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常见疾病及治疗药物分析培训学习课件.pptx
《心血管常见疾病及治疗药物分析培训学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常见疾病及治疗药物分析培训学习课件.pptx(2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血管常见疾病及治疗药物分析讲解学习课件,仅做学习交流,谢谢!,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2010年4月底第六次人口普查65岁人口达1.19亿人,占总人口8.87%,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据2014年统计年报,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110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肺原性心脏病患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城镇化加速,2023/3/9,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
2、告,2015年农村、城市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298.42/10万和264.840/10万(图1);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5.01%,在城市为42.61%,居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图2、3)。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图1 1990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图2 2015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4,心血管病事件链,冠脉血栓形成,猝死,心力衰竭,死亡,神经内分泌活化,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Dzau V et al.Am Heart J.1991;121:1244
3、.,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丧失,心室 重构,心室扩大,心血管疾病,第一节 高 血 压,第三节 心力衰竭,第二节 冠 心 病,第四节 心律失常,1.血压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即血液作用于单位血管壁上的压力。-影响血压的因素:血压=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x 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心输出量:心率、心肌收缩力、回心血量等;外周阻力:血管的长度、血管半径以及血液的粘滞度等。-神经(压力反射)-体液(RAAS)调节系统维持血压的稳定。,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感受器,收缩压(SBP):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
4、,心脏收缩的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成人正常的收缩压 140mmHg(21.3kPa)。舒张压(DBP):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处于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成人正常的舒张压为90mmHg(12kpa)。脉压差(DP):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医学上又叫脉搏压,正常值约为40mmHg毫米汞柱。平均动脉压(MAP):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正常成年人平均动脉压正常值为70105mmHg。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 平均动
5、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2023/3/9,血压,2023/3/9,高血压,指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发病率:高达1520,我国可能有2.8亿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危害(silent killer),高血压患者常见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及心、脑、肾、视网膜并发症。抗高血压药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防止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CHF、肾功能衰竭等)的发生。因高血压引起的死亡是癌症的4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约占90%,原因未明继
6、发性高血压,约占10%,如肾A狭窄、肾炎、嗜铬细胞瘤、药物等。,2023/3/9,高血压分型,急进型(恶性高血压)根据病情缓急 缓进型 急进型,血压急剧升高,临床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临床较少见。缓进型,根据血压水平和是否有心、脑、肾并发 症及程度,分为轻、中、重度(1,2,3级)。,高血压分型,2023/3/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国家卫生部,2010),高血压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存在“三高”、“三低”、“三个误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知晓率 服药率 控制
7、率 26.6%12.1%2.8%73.4%61.9%44.9%,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高血压危象,全身细小动脉暂时性剧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200120mmHg以上),出现剧烈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称为“高血压危象”,应迅速采取降压措施。,高血压脑病,脑血管发生严重、持久的痉挛,使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称为高血压脑病,应迅速抢救。,高血压脑病,心肌肥厚,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机制未明。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神经机制紊乱(神经源学说)、外周自身调节机制减弱、激素或局部活性物质异常以及电解质失衡等。,血管紧张素基因缺陷,原发性高血压的发
8、病机制,强调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降压药为主,终身治疗)非药物治疗(改良患者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抗高血压药治疗目标,抗高血压药不是针对病因的根治疗法,但能缓解症状,减慢或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理想的抗高血压药,靶器官:心、血管、脑、肾等目的:降血压的同时预防或逆转心血管重构,降低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高效、长效、高选择性、多器官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针对高血压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药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作用。即:降低血容量 降低交感神经活动 减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9、活性 扩张血管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如下:,抗高血压药治疗,根椐药物作用部位和机制不同可分五类(一)利尿药:氢氯噻嗪(二)钙通道阻滞药(CCB):硝苯地平(拜新同)、氨氯地平(络活喜)(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RB):缬沙坦(代文)3.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四)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利美尼定,抗高血压药分类,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10、 和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金络)(五)血管扩张药:(1)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肼屈嗪、硝普钠(2)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米诺地尔,抗高血压药分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一)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 卡托普利(Captopril,开博通)阿拉普利(Alace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雷米普利(Rami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喹那普利(Quinapril)培哚普利(Perindo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
11、l),失活肽,BP,AT1受体,ACE,Ang原,Ang,Ang,肾素,血管收缩,ACEI,AT1受体拮抗药,缓激肽,血管扩张,PGI2,ACE,RAS系统,激肽系统,影响血管紧张素形成和作用药降压机制示意图,BP,心室/主A肥厚,醛固酮,肾素抑制药,ACEI降压机制,抑制血浆与血管组织ACE,减少Ang生成,舒张A/V,外周阻力;缓激肽降解,促进NO和PGI2生成扩血管减弱Ang对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AT受体作用,NA释放;中枢RAS,中枢交感活性外周交感活性。心肌与血管组织Ang,逆转心肌肥厚和重建,防止血管增生、重建,改善顺应性肾脏组织Ang,其抗利尿作用及醛固酮分泌 水钠潴留。改善血管
12、内皮功能,(1)降压时不伴有心率,对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2)可防止和逆转血管壁增厚与心肌细胞增生肥大(3)增加肾血流量,可糖尿病、肾病、肾实质性损 害患者肾小球的损伤(4)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 谢障碍(5)不引起水钠潴留(6)降压作用稳定,无耐受性,突然停药无反跳现象(7)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降压特点,临床应用(1)各型高血压,尤其肾性高血压(2)治疗CHF、心肌梗死(3)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病不良反应-低血压(2%):应从小量开始-刺激性干咳(15%),肺血管激肽、P物质(停药的主要 原因之一)-高血K+(肾功能受损时)-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对肾
13、血管狭窄、硬化和肾移植者能引起可逆性肾功能受损-久用血Zn2+:皮疹、味觉、嗅觉缺损、脱发,应补Zn2+,应用,临床评价-ACEI可较好地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ACEI与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对抗A-对缺血性脑血管的痉挛作用,动物实验提示培哚普利可减少肾性高血压动物脑卒中病死率;-ACEI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ACEI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ACEI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ACEI作用于肾小球出球微动脉,减少蛋白漏出,故可治疗和预防蛋白尿;,ACEI与糖尿病:可减少糖尿病的蛋白尿,改善胰岛素抗性,有助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ACEI与冠心病:ACEI对冠心病心绞痛未见明显的益处,但AC
14、EI能改善左心室的“重构”,提高生存率;ACEI与心肌肥厚:ACEI降压的同时可使心室肥厚逆转。,临床评价,(二)血管紧张素(Ang)受体阻断剂(ARB),(1)血管紧张素受体(AT)分型:AT-1和AT-2。(2)与G 蛋白相关的AT-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血管、脑组织和肾脏,介导Ang的心血管效应:血管收缩、促肾上腺分泌和释放儿茶酚胺、醛固酮并影响水盐代谢等作用;(3)AT-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上腺髓质和脑组织,可能与抑制生长和增殖作用有关。药物:氯沙坦(Losartan,第一个上市),缬沙坦(Valsartan,代文,阻断作用最强),厄贝沙坦(Irbesartan),坎地沙坦(Candes
15、artan),替米沙坦(Telmisartan),奥美沙坦(Olmesartan),与ACEI相比的优点1.选择性强,不影响缓激肽系统2.对Ang拮抗更完全,对ACE途径及糜蛋白酶途径产生的Ang均有作用,对比ACEI,受体阻断药,【降压作用机制】(多环节,因药而异)阻断心脏1受体CO,HRBP;阻断肾小球旁器1受体肾素分泌;阻断外周NA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2受体其正反馈作用,NA释放;阻断中枢受体外周交感活性 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降压特点:1.作用温和、缓慢、持久,中等强度2.不易产生耐受无体位性低血压、水钠滞留,也无耐受现象,其首先出现的效应是减慢心率,
16、减少心排出量并不是降压作用的最主要因素。3.降压时伴心率,CO,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肾素活性高、CO高的青年患者,心肌梗死后患者,伴心绞痛(变异型除外)、偏头痛、焦虑患者;老年人降压效果差受体阻断药+利尿药+扩血管药:可有效治疗中度或顽固性高血压缺点:血脂紊乱:增高血浆甘油三酯,降低HDL胆固醇,突然停药可使心绞痛加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故减药过程需1014天。糖耐量,出现血糖偏低禁忌症:严重左心衰、支气管哮喘等,三.钙通道阻滞药,作用机制-阻滞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胞内Ca2+舒张小动脉-明显抑制血管对NA及血管紧张素的反应性-抑制内皮素诱导的肾血管收缩-逆转左心室肥
17、厚:不产生低血压;不影响血糖、血脂,硝苯地平(Nifedipine),-可口服、舌下含服,起效快,持效6-8h-降压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血流量-可逆转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不引起脂质代谢与葡萄糖耐量改变-舒张A血管,对V影响小,反射性引起心力、心率、肾素(加用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轻、中、重度高血压作用短暂,血压波动大:降压急剧,持续时间短,对重要脏器影响大建议使用其缓释剂或控释剂不良反应-血管舒张头痛、头晕、脸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硝苯地平(Nifedip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对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更强口服1-2W起效,6-8W效显,降压平稳,维持时间长合
18、用利尿药、受体阻断药、ACEI类疗效更好不降低肾血流,无钠水潴留,无耐受性,不升高血脂不增加交感活性,极少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口服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更高(90%);T1/2 35-50h,qd可持续降压24h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特点:作用较弱,平均降压10%多数病人在用药后23周内见效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基础降压药)轻症单用,中、重症合用能使老年高血压口患者并发卒中、左心衰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四.利尿药,【降压机制】初期:排钠利尿血容量BP长期:排钠血管壁胞内Na+Na+-Ca2+交换胞内钙血管平滑肌舒张BP;胞内钙血管平滑肌对缩
19、血管物质反应/舒血管物质敏感 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降压特点】1 口服吸收良好;2 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对立、卧位均有效3 长期应用仍可致不良反应:1)血浆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钠潴留-耐受性;2)血K+、Na+、Mg2+;3)高血糖,高血脂;4)升高血尿酸。,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五、血管扩张药,1、直接扩张血管作用机制 舒张血管平滑肌外周阻力BP 特点-反射性兴奋交感N,部分抵消其BP,心肌耗O2-肾素-常与受体阻断药及利尿药合用,肼屈嗪(Hydralazine,肼苯哒嗪)
20、,特点-扩张小动脉,中效降压药,适用于中度高血压-可诱发心绞痛发作-大剂量可导致全身性狼疮样综合征400mg/日,发生率1020%,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作用机制 硝普钠NO鸟苷酸环化酶cGMP生成抑制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Ca2+内流、Ca2+释放胞浆内Ca2+动脉和静脉均舒张BP;抑制血小板聚集。,特点:起效快(约1min),作用强短效,停药3min内血压回升需iv drip,临床应用-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严重高血压合并心肌梗塞或左心衰竭-难治性心衰不良反应-BP头痛、心悸、出汗、呕吐-滴注过快可导致过度降压,-过量可致氰化物中毒,药液应新鲜配置并避光
21、使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2、钾通道开放剂,激活平滑肌细胞的k(ATP)胞内K+外流胞膜超极化Ca2+内流小A舒张BP,吡那地尔 Pinacidil,口服易吸收,药后1-3h达最大效应,持续6h,缓释剂可持效12h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常见水肿、头痛、出汗、呕吐、嗜睡、乏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颜面潮红、鼻粘膜充血、多毛等,米诺地尔 Minoxidil,-需经肝转化才有活性-主要作用于小A,对小V无影响-降压作用强大而持久,主要治疗严重高血压和 肾性高血压-主要不良反应是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导致的心 动过速和水钠潴留,五.其他抗高血压药物,1、中枢性抗高血
22、压药:可乐定(Clonidine)药理作用:-对BP影响:iv,BP先(激动外周血管1R),后(抑 制中枢)。PO,BP-中等偏强(治中度高血压),外周阻力,一般不肾血流 与肾小球滤过率,-心率 心输出量-抑制胃肠分泌与运动-有镇静和轻度的镇痛作用,降压机制,-作用于延脑心血管中枢,激动延髓孤束核突触后膜2 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传出冲动,外周交感张力-激动延髓腹外侧吻部的1咪唑啉受体外周交感张力BP(主要降压作用点)-促内源性阿片肽释放镇痛,纳络酮可对抗-激动外周交感N突触前膜的2受体及其相邻的咪唑啉受体负反馈NA释放,临床应用,中度高血压,吗啡类的戒毒药 不良反应 口干 水钠潴留,合用利尿
23、药可减轻 镇静、嗜睡、头痛、便秘、腮腺痛、阳萎等 停药反应短暂交感功能亢进(心悸、出汗、BP突然升高等),可乐定(Clonidine),甲基多巴(methyldopa)作用和降压机制同可乐定 中枢性BP,中度偏强 治疗中度高血压,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 长期应用可逆转左室心肌肥厚莫索尼定(moxonidine)利美尼定(Rilmenidine)为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1咪唑啉受体,不良反应小。,2、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抑制NA囊泡摄取 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胍乙啶:抑制NA递质释放 作用迅速、强大、持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有效治疗、终生治疗保护靶器官平稳降压个体化治疗
24、联合用药,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1.根据高血压程度选药一联:利尿药二联:利尿药+受体阻断药/ACEI/钙拮抗药三联:以上药+米诺地尔等血管扩张药,2.根据并发症选药合并严重CHF,用氢氯噻嗪、ACEI等 受体阻断药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50岁,宜用受体阻断药合并肾功能不良,宜用ACEI、硝苯地平等合并消化性溃疡,宜用可乐定 利血平合并支气管哮喘,宜用钙拮抗药 受体阻断药合并糖尿病,宜用ACEI 二氮嗪、噻嗪类、受体阻断药,3高血压危象及脑病时药物的选用 静脉给药:硝普钠、二氮嗪、粉防已碱、呋噻米等 避免重要器官灌流不足,2023/3/9,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心血管疾病,第一节 高 血 压
25、,第三节 心力衰竭,第二节 冠 心 病,第四节 心律失常,2023/3/9,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冠心病,20022015年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2023/3/9,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急性心肌梗死,20022015年城乡地区急性心梗死亡率变化趋势,2023/3/9,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冠脉循环,2023/3/9,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 常见疾病 治疗 药物 分析 培训 学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