一5 客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计算5 一6 货船分脸和破舱稳性计算5 一7 船舶分舱和破舱稳性的有关公约和规则,抗沉性,所谓抗沉性,是指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能保持一定浮性和稳性的能力 船舶的抗沉性是用水密舱壁将船体分隔成适当数量的舱室来保证的,要求当一舱或数舱进水后,船舶的下沉不超过规定的极限位置,并保待一定的稳性。在船舶静力学中,抗沉性间题包括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1)船舶在一舱或数舱进水后浮态及稳性的计算。(2)从保证船舶抗沉性的要求出发,计
2、算分舱的极限长度,即可浸长度的计算。,5 一l 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一、进水舱的分类在抗沉性计算中,根据船舱进水情况,可将船舱分为下列三类:第一类舱:舱的顶部位于水线以下,船体破损后海水灌满整个舱室,但舱顶未破损,因此舱内没有自由液面。双层底和顶盖在水线以下的舱柜等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类舱:进水舱未被灌满,舱内的水与船外的海水不相联通,有自由液面。为调整船舶浮态而灌水的舱以及船体破洞已被堵塞但水还没有抽干的舱室属于这类情况。第三类舱:舱的顶盖在水线以上,舱内的水与船外海水相通,因此舱内水面与船外海水保持同一水平面。这是船体破舱中最为普遍的典型情况。,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
3、二、计算抗沉性的两种基本方法船舱破损进水后,如进水量不超过排水量的10%一15%,则可以应用初稳性公式来计算船舶进水后的浮态和稳性,其误差一般在允许范围之内,计算船舱进水后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增加重量法。把破舱后进人船内的水看成是增加的液体重量。(2)损失浮力法(固定排水量法)。把破舱后的进水区域看成是不属于船的,即该部分的浮力已经损失,损失的浮力借增加吃水来补偿。这样,对于整个船舶来说,其排水量不变。因此损失浮力法又称为固定排水量法。,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三、渗透率船舱内有各种结构构件、设备、机械和货物等,它们在舱内已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因此,船舱内实际进水的体积V1总是小
4、于空舱的型体积V。两者的比值称为体积渗透率v,即或 体积渗透率v的大小视舱室用途及装载情况而定,我国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规定的数值如表5 一1 所示。,除上述体积渗透率v外,尚有面积渗透率a,表示实际进水面积a:与空舱面积a 之比,v与a之间并无一定联系,通常v小于a,但并非所有情况都是这样。在一般计算中,v及a可取相同的数值,有时统称为渗透率。通常所说的渗透率常指体积渗透率v,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5 一2 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现对各类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分述如下。在计算中,假定:(1)舱室在进水前是空的,即渗透率=1.0。(2)进水量不大(不超过排水量的10 一15
5、%),所用的计算公式可根据初稳性公式而得。一、第一类舱室,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对于这类舱室,用增加重量法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可直接应用第3 章中的有关结论。船在舱室进水前浮于水线WL处,首尾吃水为dF 及dA(平均吃水为d),排水量为,横稳性高为GM,纵稳性高为GML,水线面面积为Aw,漂心纵向坐标为xF,设进水舱的体积为V,其重心在C(x,y,z)处。可把进人该舱的水看成是在C 处增加了重量为p=V 的液体载荷,且没有自由液面。因此,舱室进水后船舶的浮态及稳性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l)平均吃水的增量。,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2)新的横稳性高。(3)新的纵稳性高。(4)
6、横倾角正切。(5)纵倾角正切。(6)由于纵倾而引起 的首尾吃水变化。(7)船舶最后的首尾吃水。,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二、第二类舱室舱内的水虽与船外海水不相联通,但因舱室未被灌满,故存在自由液面。在用增加重量法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如图5 一2 所示船舶原浮子水线WL处,排水量为,首尾吃水为dF和dA(平均吃水为d),横稳性高为GM,纵稳性高为GML,水线面面积为Aw,漂心纵向坐标为xF。设进水舱的体积为V,p=V为增加的液体载荷,其重心在C(x,y,z)处,进水舱内自由液面对于其本身的纵向主轴和横向主轴的惯性矩分别为ix及iy。
7、对于这类舱室进水以后船舶的浮态及稳性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平均吃水的增量。(2)新的横稳性高,,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3)新的纵稳性高。(4)横倾角正切。(5)纵倾角正切。(6)由于纵倾而引起 的首尾吃水变化。(7)船舶最后的首尾吃水。,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三、第三类舱室这类舱室破损进水后,舱内的水面与船外侮水保持同一水平面,其进水量需由最后的水线来确定,而最后的水线位置又与进水量有关。因此,用增加重量法进行计算就很不方便。对于这类舱室宜采用损失浮力法来进行计算,并认为舱室进水后船的排水量和重心位置保持不变。,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船舶原浮于水线WL 处
8、,排水体积为,吃水为d,横稳性高为GM,纵稳性高为GML,水线面面积为Aw,漂心F 的纵向坐标为xF。设进水舱在水线WL以下的体积为V,重心在C(x,y,z)处该舱在WL 处的进水面积为a,其形心在f(xa,ya)处,a 称为损失水线面面积。当海水进人该舱后,船舶即损失了浮力wV,但因船的重量没有改变,故需下沉至W1L1处以获得补偿浮力,方能使船舶保持平衡。这样使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l)平均吃水的增量。式中:(A-a)为剩余水线面面积,又称有效水线面面积。,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2)剩余水线面面积的漂心位置F(xF,yF)(3)剩余水线面面积(Aw 一a)对通过其漂心F 的横向
9、及纵向惯性矩 式中:IT和IL 分别为原水线面面积Aw对通过其漂心F 的横向及纵向惯性矩;ia和iy分别为损失水线面面积a 对通过其本身形心f 的横向及纵向惯性矩。,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4)浮心位置的变化损失浮力V 的作用点在C(x,y,z)处,而补偿浮力d(Aw 一a)的作用点在(xF.yF,d+d/2)处。可以认为:由于V 自(x,y,z)处移至(xF.yF,d+d/2)处而引起了船舶浮心位置的移动。(5)横、纵稳心半径的变化,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6)横、纵稳性高的变化由于船的重心位置保持不变,故(7)新的横、纵稳性高(8)横倾角正切,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
10、计算,(9)纵倾角正切(10)由于纵倾引起的首、尾吃水变化(11)船舶最后的首、尾吃水,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四、一组舱室进水的情况在一组舱室同时破损的情况下,可将其看成相当于一个等值舱进水,即船舶的浮态及初稳性可根据此等值舱进行计算。为此,首先需要算出此等值舱的有关数据。(1)等值舱的进水体积(2)等值舱的重心位置,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对于第三类舱室,还需算出:(3)等值舱在原来水线处的损失水线面面积(4)等值舱损失水线面面积的形心坐标 将所得到的等值舱数据代人前面的有关公式中,便可算出船舶在一组舱室破损后的浮态和稳性。,例,某海船的排水量=7800t,船长L=125m
11、,船宽B=14.5m,吃水T=6.0m,型深D=9.0m,初稳心高度GM=1.4m,每厘米吃水吨数TPC=15t/cm船内右舷某边舱长l=10m,宽b=4.5m,深与型深相同,若该舱渗透率=0.8,试求:(1)舱内灌水占全舱体积的一半时该船的横倾角;(2)当与舷外水相通时该船可能产生的最大横倾角.解:(1)根据题意,用增加排水量法来计算:增加的液体载荷,例,增加载荷后平均吃水的增加:自由液面对其本身纵轴的惯矩初稳心高度的变化,例,新的稳心高度横倾角,例,(2)根据题意,此时为第三类舱,用浮力损失法来计算:水线面面积损失的浮力损失的水线面积平均吃水的增加,例,浮心竖向坐标的变化稳心半径的变化新的
12、稳心高度,例,横倾角,5 一3 可浸长度的计算,当船体破损后,海水进人船舱,船身即下沉。为了不使船舶沉没,其下沉应不超过一定的限度,这就需要对船舱的长度有所限制。我国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规定,民用船舶的下沉极限是在舱壁甲板上表面的边线以下76mm处,也就是说,船舶在破损后至少应有76mm 的干舷。在船舶侧视图上,舱壁甲板边线以下76mm 处的一条曲线(与甲板边线相平行)称为安全限界线(简称限界线),,可浸长度的计算,为保证船舶在破损后的水线不超过限界线,对于船舱的长度必须加以限制。船舱的最大许可长度称为可浸长度,它表示进水以后船舶的极限破舱水线恰与限界线相切。船舱在船长方向的位置不同,其可
13、浸长度也不同。一、计算可浸长度的基本原理,可浸长度的计算,船舶原浮于计算水线WL 处,排水体积为,浮心纵向坐标为xB,设某舱破损进水后,船舶恰浮于极限破舱水线W1L1处,其排水体积为1,浮心纵向坐标为xB。若破舱的进水体积为V1,形心纵向坐标为x1,则船舶浮于极限破舱水线W1L1处时应该存在下列关系:或式中为极限破舱水线W1L1以下的排水体积1对于中横剖面的体积静矩;M=xB为计算水线WL以下的排水体积对于中横剖面的体积静矩。,可浸长度的计算,二、可浸长度曲线的计算(1)绘制极限破舱水线在邦戎曲线图上,先画出计算水线和限界线,并从限界线的最低点画一条水平的极限破舱水线H。然后在首尾垂线处,自H
14、 线向下量取一段距离x,其数值可按下式计算:,可浸长度的计算,(2)计算进水体积Vi及形心纵向坐标xi。在邦戎曲线图上,分别量取计算水线及破舱水线的各站横剖面面积,并用数值积分法分别算出相应于计算水线和极限破舱水线的排水体积和i,以及对于中横剖面的体积静矩M 和Mi。求得破舱进水体积V1及形心纵向坐标x1计算结果应绘制成进水舱的容积曲线,即Vi一xi曲线,,可浸长度的计算,(1)计算进水舱的可浸长度。设某极限破舱水线W1L1处的破舱进水体积为Vi,其形心纵向坐标为xi。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出船舱的长度和位置,当该舱破损后,进水体积正好为Vi,而形心纵向坐标恰好又在西处,对于这种计算用图解法较为简
15、便。先画出极限破舱水线W1Ll 在xi附近一段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及该段的积分曲线,,可浸长度的计算,进水舱的位置通常总是在其相应破舱水线与限界线相切的切点附近,故破舱水线下的横剖面面积曲线与限界线下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在进水舱附近几乎相同。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常用限界线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及其积分曲线来代替所有破舱水线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及其积分曲线,这样便可以迅速地求出所有破舱水线的进水舱长度及位置。在进水舱附近,限界线下的横剖面面积略大于破舱水线下的横剖面面积,故计算所得之可浸长度略小于实际长度,偏于安全方面,因此是允许的。,可浸长度的计算,(4)绘制可浸长度曲线根据上面算得的各进水舱的可浸长度及其中点至
16、中横剖面的距离,在船体侧视图上标出各进水舱的中点,并向上作垂线,然后截取相应的可浸长度为纵坐标并连成曲线,即得可浸长度曲线,如图5 一10 所示。由此所得的可浸长度系假定进水舱的渗透率=1.0,事实上各进水舱的总是小于1.0 的,故在图5 一10 中还需画出实际的可浸长度曲线。并注明的具体数值可浸长度曲线的两端,被船舶首尾垂线处=arctan2的斜线所限制。以上介绍了可浸长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体的数值计算可用近似积分法列表进行或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可浸长度的计算,5 一4 分舱因数及许用舱长,在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中采用了一个分舱因数F 来决定许用舱长,F是一个等于或小于1.0的系数
17、,即F 1.0,这样就有将实际的可浸长度曲线乘以分舱因数F 后,便得到许用舱长曲线,如图5 一11 所示。,分舱因数及许用舱长,假定水密舱壁的布置恰为许用长度,这时:当F=1.0 时许用舱长等于可浸长度,船在一舱破损后恰能浮于极限破舱水线处而不致于沉没。当F=0.5时,许用舱长为可浸长度的一半,船在相邻两舱破损后恰能浮于极限破舱水线处。而当F=0.33时,许用舱长为可浸长度的粤船在相邻三舱破损后恰能浮于极限破舱水线处。如果船舶在一舱破损后的破舱水线不超过限界线,但在两舱破损后其破损水线超过限界线则该船的抗沉性只能满足一舱不沉的要求称为一舱制船;相邻两舱破损后能满足抗沉性要求的船称为两舱制船;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沉性 讲述 介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5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