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件.ppt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1)培养基即人们按照,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基质。(2)按物理状态,可将培养基划分为 培养基和 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3)按功能,可将培养基划分为 培养基和 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4)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成分是:,在此基础上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的需求。,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液体,固体,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pH、特殊营养物质,及氧气,选择,鉴别,2消毒和灭菌,较为温和,强烈,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巴氏,灼烧,干热,高压蒸汽,3大肠杆菌纯化及菌种保藏(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步骤为:称
2、量溶化(2)微生物纯化的原理及方法:原理:在 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方法:,要求无菌操作。,计算,灭菌,固体,单个细胞,倒平板,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菌种保藏:短期保存:上4保藏,缺点是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长期保存:采用 20冷冻箱中保藏。,固体斜面培养基,甘油管藏法,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由于它们能合成,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 作用。使用以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促进 的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分离出目的菌。,脲酶,催
3、化,尿素,分解尿素,(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制备培养基,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1)组成:一种 酶,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2)作用:,复合,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 葡萄糖,2筛选方法(1)方法:法,即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培养基:是以 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3筛选流程土壤取样 将样品涂布到 的培养基上挑选 的菌落。,刚果红染色,透明圈,纤维素粉,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透明圈,做一题例1如下所示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
4、基的配方,请回答:,(1)依物理状态,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培养基。(2)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判断出,该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_。,液体,选择,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 和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左右,并且要在_ 附近操作。,(CH2O),调整pH,灭菌,50,酒精灯火焰,(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 至少应加入的物质是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形_色复合物,若产生_,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青霉素和(CH2O),
5、琼脂和纤维素粉,刚果红,红,透明圈,归纳小结:1微生物的营养,2培养基的种类(1)按物理状态分类:,(2)按功能分类:,3.微生物的纯化培养,通一类1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 方法正确的是()A只需操作前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灼烧灭菌即可B划线操作需在火焰上进行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画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D,做一题例2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 从合适的环境中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 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 _
6、环境中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 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 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_ 的培养基,并在 _条件下培养。,海滩等高盐,以淀粉为唯一碳源,高温,(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_,接种前要进行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 条件下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pH调整,高压蒸汽灭菌,无菌,1归纳几种典型微生物
7、的筛选方法(1)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2)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3)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因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4)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5)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2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必要的两种对照培养基及其作用,关键一点即使使用了选择培养基,所得到的微生物也未必全为“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件 微生物 培养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