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剖析课件.ppt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剖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剖析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微生物(2)发酵工程(3)生物转化(4)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2,一、微生物及其特点,微生物是微小生物的总称,一般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其进行观察。,微生物,病毒,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3,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1.人类时时刻刻与微生物“共存”。是 祸?是 福?,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算是微生物学了。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
2、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4,(1)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2.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5,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6,(2)微生物学的奠基,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7,微生物学的奠基,巴斯德,(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
3、)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3)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8,柯赫,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土豆切面 营养明胶 营养琼脂(平皿),(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9,(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了肺结核
4、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著名的柯赫原则,1、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 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10,3.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变异易、抗性强,11,食谱广:,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
5、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12,繁殖快:,24小时后: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48小时后:2.2 10 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 10 25 吨,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 12 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一头500 kg的食用公牛,24小时生产 0.5 kg蛋白质,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以质量较次的糖液(如糖蜜)和氨水为原料,24小时可以生产 50000 kg优质蛋白质。,13,易培养:,很多微生物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培养!,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14,变异易:,个体小、结构简
6、、且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繁殖快、数量多,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变异后代,突变率:10-5 10-10,15,抗(逆)性强:,抗热:有的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 的条件下生长;自然界中细菌生长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3;有些细菌的芽孢,需加热煮沸8小时才被杀死,抗寒:有些微生物可以在12 30的低温生长,抗酸碱:细菌能耐受并生长的pH范围:pH 0.5 13,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32%)中 都有微生物生长,抗压力:有些细菌可在1400个大气压下生长,16,4.新世纪的微生物学,20世纪40年代后,微生物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
7、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的主流汇合、交叉,获得了全面、深入的发展,17,1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共性和特性)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和利用其中:,以微生物为研究材料继续对一些基本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微生物产业的开发;,重要致病菌的特点及其防治;,极端环境的微生物的研究;,共性: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代谢、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等,甚至其基因组 上含有与高等生物同源的基因,充分反映了生物高 度的统一性。特性:微生物具有其它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可在 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具有
8、其 他生物不具备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反映了微生物极其 丰富的多样性。,微生物自身特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例如降解性塑料,分解纤维素、生产单细胞蛋白等。借助(利用)微生物特点的基因工程产业: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疫苗等。,18,二、发酵工程,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
9、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以及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19,Fermentation engineering,上游工程UPSTREAM PROCESSES,下游工程DOWNSTREAM PROCESSES,发酵工程组成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20,UPSTREAM PROCESSES-菌种-菌种扩大培养 培养基配制 灭菌-接种,上游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21,DOWNSTREAM PROCESSES-产品分离提纯-废物处理 副产物回收利用,下游工程,发酵工程,22,发酵工程技术,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
10、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1)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2)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 机控制技术;(3)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23,(4)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5)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资源 开发 利用 剖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