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课件.ppt
《急诊预检分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预检分诊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 预检分诊,看病是否一律先来后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掌握分诊的技巧,会灵活运用分诊公式熟悉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流程,拥挤的急诊,现状与问题,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的病人属于“非急诊病人”,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主要部门之一急诊患者的特点:人数没有计划性,病情没有预见性急诊科处于“拥挤”或“过度拥挤”的状态,出现就诊顺序或“等候”的问题,预检分诊,现状与问题,预检分诊是急诊医学特色之一是急诊“医护”每天都进行的工作,分诊的发展经过,分诊(Triage)原文来自于法语,原意为“挑选”、“选择”、“分类”的意思,在17、18世纪时用于羊毛分类和咖啡分类上。法国战争时军医拉雷最早运用伤势分类的
2、方法来管理大量伤兵处理的优先顺序。美国内战时用在战场上作为伤患损伤程度的分类。第二次世界大战、越战、伊拉克战争时,检伤分类被广泛使用在战场上伤兵的处理。,分诊的发展经过,最早用于急诊室分诊的是1960年美国耶鲁-新哈芬港医院,由医生分诊。最早由护理人员担任分诊的是在1964年的美国纽约医院。80年代起,分诊被列为医疗保险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认证必须具备的服务内容。不同地区的名称:分诊、分流、检伤分类、预检分诊,分诊的 定义1:急诊护士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据,以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来评估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决定患者就诊的优先秩序,使急诊患者(正确的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的治疗与护理的过
3、程,称为分诊。,预检分诊,定义2: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顺序的过程。重点:病情分诊和专科分诊,预检分诊,颜色标记,红 红色标记:表明病情严重,危及生 命,须立即抢救。黄 黄色标记:病情严重,但不危及生命。绿 绿色标记:受伤较轻,可以行走。黑 黑色标记:死亡病人。,颜色标记,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3、有效控制急诊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分诊的目的,、,主动接待病人做好预检分诊,掌握目前就诊状况,做好患者分流维持候诊秩序,做好资料登记,负责接听
4、各种急救电话,特殊伤情报警,成批抢救报上级,清点预诊台物资,分诊职责,分诊护士职责,根据分诊的地点不同院前分诊:管理和指挥是关键 灾难分诊:医疗救护队现场系统分诊 转运医院 院内分诊:到达医院急诊室后所做的 评估与处理,分诊的种类,分诊处的设置 位置:面对急诊科大门,连接治疗区 物品:电话、分诊单、分诊盘、平车、轮椅等 人员:分诊护士的资质(富有经验、高年资),预检分诊,国外急诊分诊概况,5级国际预检系统美国使用的急诊严重指数(ESI),用独特的方法将敏度分级与资源使用相结合,预检不足的发生率较低澳大利亚使用的澳大利亚预检标尺(ATS),它根据患者可等待的医疗救治时间而将其分为:立即-需复苏、
5、危急-10分钟、紧急-30分钟、亚紧急-1小时和不紧急-2小时5个级别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是根据急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分级需复苏(级别1)、紧急(级别2-3)、非紧急(级别4-5)5个级别来进行救治英国曼彻斯特分诊系统(Manchester Tiage System,MTS),国内急诊分诊概况,台湾2010年,仿加拿大检伤分级制度CTAS,由四级分类改为五级分类TTAS.香港医院管理局所采用五级分流制度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分诊护士承担了分诊的工作,根据患者的疾病病种的分科进行分诊先预检分诊后挂号,做到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分诊急重症患者采取开放绿色通道的方式优先救治,实施先抢救
6、后挂号,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06年北京协和医院根据危急、危重、紧急、不紧急4类病情制定了急诊分诊的标准并实施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类,突出危重患者优先救治的特点,5级预检分诊,急诊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预检分诊,普通急诊患者,急诊各科室就诊,治疗护理,留观或离院,急诊辅助检查,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室急救,急诊手术,专科住院,EICU或 ICU,专科急会诊,病情3、4、5级(黄区或绿区),病情1级和2级(红区),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分诊技巧,见到病人才分诊“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分诊”首要关注: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血管状况等主要评估:病人有无生命危险,分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 预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