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
《必修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zxxkw,zxxkw,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人口不断增加;,工业产业不断升级,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阅读理解:,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
2、做法?,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相互促进,推 动 力,二、案例: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珠江三角洲概况,1、位置我国“南大门”,海陆位置临南海,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相对位置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紧靠香港、澳门,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小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大珠三角:小珠三角与香港
3、、澳门。,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海南九个省份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观察,珠三角城市分布有何特点?,(1)沿河分布:_(2)沿海分布:_,广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香港、澳门、深圳、珠海,zxxkw,学科网,过去的深圳,80年代之前:,基础薄弱,纺织、食品、建材(广州),3、珠三角的经济发展,1980年的深圳,今天的深圳,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北重中间综南轻,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
4、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三、对外开放的前沿(有利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欠发达地区,全球范围内寻找,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怎样调整?,有何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
5、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优越的政策:,如降低税率、土地租金等,3良好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阅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
6、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利条件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国内背景,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侨乡之一,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完成下表,对上
7、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国际经济环境,活动,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阶段,时间:1979-1990,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侨乡优势政策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
8、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薄弱,贫乏,丰富,_优势,改革开放初期,主导产业,_密集型产业,_、技术、_,引进,_加工厂,建立,外商投资规模_,附加值_,吸引外资额增长_,工业增加值增长_,工业基础,矿产资源,政策、侨乡,生活消费品,较慢,劳动,较慢,劳动力,低,资金,设备,小,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0年,1.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二阶段,时间:1990年以后,问题:
9、,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 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90年后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_已不明显,工资水平_,_的优势丧失,_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_,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政策优势,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
10、,提高,劳动密集型,全球化、信息化,经济结构调整,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思考 现在,曾经的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珠江三角洲,一半的粮食要靠其他地区调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提示】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人口增加,粮食的需求量增加;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开发过快,加上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导致耕地大量减少,粮食产量减少。,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活动,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3.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推动作用,(1)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2)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3)加速了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珠江三角洲 工业化 城市化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