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教学查房实用课件.ppt
《恙虫病教学查房实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恙虫病教学查房实用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恙虫病教学查房,(优选)恙虫病教学查房,第一项任务汇报病史,第二项任务:,到病房查看患者,第四项任务:,复习课本知识,(一)病原学,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二)流行病学,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 鼠类是最重要的储存宿主,如黄毛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等;此外,兔、猪、猫和禽类也能感染。本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二)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
2、虫叮咬传播。恙螨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组织液,3-5天吸饱后落于地面。恙螨一生一般只在幼虫期叮咬宿主动物一次,获得东方体后经卵垂直传播,当子代恙螨叮咬人时传播本病。人与人之间不传染。,草地接触史,541,最高可达42,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有畏寒,偶有寒战。5mg/kg,每12小时口服1次。氯霉素类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可能诱发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恙螨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组织液,3-5天吸饱后落于地面。强力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脂肪肝变
3、性,同时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单份血清IgM抗体滴度1:32、IgG抗体滴度1:64有诊断意义。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氯霉素类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可能诱发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3 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恙虫病常见的体征之一,焦痂或溃疡临近的浅表淋巴结肿大
4、较为明显。流行地区居民多经感染而获得免疫,通常表现为散发,外来人群进入疫区常易发生流行。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外周血或骨髓涂片疟原虫阳性。3 实验室检查:外斐氏试验阳性:单份血清OXK效价1:160;目前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抗生素有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如果同时检测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即可诊断。地方性斑疹伤
5、寒患者,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本病通过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传播。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报道发病较多。,(二)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 人对恙虫病东方体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流行地区居民多经感染而获得免疫,通常表现为散发,外来人群进入疫区常易发生流行。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野外训练部队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二)流行病学,4.地理分布和发病季节特点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6、家报道发病较多。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流行季节有显著差异。长江以南地区以6-8月为流行高峰,属于“夏季型”;长江以北地区以10-11月为流行高峰,属于“秋季型”。,(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14天。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三)临床表现,1.1 发热:体温多在38.541,最高可达42,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有畏寒,偶有寒战。,(三)临床表现,1.2 焦痂或溃疡:是恙虫病特有的体征,发生率多为50%以上。恙螨幼虫叮咬处首先出现粉红色小丘疹,约310mm大小,其后逐渐变为水泡,水泡破裂后中心部位发生坏死,形成褐色或黑色焦痂。焦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7、,其边缘稍隆起,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中央凹陷形成小溃疡,无脓性分泌物;一般无痛痒感。焦痂或溃疡可全身分布,但多见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肛门等隐蔽、潮湿且气味较浓的部位。多数1个或多个不等。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是临床诊断恙虫病必须的。,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是临床诊断恙虫病必须的。强力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脂肪肝变性,同时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长江以北地区以10-11月为流行高峰,属于“秋季型”。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分类增多或正常,可有单核细胞分类增多或血小板减少。4 疟疾:在流行季节有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间歇性或规
8、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恶性疟热型不规则,可引起凶险发作。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是临床诊断恙虫病必须的。鼠类是最重要的储存宿主,如黄毛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等;3 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恙虫病常见的体征之一,焦痂或溃疡临近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新生儿每日不超过25 mg/kg,分4次服用。肿大的淋巴结孤立、游离无粘连、有压痛,触之可动,多如黄豆或蚕豆大小、也有鸽蛋大小者,有的甚至于隆起皮肤表面。5g/d,分2次口服;罗红霉素:成人每次150mg,1日2次,退热后150mg/d顿服;3 生化表现:肝功能正常或
9、轻度异常,可有心肌酶谱异常,血沉或C反应蛋白升高。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青少年多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皮疹,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抗体阳性。541,最高可达42,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有畏寒,偶有寒战。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流行地区居民多经感染而获得免疫,通常表现为散发,外来人群进入疫区常易发生流行。恙螨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组织液,3-5天吸饱后落于地面。,(三)临床表现,1.3 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恙虫病常见的体征之一,焦痂或溃疡临近的浅表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恙虫病 教学 查房 实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