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清课件.ppt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清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本章教学目的,通过回顾计算机基本组成电路,引出微机中最常用的部件名称,并掌握其工作原理,包括ALU、触发器、寄存器、存储器和总线结构等,使学生理解数据的存储与流通的原理。,本章 学习要求,1.掌握算术逻辑单元、触发器、寄存器、存储器、总线结构存储器的类型及性能指标随机存储器RAM的结构原理(SRAM,DRAM),只读存储器 ROM的结构原理(PROM,EPROM,EPROM)。,2.理解控制字、数据存储、数据流通的原理;典型芯片的引脚及存储器容量的扩展,3.了解ASCII码及数字和大写字母AZ的ASCII码表述,本章 主要外语词汇,ALU:Arithmetic
2、Logical Unit,算数逻辑部件Register:寄存器Memory: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主要内容,ALU、触发器、寄存器三态电路、总线结构存储器,2.1 算术逻辑部件ALU,主要功能,符号,2.2 触发器,触发器(trigger)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也可说是记忆细胞。触发器可以组成寄存器,寄存器又可以组成存储器。寄存器和存储器统称为计算机的记
3、忆装置。微型计算机所用触发器一般用晶体管元件而不用磁性元件。这是因为晶体管元件可以制成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体积可以更小些。下面简要介绍RS触发器、D触发器和JK触发器,2.2.1 RS触发器,S端一般称为置位端,使Q=1(Q=0)R端一般称为复位端,使Q=0(Q=1),图2.3 RS触发器的符号,时标RS触发器为了使触发器在整个机器中能和其他部件协调工作,RS触发器经常有外加的时标脉冲。,CLK为时标脉冲。,无论是置位还是复位,都必须在时标脉冲端为高电位时才能进行。,2.2.2 D触发器,RS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S和R。为了存储一个高电位,就需要一个高电位输入的S端;为了存储一个低电位,就需要另一
4、个高电位输入的R端。不方便。,D触发器是在RS触发器的基础上引伸出来的,它只需一个输入端口。,复位,置位,时标D触发器,时标脉冲CLK一般都是方波,在CLK处于正半周内的任何瞬间,触发器都有翻转的可能,并不能保证时序电路动作一致性。,边缘触发的D触发器,为了使计算机的动作整齐划一,总是想由时标CLK来指挥整个机器的行动,采用时标边缘触发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准确划一的动作。,在一些电路中,有时需要预先给某个触发器置位(即置1)或清除(即置0),而与时标脉冲以及D输入端信号无关,这就是所谓预置和清除。,触发器的预置和清除,边缘触发的D触发器在计算机中常用的符号。,2.2.3 JK触发器,在RS触发器前
5、面增加两个与门,并从输出(Q和Q)到输入(与门的输入端)作交叉反馈,即可得到JK触发器。,JK触发器是组成计数器的理想记忆元件。,图2.10 JK触发器,JK触发器的动作状态,JK触发器的工作过程,(1)当J=0,K=0,触发器保持闭锁状态。,(2)J=0,K=1,触发器仍处于复位状态(Q=0,Q=1)。,(3)J=1,K=0,触发器就仍处于置位状态(Q=1,Q=0)。,(4)J=1,K=1,触发器翻转,JK触发器的符号,2.3 寄存器,寄存器(register)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一个触发器就是一个一位寄存器。由多个触发器可以组成一个多位寄存器。,计数器一个计数脉冲到达时,会按二进制数的规律累
6、计脉冲数;,常见的寄存器有:,缓冲寄存器用以暂存数据;,移位寄存器能够将其所存的数据一位一位地向左或向右移;,累加器用以暂存每次在ALU中计算的中间结果。,2.3.1 缓冲寄存器,其基本工作原理为:设有一个二进制数,共有4位数:X=X3X2X1X0,要存到这个缓冲寄存器(buffer)中去,此寄存器是由4个D触发器组成的。,将数据X装到寄存器中去的过程,上述缓冲寄存器的数据X输入到Q只是受CLK的节拍管理,即只要一将X各位加到寄存器各位的D输入端,时标节拍一到,就会立即送到Q去。有时想让其中的数据多留一些时间,但由于不可控之故,在CLK正前沿一到就会立即被来到门口的数据X替代掉。,可控缓冲寄存
7、器,带寄存器的装入门LOAD的缓冲寄存器,在X0端送入数据(0或1)后,如LOAD端(以下简称为L端)为低电位,则右边的与门被阻塞,X0过不去,而原来已存在此位中的数据由Q0送至左边的与门。此与门的另一端输入从非门引来的与L端反相的电平,即高电位。所以Q0的数据可以通过左边的与门,再经或门而送达D0端。这就形成自锁,即既存的数据能够可靠地存在其中而不会丢失。,LOAD门工作原理:,如L端为高电位,则左边与门被阻塞而右边与门可让X0通过,这样Q0的既存数据不再受到自锁,而X0可以到达D0端。只要CLK的正前沿一到达,X0即被送到Q0去,这时就叫做装入(LOAD)。一旦装入之后,L端又降至低电平,
8、则利用左边的与门,X0就能自锁而稳定地存在Q0中。,上面的门电路称作“L门”:高电平时使数据装入,低电平时数据自锁在其中。,对于多位的寄存器,每位各加一套L门电路。,可控缓冲寄存器的符号,2.3.2 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shifting register)能将其所存储的数据逐位向左或向右移动,以达到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功能,例如用来判断最左边的位是0或1等。电路原理图如图2.16所示。,图2.16 移位寄存器简化原理,CLK前沿未到 Q=Q3Q2Q1Q0=0000,左移寄存器的左移过程:,第1前沿来到Q=0001,第2前沿来到Q=0011,第3前沿来到Q=0111,第4前沿来到Q=11
9、11,第5前沿来到,如此时Din仍为1,则Q不变,仍为1111。,当Q=1111之后,改变Din,使Din=0,如何变化?,和缓冲寄存器一样,在整机运行中,移位寄存器也需要另有控制电路,以保证其在适当时机才参与协调工作。这个电路和图2.13一样,只要在每一位电路上增加一个LOAD门(L门)即可达到控制的目的。,可控移位寄存器,SHL左移(shift to the left)SHR右移(shift to the right),2.3.3 计数器,计数器(counter)是由若干个触发器组成的寄存器,计数器也是一种寄存器,行波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环形计数器程序计数器,特点:能够把存储在其中的数字加1。
10、,主要计数器有:,行波计数器1,第1个时钟脉冲促使其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加1,由0变1。第2个时钟脉冲促使最低有效位由1变0,同时推动第2位,使其由0变1。同理,第2位由1变0时又去推动第3位,使其由0变1,这样有如水波前进一样逐位进位下去。,工作原理,行波计数器2,例:下图采用JK触发器组成行波计数器工作原理 J,K输入端都是悬浮,各位都处于准备翻转的状态 时钟脉冲边缘(下降沿)一到,最右边的触发器就会翻转 初值Q=Q3Q2Q1Q0=0000 第1时钟后沿到Q=0001 第2时钟后沿到Q=0010 第3时钟后沿到Q=0011 第4时钟后沿到Q=01
11、00 第15时钟后沿到Q=1111 第16时钟后沿到Q=0000,行波计数器3,图2.19 可控计数器原理,可控计数器,增加计数控制端COUNT,当COUNT为高电位时,JK触发器才可能翻转;当COUNT为低电位时就不可能翻转。,环形计数器,一般用于发出顺序控制信号,在计算机控制器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图2.21 环形计数器的电路原理,环形计数器只有一个高电位,其它位都为0,环形计数器2,当CLR端有高电位输入时,除右边第1位(LSB)外,其他各位全被置0(因清除电位CLR都接至它们的CLR端),而右边第1位则被置1(因清除电位CLR被引至其PR端)。即开始时,Q3 Q2 Q1Q0=0001,
12、第一个时钟脉冲正边缘来到时,Q3 Q2 Q1Q0=0010,第2个时钟脉冲前沿来到时,Q3 Q2 Q1Q0=0100,第3个时钟脉冲前沿来到时,Q3 Q2 Q1Q0=1000,图2.22 环形计数器的符号,程序计数器,可以从0开始计数,也可以将外来的数装入其中,需要COUNT输入端和LOAD门,图2.23 程序计数器,是一种行波计数器,2.3.4 累加器,累加器除了能装入及输出数据外,还能使存储其中的数据左移或右移,所以它又是一种移位寄存器。,图2.24 累加器的符号,累加器也是一个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多位寄存器,作为ALU运算过程的代数和的临时存储处。在微型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13、,2.4 三态输出电路,三态输出电路可以由两个或非门和两个NMOS晶体管(T1,T2)及一个非门组成,三态输出电路,又称三态门,三态门具有单向导通和三态的特性,为了使一条信号传输线能与多个触发器接通,三态输出电路2,工作原理,当ENABLE(选通端)为高电位时,两个或非门的输出状态将由于A端的电位来决定。,这就是说,在选通端(E端)为低电位时,A端和B端是不相通的,即它们之间存在着高阻状态。,当选通端E为低电位时,通过非门加至两个或非门的将为高电位。此时,无论A为高或低电位,两个或非门的输出都是低电位,即G1与G2都是低电位。所以T1和T2同时都是截止状态。,三态输出电路4,对于本例中的三态门
14、可以用下面两句概括:E为低平时:输出为高阻抗(三态)E为高电平时:输出等于输入其他几种三态门的表示,74LS244 典型芯片介绍,双4位单向缓冲器分成4位的两组每组的控制端连接在一起控制端低电平有效输出与输入同相,三态输出电路5,A为某个电路装置的输出端,C为其输入端。当EOUT=1时,B=A,即信息由左向右传输;EIN=1时,C=B,即信息由右向左传输。,双向三态输出,由两个单向三态输出电路来组成,74LS245 8位双向缓冲器,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低电平有效可以双向导通输出与输入同相,E*0,导通 DIR1 AB DIR0 ABE*1,不导通,Intel 8286 8位双向缓冲器,控制端连接
15、在一起,低电平有效可以双向导通输出与输入同相,OE*0,导通 T1 AB T0 ABOE*1,不导通,三态门(E门)和装入门(L门)一样,都可加到任何寄存器(包括计数器和累加器)电路上去,L门负责对寄存器的装入数据的控制,而E门负责对寄存器输出数据的控制。,有了L门和E门就可以利用总线结构,使计算机的信息传递的线路简单化,控制器的设计也更为合理而易于理解了。,2.5 总线结构,总线分类 片内总线、内部总线、外部总线,总线信号分类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总线性能参数 总线时钟频率、总线宽度、总线传输速率,总线标准 机械结构规范、功能结构规范、电气规范,总线结构2,控制器决定控制字中各位的
16、电平高低,A,B,C和D 为 4个寄存器,数据位数为4位,控制字 将各个寄存器的L门和E门按次序排成一列,则可称其为控制字CON:CON=LAEALBEBLCECLDED,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总线,能将控制字各位分别送至各个寄存器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右图有两条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2.6 存储器,主要内容:存储器的概念、分类和要素 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读写存储器(RAM)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及存储器的扩展,存储器就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程序和数据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按照存取速度和用途可把存储器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又称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存储器的容量越大,记忆的信息也就越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计算机 原理 应用 第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8278.html