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ppt课件.ppt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内容,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拮抗剂,孕激素类药,抗孕药,雄激素类药及同化激素类药,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属甾体化合物,临床用人工合成品和其衍生物。,雌激素(estrogen):卵巢卵泡膜细胞分泌 雌二醇(estradiol,E2)孕激素(progestogen)黄体、妊娠后胎盘分泌 雄激素(androgen)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30年代 起步阶段,从动物腺体中提取分离,如睾丸素、雌二醇等,阐明结构,实验室合成成功;50至60年代,甾类避孕药物,人类控制生育;70年代,甾类药物全合成实现工业化.,发展历程,女性激素与性周期,卵巢:女性生殖腺,产生卵子并分泌女性性激素(雌、孕激素)。从青春期
2、开始,每隔28天左右会有一次子宫内膜剥脱出血,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MC的出现,标志着卵巢开始排卵,同时伴有雌、孕激素的分泌。月经周期持续30-40年,随后,卵巢老化,月经周期停止,进入绝经期。,每个MC中有多个原始卵泡发育生长,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初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约需85天,其发育成熟是跨几个周期的。垂体LH 卵泡壁破裂排卵,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在LH的作用 下,卵泡壁的细胞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作用:颗粒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 膜黄体细胞和颗粒黄体细胞共同分泌雌激素。,月经
3、周期,自青春期起,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功能层内膜出现周期性变化,每隔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女性激素的分泌与调节,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luteinizing hormone(LH),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性激素与其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性激素受体存在于核内 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相似,性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作用于DNA,影响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拮抗药,一、雌激素类药 天然激素作用弱,常用衍生物;油剂吸收缓慢,作用持续时间长。,常用药物 雌二醇:天然激素,作用
4、弱,注射给药。炔雌醇:雌二醇衍生物,作用强,口服。炔雌醚:长效,储存于脂肪,口服1次,持续7-10天 己烯雌酚(非甾体类药物):人工合成,作用弱。,【化学】性激素属甾体(steroids)激素,其基本结构是甾体核,作用机制雌激素+细胞核受体作用DNA 诱导合成特异蛋白质效应(子宫肥大,代谢)。estrogen receptors:ER and ER ER:highest abundance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uterus,vagina,ovary,mammary gland,hypothalamus,endothelial cells,and v
5、ascular smooth muscle.ER:highest expression in the prostate and ovarian less expression in lung,brain,and vasculature.The two human ERs are 44%identical in overall amino-acid sequence,生理及药理作用,未成年女性 促使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成熟 成年女性 维持女性性征 参与形成月经周期 提高子宫敏感性 较大剂量抑制GnRH分泌,抗排卵抗催乳素,抑制乳腺分泌抗雄激素作用,生理及药理作用,代谢方面:轻度水、钠潴留促骨骼钙
6、盐沉积,加速骨骺闭合促进青春期生长发育抑制围绝经期骨质丢失。LDL,HDL,降低糖耐量;促进凝血(增加凝血因子II、VII、IX、X),绝经期综合征 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乳房胀痛及退乳 晚期乳腺癌 绝经期后前列腺癌 拮抗雄激素痤疮 抑制雄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避孕 与孕激素合用,与孕激素类合用,可产生人工月经周期。,老年性阴道炎及女阴干枯症等,局部用药也能奏效。,临床应用,雌激素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减轻各种症状。,绝经期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用雌激素与雄激素合并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患者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外生殖器、子宫及第二性征的发育。,促进子宫内膜增生
7、,修复出血创面,也可适当配伍孕激素,以调整月经周期。,大剂量雌激素制剂抑制乳汁分泌,克服乳房胀痛,俗称回奶,机制: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睾丸萎缩而抑制雄激素分泌,也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雌酮有关,而雌二醇与雌三醇并不致癌。绝经期妇女卵巢停止分泌雌二醇,肾上腺分泌的雄烯酮在周围组织可转化为雌酮,后者对乳腺的持续作用,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癌,缓解率达40%.,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妇女因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内分泌平衡失调的现象。症状: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
8、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见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不良反应,1.常见:恶心、厌食、头昏等,减量反应轻。2.长期大剂量(1)刺激内膜过度增生子宫出血,子宫癌 发生增加。(2)水钠潴留、胆汁淤积性黄疸(高血压、肝 功能不良慎用),二、雌激素拮抗药,氯米芬(clomiphene)他莫昔芬(tamoxifen)雷洛昔芬(raloxifene)特点:拮抗雌激素,但对骨骼系统及心血管 系统拟似雌激素样作用。这
9、对雌激素的替 代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氯米芬,促进人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使排卵;这可能是因阻断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从而消除雌二醇的负反馈性抑制用于不孕症和闭经,乳房纤维囊性疾病和晚期乳癌连续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卵巢肥大,故卵巢囊肿者禁用,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19-去甲睾丸酮类,炔诺酮、双醋炔诺醇、炔诺孕酮,黄体酮(孕酮,progesterone),17-羟孕酮类,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羟孕酮己酸酯,孕激素类药,【来源】孕激素(progestogens):卵巢黄体分泌,妊娠34个月后,黄体逐渐萎缩而由胎盘分泌代之,直至分娩天然孕激素为黄体酮(孕酮,progesterone)含量很
10、低临床应用的是人工合成品及其衍生物,分类,17-羟孕酮类:黄体酮衍生物。如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孕酮,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甲地孕酮(megestrol)、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和羟孕酮已酸酯(17-hydroxyprogesterone caproate)。19-去甲睾丸酮类:妊娠素衍物。如炔诺酮(norethisterone,norethindrone,norlutin)、双醋炔诺醇(etynodioldiacetate)、炔诺孕酮(18甲基炔诺酮,甲基炔诺酮,norgestrel)等。,【体内过程】,黄体酮口服后在胃肠及肝迅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性激素 避孕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